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跳一跳带火小程序生态,蘑菇街借势崛起

2024-05-29
来源:网络整理

字数:3608 | 预计阅读时间:6 分钟

2017年年底,微信小程序中的“跳跳跳”游戏火遍微信圈,为“用了就走”的小程序带来了人气。随着麦当劳、耐克广告相继上线,“跳跳跳”的商业化开始运作。以“跳跳跳”为代表的小程序生态正逐渐被微信激活。

2017年上半年,美丽联合集团CEO陈奇面临一个关键抉择:要不要进军线下市场?要不要向低线城市拓展渠道?

陈琪希望吸引更多来自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美丽联合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女性媒体和时尚消费群体,旗下知名电商平台有美丽说、蘑菇街等。

微信小程序让陈奇彻底放弃了进军线下市场的想法。2017年6月23日,带有购买功能的“蘑菇街女装精选”小程序上线。随后的四个月,蘑菇街收获了6000多万用户,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小程序用户19%来自三线城市,31%来自四线及以下城市。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用户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我要开多少家店才能触达这些用户?”陈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2018年1月15日微信公开课上,小程序首次公布了上线一周年的关键数据:日活跃用户数1.7亿、上线应用58万个、开发者超过100万、第三方开发平台超过2000家。

目前小程序主要有五大类:零售、电商、生活服务、政务民生、小游戏。据阿拉丁指数统计,2017年,从C端用户访问量分布来看,零售占比24%、出行占比21%、工具占比18%、餐饮占比13%、生活服务占比11%;从B端小程序数量来看,生活服务占比最高,为21%、工具占比18%、零售占比17%、餐饮占比11%。

小游戏于2017年12月28日上线,由于上线较晚,未纳入上述统计。小游戏作为小程序的子类别,将是小程序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为微信打开了巨大的游戏市场。阿拉丁小程序排行榜显示,自1月下旬以来,游戏占据了榜单前十的5-6位,其中微信开发的“跳一跳”小游戏自上线以来一直位居第一。

过去一年,像蘑菇街这样短时间内收获千万级用户的案例不胜枚举,第一批小程序尝鲜者迅速尝到了甜头,收获了红利。

如今微信月活跃用户9.8亿,即将突破10亿,如此庞大的流量和用户,小程序的产品逻辑到底是什么?

定义小程序

开发者在接触小程序时,最常问的问题是:小程序和公众号、H5有什么区别?

公众号时代,万达互联网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万达”)平台运营中心新媒体平台总经理李志祥却一直有些郁闷,“我好不容易通过活动吸引到的粉丝,却因为我发了一篇文章,他们不感兴趣,就流失了。”

为了解决微信账号粘性问题,万达自建后台系统,在微信菜单栏底部配置H5链接,里面包括会员管理、营销和场景服务,比如小游戏、限时购工具、停车费支付、室内地图导航、电影票预订等。

但随着功能增多、复杂度提升,H5的体验越来越差。另外H5线下碎片化,二维码各异,流量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李志祥希望将万达235个广场整合到同一个页面,这显然超出了H5的能力范围。

2017年5月,万达小程序上线,内容很简单,就是交停车费、抢优惠券等,而且是单广场版本。“最开始的规定是,一个小程序只能关联50个微信公众号。我们问微信,万达广场如果超过50个,能不能再扩充。微信反应很快,10天之内就把上限提高了一个零,这样一个小程序就能关联500个微信公众号了。”

去年9月,李志祥打通了所有万达广场的公众号,用户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筛选广场,加上国庆、双十一、元旦等活动,平日运营期间万达小程序访问量增长了9.5倍。

在微信的组织架构中,小程序团队隶属于微信开放平台,开放平台旨在帮助各类合作伙伴使用微信的能力,包括注册登录微信账号、微信支付、微信分享等。在这个架构下,小程序就像一个内部的连接器,整合了微信开放的各种能力。

“公众号和小程序是不能比的。”微信开放平台团队对《公众号》记者解释,“公众号的产品能力就是积累用户,如果可以比的话,H5和小程序就放在一起比较吧。”

微信开放平台基础设施部副总经理胡仁杰告诉记者,小程序的加载速度比H5快20%-30%。 “小程序具备微信的一些原生能力,我们可以赋予它更好的体验和更快的速度。而H5并不是基于微信开发的,所以在体验上有很大差别。”

微信小程序微信账号怎么开发_微信小程序开发账号注册_微信开放平台注册小程序

张小龙将小程序描述为“无需安装、无需卸载,即用即走”,这是有基础产品设计支撑的。小程序大小被限制在4M,之所以能兼顾更小流量与更好体验,是因为小程序的功能在微信中已经存在。

“使用小程序时,会调用微信App内的组件和插件能力,相当于预加载。小程序你使用一次后,代码会缓存在微信客户端,第二次使用时,就已经存在了。断网后,你会发现有些小程序还能用。”微信开放平台团队表示。

从克制到开放

小程序是专为线下场景设计的应用,微信在刚上线时设置了进入门槛、引流等限制,没有开放明确的“入口”,开发者无所适从。被誉为“现象级产品”的小程序在上线后不久便进入了沉寂期,短短一个月时间,从备受期待到被普遍视为冷门,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可谓天壤之别。

变故发生在去年3月27日,小程序一次性开放6项新能力,包括向个人开发者开放(降低门槛)、增加3种公众号与小程序新连接方式(引流)、兼容离线二维码(增加入口)。此后,内敛的小程序进入疯狂开放模式。10个月时间,小程序已发布32次,开放能力超过100项,相当于每隔一个半星期更新一次。

不断的开放,让小程序重新焕发出活力。

美丽联合是首批获得小程序开发权的200家企业之一,最初利用蘑菇街做了一个大概的模型,挑选一些比较好的内容放上去,把小程序当做一个展示渠道。

去年4月,微信小程序8次更新,开放数十项新功能。这引起了美丽联合的关注,美丽联合用23天重新打磨产品,成为微信小程序生态中首个电商小程序。蘑菇街凭借团购、直播、秒杀三大玩法,开辟了社交电商新模式。

回忆起一年来的开放速度,胡仁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的部门叫开放平台基础设施部,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开放,所以我们把整个生命都给了合作伙伴。我们没有自己的产品,只有构建生态,才有生存的空间。”

在陈奇看来,微信也是受益者。“微信一直是以用户场景为驱动,所以我们不断给它提供电商用户场景。蘑菇街这半年来,把自己当成了试验品,投入资源、时间和精力,推出类似微信小程序电商的场景。”陈奇透露,美丽联合在微信小程序上的投入已经超过1亿元。

小程序本身不留住粉丝,所以关键指标是留存率,也就是用户回访率。2017年12月28日,微信对小程序入口进行了改版,有人称之为“历史性的跨越”——首页增加了小程序任务栏,用户可以下拉呼出任务栏,打开最近使用的小程序,也可以进行管理。据统计,目前小程序入口有60多个。

张小龙不认同“入口”这一说法,认为这与微信做“去中心化平台”的理念不符。他开玩笑说:呼出小程序任务栏后继续下拉,除了顶部的小程序外,底部还有一行小字,“这不是入口^_^”。

但陈奇认为,这种改变确实有利于提升小程序留存率这个关键指标。“我们目前最大的需求是如何把用户找回来。我一直问小龙,小程序的获取和找到的路径要一致。虽然小龙说不是入口,但很大程度上它具备了入口的功能。我们后台的数据也显示,增长速度非常快,两周新增流量超过20%。但这个地方空间毕竟有限,并不是每个小程序都是高频的,有没有更好或者更有效的方法?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解决。”

连接一切?

张小龙有一句关于产品哲学的名言:用完就走。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你走了还会再回来。”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

《条一条》上线后,张小龙看到一条让他开心不已的评论:“条一条有毒,我要卸载。”“但是卸载不了,因为没必要装。”张小龙说。

小程序的克制或许是一个“误区”。张小龙对小程序很有耐心,甚至故意让其先冷却再火起来。经历过公众号时代的种种,张小龙也害怕。“我们特别怕提出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被炒作起来,很多人说这是热点,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变成透支的流量,然后它就死了。”

张小龙不希望小程序“变胖”,但它必须变胖。最重要的是,小程序的存在,不只是为了让微信成为工具之王,或者干掉App,它的生命力在于线下,在于物理世界,或者在于一切现实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这么看好它?在我们看来,小程序代表的是一种表达方式。未来,任何东西都可能包含信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触达人、与人沟通。小程序恰好就是这样一种信息组织方式,或者说信息的载体。所以小程序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在线上玩一个游戏,或者获取某个服务的信息。对于线下的场景来说,它代表了我们能接触到、看到的任何事物背后的信息,以及接触到这些背后信息的方式。这是小程序更抽象的表达。”张小龙说。

微信有近10亿用户,这是连接人的部分;而通过小程序,微信可以连接物。未来,小程序会不会成为万物互联的一个协议?微信会不会成为连接万物的入口?想象空间被拓展了。

你经常使用微信小程序吗?你看好它的未来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