作为“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给居民的消费活力带来了强劲刺激。 出境旅游迎来新高峰。 中国人出境旅游的新趋势,隐藏在支付数据中。 线上和线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 家电行业在复苏的同时,仍“待风来”。 春节已经过去,但春节“黄金周”的背后,是国人消费热情的变化,还有等待发现的商机、诸多行业期待发展。
从支付方式出境游的受欢迎程度来看
时隔四年,春节再次成为全球旅游消费高峰期。 支付宝出境游数据显示,支付宝用户春节期间境外消费交易笔数是2019年同期的107%,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40%。 微信支付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2.4倍。
目前,支付宝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800万海外商户。 支付宝数据显示,港澳、东南亚、日韩等邻近目的地最受国人青睐,而欧洲、美国、澳洲、北美、中东等长途目的地则最受国人欢迎。东方也逐渐复苏。 从消费金额来看,香港、日本、澳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是最受支付宝用户青睐的前十大目的地。
2023年底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个东南亚国家相继推出对华免签政策。 龙年春节期间这三地吸引游客的消费金额较全面免签前的2023年五一黄金周增长了80%。 与2023年春节相比,今年春节东南亚地区支付宝用户的消费金额增长了近580%。 其中,泰国消费排名第一,马来西亚是三地中消费增幅最大的国家。
除了商圈购物、免税店购物、酒店度假等传统消费热点外,龙年春节出境游期间人们对特色旅游项目的消费有所增加。 支付宝数据显示,与2019年春节相比,用户在海外特色餐厅的消费持续上涨,餐饮消费金额增长70%。
与此同时,龙年春节期间港澳旅游也迎来新浪潮。 数据显示,香港支付宝用户龙年春节消费交易笔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45%,澳门交易金额较2019年春节增长130%。纪念品店、药妆店、度假酒店等是热点消费领域。 微信支付在香港春节期间日均线下交易笔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5倍,中国澳门日均线下支付笔数增长106%。
与此同时,游客在春节出境游中呈现出更加利用当地公共交通的趋势。 而支付宝广泛连接港铁、巴士、天星小轮、叮叮车等,每位用户扫码在香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平均超过3次,微信用户日均二维码购买次数在香港同比增长18倍。 微信数据还显示,通过微信支付购买泰国BTS轻轨车票的购买人数较1月份日均增长123%,通过“游日本”购买东京地铁等车票的购买人数小程序较1月增长89%。
值得一提的是,龙年春节期间,也有更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 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外国游客使用国外电子钱包入境消费金额较去年春节增长近32倍,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增长5倍。 与2023年春节相比,与外国游客做生意的活跃中国商人数量增加了5.6倍。
其中,港澳台居民、回国探亲的华侨和外国游客是入境消费的三大主要客源。 香港、马来西亚、澳门、韩国、泰国是春节期间的主要游客来源地。 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是入境移动支付用户最多的地区。
线上追潮流,线下吃喝玩乐
春节期间,线上线下消费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
由于假期期间部分快递服务暂停以及物流成本上升,除部分参与“春节不营业”政策的店铺外,大部分电商店铺不再在春节期间发货。 大部分消费者对生活用品、服装等的购买需求已从线上转向线下。
电商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电商平台热销商品集中在年轻人感兴趣的潮流、新奇商品上。天猫数据显示,近一周,超过1万人次天猫平台新增麒麟臂财神摆件,财神爷、龙年吉祥积木搜索量环比增长10倍,乐高摇钱树新增人数超过2万人。 与此同时,春节期间,淘宝“桃花”搜索量增长1785%,年轻人求婚愿望的“桃花”元素产品持续更新。 周大生、周六福、CRD等多家黄金品牌纷纷推出新款黄金桃花饰品。

春晚的吸货能力也给电商带来了一波销售热潮。 淘宝数据显示,春晚小品表演期间,一分钟内数十万人在牌淘上搜索明星张若男穿过的同款衣服,超过5000人将其加入购物车。 小品开播不到10分钟,同款就被抢购一空,商家紧急补货,又被抢购一空。 此外,与刘谦同款超大扑克牌、与杨幂同款汉服也被推上淘宝热搜榜首。 预测春晚爆款产品,已经成为一些电商商家的新年创意。
相比线上消费追玄抢同款的趋势,春节期间,线下消费更多的是“吃喝玩乐”,餐饮消费达到高峰。
美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美团生活服务行业日均消费规模(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6%,较2019年增长超过155%。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数较去年增长161%,外地消费者贡献的订单数增长186%。 其中,上海的堂食消费最为旺盛,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50%。 重庆外地游客就餐订单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230%。 微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微信线下餐饮和酒旅小程序订单数增长最快,同比分别增长36%和19%。 快餐和零食的线下消费同比分别增长59%和35%,高于过年时更常选择的正餐。 与此同时,咖啡消费也成为过年习俗、“新习惯”,咖啡店消费同比增长超过40%。
抖音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下沉市场线下消费尤为火爆。 抖音《2024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显示,返乡过年拉动了小城市经济。 319万人次返乡探店,发布的探店视频为家乡带来经济收入11.85亿元。 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7%。
春节期间,抖音上的食品订单同比增长99%,旅游住宿和休闲娱乐相关订单同比增长130%和119%。 网上逛外地庙会的人数超10亿,抖音购买电影票的人数同比增长1.28倍,博物馆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1.75倍。
家电消费缓慢复苏
春节期间家电市场也进入“旺季”,出现缓慢复苏。
苏宁易购公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苏宁易购门店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2倍。 2月10日至16日,苏宁易购门店大容量智能冰箱销量同比增长超50%,80英寸以上大屏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超120%年。 洗地机、洗碗机、智能门锁成为家居生活“新三件”,销量同比超70%。
哈尔滨、江苏、陕西、福建等省市春节期间家电消费热情高涨。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西安苏宁易购门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61%,哈尔滨门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97%,包头、福州、石家庄等地门店同比增长超过30%。
数据显示,更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端家电产品受到青睐。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苏宁易购县城市场空气净化器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8%,干衣机销量同比增长463%。 “春节假期年轻人返乡,更新家电成为孝敬老人的新选择,大尺寸、大容量、多功能的升级产品尤为受欢迎。”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家电市场有所回暖,但市场挑战依然存在。
广西某区域连锁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2023年春节(均持续8天)相比,2024年春节期间连锁整体销售额增长28.28%,销量增加7.08%。 但与2019年春节(均持续8天)相比,2024年春节期间环比整体销售额下降32.06%,销量下降58.72%。
与2023年春节相比,今年春节期间,该地区连锁空调销量增长8.67%,均价下降1004元; 冰箱销量增长36.9%,均价上涨222元; 洗衣机销量增长56.54%,均价上涨272元; 彩电销量增长51.45%,均价上涨214元; 厨房电器销售额下降16.18%,均价下降174元; 小家电销售额下降33.99%,均价上涨203元; 中央空调销量持平。 总体而言,销售主要以“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和房地产客户购买为主。 房产客户收到房产后一般都会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
与2019年春节期间销售相比,区域连锁空调销量下降37.43%,均价上涨161元; 冰箱销量下降41.59%,均价上涨427元; 洗衣机销量下降7.83%,均价上涨806元; 彩电销量下降26.38%,均价上涨1277元; 厨房电器销量下降28.05%,均价下降123元; 小家电销量下降76.53%,均价上涨179元; 中央空调销量保持不变。
这也意味着,数据的同比增长并不能完全代表今年家电市场春节销售的乐观情绪。 “总体来说,2023年有特殊因素,现在已经不如五年前了,销量的下降远远超过销量的下降。” 上述区域连锁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