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微信小程序能否取代 APP?

2024-05-29
来源:网络整理

为什么要发展小程序?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期已过,无论是用户还是用户在线时长,可能都很难再现之前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消费升级的阶段,用户增长速度放缓,但用户付费意愿提升,只要把握当下,互联网公司还是有突围的可能。如今的互联网圈,有几大话题被热议:入局自媒体平台还需要官网吗、微信小程序能不能取代APP、互联网下半场消费升级是好是坏……此前,我们得出“自媒体平台做得再好,也需要官网”的结论。而随后大量八卦类新媒体账号被封禁,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判断的准确性。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微信小程序能不能取代APP。 1、微信小程序的逆袭史 2016年1月11日,张小龙公开露面解读微信的价值观,承认服务号的不足,并宣布微信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形式,即“微信小程序”。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2017年1月9日零点,首批小程序上线。至今,大家对小程序寄予厚望,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张小龙的公开背书,都似乎在宣告小程序的美好未来。业界也认为,小程序“基于微信,无需安装,即用即走”的特点,可以取代APP。内部资质一度被炒作到几十万。

然而,第一批小程序中,有一部分在上线仅一个月后就选择退出。此后,小程序一直表现平平。第二个月,媒体对小程序的期待就变成了坏消息,有媒体甚至称小程序是鸡肋。时至今日,与小程序相关的搜索词中仍然有“鸡肋”的字眼。不过,微信小程序并没有自我放弃,而是每月多次更新改进。当小程序能直接对接微信支付、关联公众号时,小程序发展的曙光又出现了。不少小程序悄无声息地上线了。现在,打开微信,查看身边的小程序,你会发现,无论你在昆明、贵阳、南京还是厦门,身边都已经有了小程序。与小程序合作密切的摩拜单车甚至表示,微信小程序每周帮助摩拜单车增加100%的用户规模。小程序的鸡肋标签必须摘掉。 市场对小程序失去的信心也必须重新找回。其次,小程序能否取代APP,大概是互联网圈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在很多人眼里,小程序“无需安装,使用即走”的功能,似乎是对“独立安装,独立使用”APP的宣战。但其实,互联网世界,没有那么多绝对的你死我活的较量,小程序和APP各有优势,各有不同。无论小程序和APP是对立的,你也不必把小程序和APP看成是完全对立的,战斗到最后,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微信小程序发一发安全吗_微信为什吗开发小程序_微信小程序开发者权限开通教程

小程序毕竟是基于微信的应用产品,而微信本身又是一个APP,所以也可以说小程序是基于APP的应用产品。如果小程序要取代APP,又怎么能避开微信本身呢?而且小程序的使用是基于微信的,如果用户没有微信,就无法使用小程序。但APP只要有手机就可以使用,虽然也需要安装。不过微信用户已经超过8亿,微信平台上还有8亿潜在用户,只要营销得当,公司肯定能从中获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程序和APP各有优缺点。开发小程序和APP也不同于开发小程序和APP,APP的开发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从策划到demo,从测试到上线,从开发者、测试人员到用户,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而上架应用市场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 而如果没有靠谱的开发团队,工时和开发质量都无法保证。不过小程序的开发难度并不像APP那么大,在云科技,一款小程序从开发到上线大概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这其中还包括严格的小程序账号审核和微信支付审核。更快的开发速度和开发水平来自于云科技精英化的开发团队。云科技高度认可小程序的本质理念——“瞄准轻量级服务”,基于微信支付,无需安装,却能让购买流程更简单。

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小程序会取代APP吗?总体来说,小程序的野心不在于取代APP,而是希望通过小程序实现服务号做不到的事情。同时,小程序所针对的轻量级服务更多依赖微信和微信支付,与APP“全面服务”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当企业的业务范围更广时,拥有自己的小程序和APP并不矛盾,小程序和APP可以共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