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支付公交、地铁等费用几乎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标配,主流支付方式有扫码支付、NFC(近场通信)等。近日,有市民在“人民日报领导留言板”上询问合肥公交系统什么时候能上线基于NFC的支付功能?
合肥市通卡有限公司回应称,Pay的开通需要卡公司向苹果支付,而苹果提出的业务条件超出了合肥市通卡有限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苹果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合肥通卡App等客户端完成支付。
据界面新闻从轨道交通运营领域从业者处获得的信息,各地公交卡公司与手机厂商的合作模式不尽相同,安卓系统也有可能收费。小小的公交卡背后,隐藏着一场复杂的商业博弈。
为什么 Pay 很贵?
据合肥通卡公司介绍,其在2020年就开始与苹果公司接触洽谈,但相比于安卓手机系统开放、免费的模式,“苹果的iOS系统是封闭且要收费的,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也有明显差异。”
合肥通卡公司称,在与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手机品牌合作时,合作方会向通卡公司支付相关建设费用。但与苹果合作时,通卡公司需要支付高达数百万元的费用,包括开卡费、营销资源、运维费用等。
合肥通卡公司认为这些条件相较于其他手机品牌的合作模式明显不公平,故拒绝与苹果合作。目前,“合肥通”已相继与华为、小米、三星、OPPO、VIVO、一加、华米等手机及可穿戴设备厂商合作开通NFC刷卡功能。
界面新闻从合肥公共交通行业人士处了解到,苹果公司要求,每开一张卡,通卡公司必须向苹果支付0.5元,这就是合肥通卡公司所说的150万至200万元的开卡费。
同时,苹果要求数据不能本地存储,必须存放在指定云服务商,并每年缴纳云服务费、维护费、网络费等。此外,苹果还要求卡公司每年投入约30万至50万元的营销费用。
更重要的是,苹果不允许用户收取开卡费,只能收取可退还的押金,合肥通卡公司不愿承担这笔费用,所以至今还未接入Pay。
界面新闻就此事咨询了苹果公司,但苹果拒绝发表评论。
一位北京公共交通行业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北京公交、地铁Pay刚刚上线时,卡公司也投入了较高的金额,但该人士并未透露具体金额。
真的免费吗?
据界面新闻报道,在手机上开通NFC支付功能并非完全免费。
虽然安卓手机厂商不向合肥通卡公司收取费用,但用户在手机开卡时一般需要缴纳20元的开卡费,后期通卡公司会与安卓手机厂商分成。
一位轨道交通技术人员告诉界面新闻,从技术上讲,NFC支付就是把手机模拟成市民卡,只要闸机支持NFC功能,就不需要做硬件改造,现在全国大部分闸机都支持NFC,所以不会有太多的硬件成本。
也就是说,厂商与合肥通卡公司合作,不仅不会亏本,甚至可能盈利,而买单的还是手机用户。
不过安卓手机并不是在所有城市都收取开卡费,具体费用要看当地卡公司的政策,比如Pay可以免费开通北京卡,但开通杭州卡需要缴纳15元可退还押金,开通武汉卡则需要缴纳25元不可退还的服务费。
此外,由于移动支付方式众多,一些人为了抢市场和流量,甚至提供免费甚至补贴服务。界面新闻了解到,银联在改造公交支付系统时,会向公交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
据各公司官网显示,目前 Pay已在全国26个城市接入交通卡, Pay已在63个城市或省份接入交通卡,小米Pay已在47个城市或省份接入交通卡。
除了已经接入Pay交通卡的26个城市外,其他一些城市也在与苹果洽谈,如成都、武汉等城市均表示正在积极与苹果沟通。
济南、杭州等城市已启动前期开发测试。杭州市8月表示已与苹果在业务协议上基本达成一致,但苹果NFC手机叫车服务的推出仍需取得地铁集团、公交集团等交通运营商的同意,目前尚未确定明确的推出时间。
也有像合肥这样的城市不愿承担苹果提出的高额费用。兰州公交集团表示,苹果要求的商业模式与兰州公交集团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表示,将结合数字人民币的应用,考虑推出 Pay支付方式。
此外,尚未接入苹果交通卡的城市公民也可以使用NFC乘坐公交车,只要在手机上激活带有“交通联盟”标识的交通卡,就可以乘坐全国314个城市的公交车和地铁,但不会享受当地的公交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