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科技:以盒伙人为核心,构建线下商业服务新生态

2024-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支付曝光平台(.COM)消息:“盒子不是一家支付公司,我们不接触资金,盒子是一家与商户建立广泛连接的线下商业服务机构,通过对接支付宝、微信、银联等合作伙伴,整合零售、SAAS等资源,为线下小微商户提供综合商业服务。”

我们的竞争力在于有一支深耕三四五线城市、了解线下小微商户和消费者需求的盒子合伙人团队。盒子合伙人是盒子科技的生命线,是最懂线下商业的商业服务力量。我们围绕盒子合伙人,以技术为核心,构建全新的线下商业服务生态。11月13日,在深圳市盒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盒子科技”)总部,盒子科技CEO韩森向媒体介绍了公司的定位。

盒子科技2011年成立于深圳,是国内首家推出移动POS刷卡机的公司,2018年入选《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白皮书(2018)》深圳地区准独角兽名单,目前80%营收来自中小商户的收款业务。不过,韩森认为,盒子科技绝不止于支付业务,他要带领盒子科技构建T-SBC盒子伙伴的全新线下商业服务生态,其中T是技术驱动者,S是盒子伙伴,B是商户,C是消费者。

盒子科技英文名的变化或许能让我们一窥其发展轨迹:成立之初,盒子科技英文名为“”,业务架构简单。2017年更名为“”,此时盒子科技已经从做产品转向提供服务。2018年,盒子科技更名为“”。

(盒子科技创始人兼CEO韩森先生)

盒子科技自成立以来,年复合增长率保持50%以上,并于2016年实现盈利。2018年,盒子科技完成D轮融资。盒子科技现服务超过700万中小企业及商户,月活跃商户约260万,覆盖数码、电器、商超等50多个细分行业,在全国拥有数十万线下推广人员,覆盖600多个城市、2200多个县城、230多个乡镇、50多万个村庄。

盒子科技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何在?盒子科技为何提出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下商户服务平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盒子科技做出了哪些努力?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韩森为我们揭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盒子迭代

韩森认为,盒子科技成立8年后,目前已经步入3.0时代,在此之前,先后经历了产品驱动的1.0时代、服务驱动的2.0时代。

韩森认为,盒子科技一开始能够站稳脚跟,是靠产品创新。2011年,全国联网POS机只有1100多万台,使用POS机收款的商户只有800多万户,而当时全国小微商户数量高达六七千万户,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小微商户无法使用POS机。盒子科技首创了移动POS刷卡器,价格仅为传统POS机的十分之一,却能满足商户日常POS功能需求,让小微商户享受便捷的线下支付服务,迅速获得商户青睐。

为了推广产品,盒子科技成立了线下推广服务团队。服务团队最初是代理模式,后来改为直销模式。盒子科技直接管理销售人员,销售人员与一线商家建立密切关系。盒子科技通过销售人员加强与商家的沟通,加深对商家经营活动的了解,逐渐积累服务商家的能力,进入2.0时代。

未来,盒子科技的服务团队会越来越庞大,能够赚取更加多元化的收入,而盒子科技服务的商户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C端客户。韩森设想,这些资源不要浪费,把服务商、商户、个人消费者做成一个平台。这个生态圈自我驱动、自我生长、自动分布、自动服务,共存共创共享发展。平台也符合韩森早年提出的共享金融商业生态圈,这是盒子科技在3.0时代想要推进的蓝图。

韩森透露,早些年在做单品的时候,感觉这个平台遥不可及,但当盒子科技拥有越来越多的盒子合作伙伴(S端,盒子科技的服务商或者销售人员)、商家(B端)和越来越多的用户(C端)流量时,这个平台的雏形才逐渐成型。

盒子科技认为,有的企业选择让员工做本地销售,但这种模式成本高,且难以激励销售人员;有的企业选择用代理商模式,组建本地销售团队,但这种方式的渗透率远低于盒子科技模式。代理商会有规模较小的代理商,在多层代理架构下企业很难掌握商户的动态。区域公司在省市级开店尚可行,但在县镇级开店几乎不可能。盒子科技将本地销售人员视为自己的盒子合伙人,可以共享盒子科技的成长。盒子科技还有创客大学等平台培养盒子合伙人的能力,加强与本地销售人员的个人联系,为盒子合伙人提供向上晋升的通道。

韩森解释道,正是因为与服务商、商户的紧密联系,让盒子科技能够更好地感知商户日常运营的痛点,捕捉商业场景中尚未挖掘的商业机会,这让盒子科技能够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除了让盒子科技构筑起对抗竞争的护城河外,强大的线下服务能力也让盒子科技成为银联、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头部支付公司的优质服务商。

基于对商户业务场景的洞察和服务商户的愿景,盒子科技从POS收单拓展到聚合支付,为商户提供科技金融服务与软件服务,帮助商户在获客、营销、管理等方面提升效率。盒子科技与垂直行业SaaS厂商合作,推出慧点小程序,为商户提供更多领域的数字化支持。

汉森希望盒子科技能在3.0时代发展社区电商。汉森说,盒子科技要发展的社区电商确实可以算是一个平台,但和天猫、京东等注重流量增长的电商平台不一样,盒子科技的社区电商主要想利用私域流量。

韩森解释称,借助盒子科技,经过移动电子支付和数字化业务流程,中小商家得以与C端用户建立线上连接,商家也由此积累了自己的流量。作为社区电商,商家多了一个交易平台,C端用户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便捷购物。此外,盒子科技搭建的交易平台收费远低于外部电商平台。社区电商的存在对商家和C端用户都是有益的。

社区电商在早期的审核可以由多个本地服务商共同承担,因为服务商对商家的情况比较了解,后续的商家和商品的展示都是由规则来决定的。

如果C端用户喜欢这个生态,就可以申请加入,成为服务商。服务商的增加,也意味着盒子科技可以发展更多的商家,积累更多的C端用户。只要社区电商能运营、能自驱动,每个社区电商圈都有向外拓展的可能。

“大家都是我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价值的创造者,当然大家也应该是利益的分享者。我会打造自己的闭环,一个小生态,不会跟阿里、微信、拉卡拉等去竞争。”韩森介绍,盒子科技现在有几十万服务商、几百万商家、几千万消费者,瞄准相对蓝海的三四线城市。假以时日,以滚雪球的方式,它的生态或许能积累上亿的用户。

“我们的小闭环、小生态,每年能保持一定的速度往前走,我就满足了。社区电商不是做电商的,是服务商家的。”韩森说。如果要真正把这个生态圈打造好、发展好,盒子科技还需要继续努力。

采取小步骤

和很多公司灵魂人物一样,相信公司的未来,相信有能力构建共享金融商业生态。表示,拥有庞大的线下服务能力,这是BAT等大公司和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所缺乏的。打造的生态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比大城市更有生长的土壤,在抵御巨头进攻上也会更灵活。

蓝图很美,但蓝图要一笔一划去落实。盒子科技仍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路上,据了解,盒子科技将于11月16日举办发布会,发布新产品、新战略。

盒子科技CTO吴松认为,1996年费改之后,支付公司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经过市场洗牌,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或许中国市场最终容纳的独立支付公司不会超过十家,独立支付公司应该转型,转向服务商户。但为商户服务有很多切入点,如何选择与公司过往的能力积累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有关。

盒子科技透露,在实现二维码层面的聚合支付之后,人脸层面的聚合支付或许是大势所趋。如果二维码可以成为商业的入口,那么人脸可以成为下一代的商业入口,因为人脸识别比二维码识别更加主动,摄像头可以在很远的距离识别人脸,并根据人脸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商业推荐。

在刷脸支付方面,盒子科技认为要做一个跟随者,先行者往往需要教育市场,等待工具成本下降,现在或许是刷脸支付的新机会,盒子科技将推出一款刷脸聚合支付工具。

此外,在实际收款中,商户还有不少痛点需要解决,比如收款速度慢、到账慢、收款系统不稳定等。对此,盒子科技产品线总监张晓东表示:“浩达扫码设备已经实现了1秒收款,最晚次日上午9点前到账,能更好地满足商户的需求。”

针对现实营销中存在的顾客复购率低、缺乏与顾客有效沟通渠道、难以了解门店顾客行为等问题,张晓东透露,盒子科技将推出好达“我的小店”来提供解决方案。

据了解,“我的小店”是一款小程序,可以记录每个用户在店铺里浏览了哪些商品、浏览了多长时间,还自带聊天系统,用户可以随时与商家发起聊天,商家还可以在“我的小店”设置团购、闪购、砍价等营销活动,增加顾客粘性。

韩森在朋友圈写道:“人不能没有理想,但也不能理想化。”迈向3.0时代的盒子科技,已将理想化的未来收入囊中,砥砺前行。

完美的分割线

6年支付经验 持牌机构总部直签(扫码查看详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