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排队、佩戴口罩、打开‘我的南京’APP核酸检测码……”
仲春时节,雾雨如织。近日,龙江体育馆南门前绽放出一片别具一格的“花海”。五颜六色的雨伞在雨中渐渐张开、合拢,赶做核酸检测的队伍依然有序前行。外面寒气逼人,会场里却挤满了挥汗如雨的蓝衣志愿者,控制人流、引导换道、要求提示……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配合得天衣无缝。蓝天园社区的方晓蓉就是其中一位。
“导购要严格控制人流,引导居民快速有序地通过检测。去年南京疫情爆发时,这里一天的核酸采样量就达到2万份。”方晓蓉所在的社区情况比较特殊,周边常住居民多,人口比较密集。得知社区缺人手后,方晓蓉毫不犹豫地在微信群里报名做志愿者。一旦穿上防护服,就要连续4个小时保持警惕,每班都要站岗。方晓蓉说,最忙的时候,要站到晚上12点。
方晓蓉是社会服务一线的资深从业者,自2006年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16年来致力于助学、图书捐赠、残疾人培训等多个领域,现担任“南京雨花美为乐”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我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契机也是偶然的,从我一个人帮助一个孩子开始。”方晓蓉讲述,16年前,她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患病孩子的报道,激起了她的爱心和同情心。之后,方晓蓉到医院看望孩子,并一直支持他继续看病,直到可以上学。
“从此以后,我就致力于公益服务,自发组织了帮助困难儿童的活动,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断加入,我们逐渐组建了团队。后来,为了方便人员管理和资源整合,我们接手了‘南京雨花大美唯乐’公益平台,让团队规范运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方晓蓉的团队目前有200名成员,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多方面。2020年春节期间,方晓蓉的团队用一个月的时间筹得21万元,购买了各种医疗物资,送往武汉、南京7家定点医院。去年7月,南京疫情期间,方晓蓉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加入社区全员核酸检测,短短几天,团队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
“这些年做公益,我最大的收获,是被认可的感觉。在两年的防疫工作中,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的不易,他们付出的努力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正因为如此,我更加坚定继续前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贡献。”换班时,方晓蓉在一角脱下防护服,背后的棉袄上还有两处水渍。她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和队员们竖起大拇指,美丽的笑容温暖了这个春天。
策划:任松云、杜雪燕
统筹:唐诚
视频:邓雨萱
采访、撰稿:周晓宇
包装:刘昌、方达、朱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