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分叉即将开启,熊市之下其前景备受关注

2024-05-29
来源:网络整理

BCH硬分叉大战尚在记忆犹新,以太坊分叉在即。12月8日,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宣布,已就君士坦丁堡硬分叉的激活时间达成一致,以区块作为激活点,预计在1月14日至18日之间上线。

此次以太坊分叉从原定于2018年11月进行的时间推迟到2019年1月中旬,让人胃口大开。

去年随着比特币的暴跌,以太坊也进入了“瀑布”模式,价格一度跌至80多美元,让很多对以太坊充满幻想的投资者感到绝望。虽然币市低迷,但以太坊的Dapp数量和交易量仍然位居前列。

以太坊一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公链平台,以太坊之前也出现过分叉,但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目前正值熊市如火如荼,所以这次硬分叉是一个变革之时,难免会有人有各种猜测:这次分叉是否意味着以太坊将进入2.0时代?这是否会成为以太坊的转折点?这是否会成为以太坊“翻身”的契机……

以太坊的进化

以太坊是一个开发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的平台,早在以太坊设计之初,创始人就规划了项目发展的路线,为了让网络功能更符合这一目的,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四次重大升级(、、、)。

第一阶段,(2015年7月~2016年3月):以太坊的初始版本,非常复杂,只适合开发者测试,只允许开发者挖矿。

第二阶段,家园(2016年3月~2017年10月):以太坊协议优化后,系统更加稳定,更易用,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挖矿。

第三阶段,(2017年10月~2019年1月):此阶段被认为是PoW机制向PoS机制的过渡阶段,以太坊底层协议发生重要变化,即发生硬分叉。

第四阶段,宁静期(时间待定):完全PoS机制。

以太坊目前处于第三阶段 - 以太坊的(拜占庭)版本 - 就在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之前。

以太坊基金会的最终目标是遵循以太坊愿景,从工作量证明(PoW)协议过渡到权益证明(-of-)协议,有望解决与挖矿和可扩展性相关的问题。

由于第三阶段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分为拜占庭(2017 年 10 月)和君士坦丁堡(2019 年 1 月)两次硬分叉升级。目前我们处于大都会的拜占庭阶段,接下来将进入君士坦丁堡阶段,届时将首次引入 PoS 机制,为第四阶段的全面 POS 机制铺平道路。

前三个阶段采用的是PoW共识机制,第四阶段会转型为PoS,直到最后的“”阶段,PoW机制会被彻底抛弃,ETH网络将不再需要矿工挖矿。

因此从发展阶段来看,以太坊分叉与BCH分叉有很大不同,这次硬分叉是ETH生态发展的一次正常技术迭代,只是一次预料之中的、非常正常的升级,并不是社区共识崩塌的“黑天鹅”事件。

以太坊硬分叉是一部以太坊技术升级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共识机制的变迁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以太坊开发团队的拖延史。

硬分叉的意义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当静默期到来时,以太坊共识算法将会由POW转变为POS。

PoW共识机制又叫工作量证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挖矿。通过数学运算,计算出一个符合规则的随机数,即获得记录数据的权利,并发布本轮要记录的数据。经过全网其他节点验证后,一起存储起来。一句话概括:多做多得。

PoS 是 PoW 的升级共识机制,根据各节点持有的 和时间比例,按比例降低挖矿难度,从而加快寻找随机数的速度。一句话概括:持币越多,收益越多。

从POW到POS的过渡意味着矿工权力的更迭。为了防止矿工在旧链上联合起来反抗、拼死一搏,以太坊开发者在前沿阶段埋下了一颗名为“难度炸弹”的种子。通过调整难度算法,让矿工慢慢失业,在沉寂的一段时间内彻底引爆种子。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冰河期”。

以太坊冰河时代旨在确保所有参与者在硬分叉后都能切换到新网络。炸弹逐渐使挖矿复杂化并增加挖矿时间。随着作为宁静里程碑的一部分引入更新,复杂性预计会增加。

矿工将无法应对挖矿路径的复杂性,即使他们购买新设备并采取降低电力成本等经济措施,仍然无利可图。因此,网络将没有矿工,将“冻结”——冰河时代即将到来。

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包括对以太坊底层挖矿经济政策的改变以及“难度炸弹”的延迟,旨在使新区块的生产更加复杂,不利于挖矿。

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包含了五项不同的以太坊改进提案,它们一旦推出,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太坊,并拥有一系列全新的升级,这也意味着人们经常提到的以太坊2.0的到来。

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

总体来说,这次硬分叉只是一次预料之中、非常正常的升级,对整个以太坊生态的影响是重大的,至于对以太坊价格的影响,短期内不太可能造成市场剧烈波动,但不排除对资本运作造成影响。

君士坦丁堡硬分叉之后,核心技术引入的并不多。对于矿工和用户来说,最大的担忧是:第一,难度炸弹延迟一年,区块数量从三个减为两个,ETH产量减少30%;第二,一些小的升级或者优化,一些技术改进,运行速度更快,费用更低,智能合约验证速度更快,但都不是重大的性能升级;第三,增加状态通道。

但这也意味着矿工们到了最后的抉择时刻。对于矿工来说,在即将停工的情况下,收益减少三分之一无疑是双重打击。有人认为,以太坊价格至少需要上涨50%才能弥补矿工减产的损失。如果减产后以太坊不能大幅上涨,恐怕很多以太坊矿工要么选择停工;要么将算力从以太坊切换到其他币种,选择挖一些小币种;要么在以太坊当前价格或者再涨一点之后,通过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个好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推高币价,回顾去年“拜占庭”硬分叉,以太坊价格最高涨幅达到15%。

对于持币者来说,此次硬分叉大概率不会产生任何新币,近期以太坊价格上涨也是出于对分叉的预期,但分叉之后的行情持续走势则很难预测。

在大熊市的前景下,我们不知道分叉能改变什么,但以太坊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贴士:什么是硬分叉?

一种是社区达成共识的升级硬分叉;一种是社区共识破裂的分裂硬分叉。

以太坊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属于前者。这是因为这个决定只是为了落实白皮书的发展规划,得到了开发团队的一致认可。升级还能提升系统性能,预计对未来币价也有好处。因此整个社区达成共识,大家齐心协力升级客户端,然后抛弃旧链。虽然任何硬分叉都会产生两条链,但没有达成共识的链会因为算力不足,无法挖出区块而消亡。

最近的BCH硬分叉就属于后者,原本计划进行全员升级硬分叉,但 中途出现,由于没有达成共识,导致社区分裂,出现两条链。由于双方都有能力挖出新区块,所以新旧链都存活下来。BCH的分裂是两个技术团队的分裂,两个技术团队都是靠矿场支撑起来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