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早晨的老家睢县潘庄,阳光与希望交织的地方

2024-05-29
来源:网络整理

可能是因为阳光太过明亮,可能是因为鸟儿鸣叫得太大声,在家乡随县潘庄的一个夏日早晨,我从梦中醒来。

我二话不说,洗了把脸就爬上了屋顶。是啊,这里又没灰尘,干嘛要洗?

阳光挂在墙上,挂在墙上的豆藤上,挂在豆藤上方的苦楝树上,我想我也应该挂在风中,像妈妈用绳子挂着的一件衣服,像天空中挂着的一朵懒洋洋的云。

我坐在屋顶上,太阳把我晒成了金子,但我还不是金子,最多是黏在这里的一块泥巴。我站起来,望着远处的路,那是通往潘庄外面世界的路。透过几层树叶,几间房子,我看到阳光照在路上,路上有几辆车缓缓行驶着,它们正朝着潘庄的方向驶去。每次看到一辆车,我都忍不住往四周张望,觉得那辆车上一定载着我想见的人。

就像我昨晚的梦一样。

太阳渐渐升得更高了,我看见了村北的堤坝,在斑驳的阳光下,堤坝上树影婆娑,我想在树影花影间走一走,走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清楚的知道,堤坝上空无一人,村里的人都躲在故事里,躲在昨天里,只剩下堤坝,躺在阳光里。

那是我的记忆,躺在我的心海里。

从屋顶下来,妈妈已经做好饭菜了。一碗炖鸡蛋就能让你饱。鸡蛋呈杏黄色,淋上麻油,勺子把鸡蛋切成好几块,滑进嘴里、肚子里,全身有说不出的舒服。院子里种满了西红柿、桃子、黄瓜、葡萄,只要伸手就可以摘,不用用水洗,直接吃就可以。西红柿有红的,也有绿的,你挑一个最想吃的就行,大个的还是小的,随你便。绿色的是酸的,红色的是甜的,一口吃一个,酸甜的味道都是你的。

太阳继续往上爬,渐渐停在了楝树的顶端。热气腾腾,太阳下的水泥地面热得像锅底一样。在槐树下用蒲扇扇着身子的三叔,为几百里外的城里人感到惋惜,说:“这些城里人夏天是怎么熬过来的?每天就像锅底一样,连个阴凉处都没有,都快被热死了!”

是的,在这里,不管天气多热,只要你站在树荫下,一股凉风就会迎面吹来。喝一口井水,比冰水还凉,比蜂蜜水还甜。凉意立刻钻进你的胃里,蔓延到你的五脏六腑。你喝水的时候,一只小狗正坐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你。鸡舍里的鸡也朝着你咯咯叫、叽叽叫,显然它们也渴了,麻烦你给它们挤点水。小狗喝完后,欢快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鸡喝完后,就赶快跑回窝里排队下蛋。

树枝上,一只黄莺呆呆地看着你,你一看它,它就害羞地飞走了。

太阳如火,倾盆而下。大片大片的白云在天空飘荡,却没有人抬头看一眼,而是失望地望了一眼潘庄,然后飘向远方。

打开门,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的另一端是一条柏油路,森林里坐着打麻将、聊天的人,路上是去往远方的人,大家都悠闲地生活、行走,不渴也不饿,不怀念昨天,也不憧憬明天。大家都放声大笑,不怀念过去,也不憧憬未来。

就这样。就这样。

炎热的正午过去后,树叶顺利完成了狙击酷暑的任务,接下来就到了风儿登场的时候了。

下午刮起一阵风,太阳渐渐没了,天边的角落里有一朵乌云,它无声无息地出现,像一条伺机而动的蛇。柏油路上卖麻油的小贩看到那朵乌云,赶紧收起麻油筐,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走了。柏油路上几辆摩托车飞快地行驶着,大家都想在大雨来临之前赶回家。村里传来开门声,大家都把早上晒好的毯子、衣服拿进屋里,尤其是棚子里晒着的做馒头需要的酱料和面酵,不能泡。老太太踮着脚,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抬进屋里,小孙子在一旁拄着她的拐杖。

柏油路上,有个小贩在打折卖西瓜,想在大雨来临前把西瓜卖掉,村民们开始围上来。

这个瓜甜吗?

保证甜度。不甜就没钱。

有没有沙质?

是沙子。如果不是沙子的话,我就给你钱了!

那就杀一个看看吧!

想杀就杀!

小贩以手掌当刀,一击就把西瓜砍成了两半。

其实这西瓜甜得舌头都疼,瓜瓤上却满是沙,让人呛得不行。村民舔着嘴唇说:“喂,喂,喂!不怎么甜,也没沙,能便宜点吗?”

嘿!打,打,打!考虑到下雨,我再给你减五毛钱。小贩咬牙切齿地说:“我最讨厌下雨了。”

…………

10

据说下起了大雨。大雨来得毫无缘由,乌云飘来千里,仿佛就是为了降临潘庄,到了村里,突然停了下来,大雨倾盆而下,村民们纷纷抱着西瓜往家跑。

雨点一开始像铜钱那么大,但很稀疏;后来像花生那么大,但很密集。雷声在天空中轰隆隆地响着,像天语一样嚎叫。村里的老人听得很认真,说这是警告好人躲在屋子里,因为雷声要打坏人。做人还是做个正派人好,不然每逢打雷的时候,就得躲进红薯窖里。

院子里的西红柿苗在雨滴的拍打下开始低下头来。墙角宽大的桐叶下,几只小鸡蜷缩着身子躲雨。母鸡也在鸡笼里咯咯叫,被大雨吓坏了,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淋湿。一只母鸡急忙躲雨,却找不到鸡笼。跑着跑着,鸡蛋自然而然地从它的肛门里掉了出来,滚落在地上。小狗也浑身湿透了,只好坐在门廊下。雷声一响,它吓得跑进屋里,钻到妈妈的床底下,汪汪地叫着躲了起来。

11

妈妈开始把盆子抬出来整齐地摆在屋檐下,把最近需要洗的衣服拿出来堆起来。雨水从屋檐流下来,不一会儿盆子就盛满了。妈妈在走廊里洗衣服,老天爷在帮她天上流水。

雨越大,衣服洗得越快。

12

雷声一响,大雨倾盆而下。雨水顺着下水道流淌而出,像一匹奔逃的小马一样奔腾而去。几个撑着伞的孩子兴奋地把刚刚折好的纸船放入坑边新形成的小溪中,小溪很快就把纸船冲走了。

他们笑着在雨中挥舞着伞,手里还抓着一只刚被活捉、探出头来的蚱蜢。

十三

这样的雨天,适合睡觉,适合写作,适合做白日梦。没有人在乎你,就让思绪飞扬。虽然大雨将潘庄与外界隔绝,但你却拥有摆脱人群的自由。写累了,撑把伞去散步,漫步在绿树成荫的路上,徜徉在雨声沙沙的林间;或者打开一本过去的旧书,也许会发现书里夹着一封多年前的信,在雨中读着,思绪万千。那时的作家长什么样?现在的作家又在哪儿?他还记得我吗?

信纸默默地看着雨天,天空看完信纸感动得哭了。

14

黄昏时分,雨停了,随处可以听到蛙鸣。

院子里满是绿色,桃树上鲜红的桃子像刚洗完澡的姑娘,见到陌生人羞涩的样子。木耳菜、荆芥、茄子叶子的绿快要爆开了。再看看院子里的西红柿,大雨给你洗刷干净了。你摘下最红的一个,果实上还有雨珠,油光满面,美丽极了。你咬下一口,汁水溅得满脸都是。或许它已经熟透太久,在你的唇边盼望了太久。不过,鲜红的还有好多,你吃不完。

15

炊烟在暮色中升起,西边开始出现几抹灼热的红霞。晚霞只是一丝痕迹,像舞者渐渐消失的裙摆,落日像她的红色舞鞋,缓缓落向西边。你站在院子里,望着西边,多希望有人能陪你一起看。过了很久很久,你才发现:那里没有人,只有飞翔的鸟儿和红蜻蜓。高高的天空中飞着的是休息了一下午的鸟儿,在天空中嬉戏;低低飞着的是红蜻蜓,它们飞得很稳,你甚至伸手就能抓到它们。

其实,根本不需要你去接它,只要你不动,它就会静静地落在你的肩上。

16

黄昏降临,蛙鸣声渐大,站在门外,树影重叠,在夜空中缓缓舞动,树影之上,是一弯新月,刚刚露出美丽的容颜,林中每一阵风吹过,都能听见雨落的声音,你站在夜色中,没有人看见你,只要你不动,别人就会把你当成一棵树。

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在路上行驶,嘴里叼着一根香烟,闪烁的烟蒂就是车灯。他唱着欢快的小曲,显然是在外村吃晚饭时喝多了。自行车摇晃着翻滚着,水花四溅。

17

一弯新月悄悄地升上天空,风也停了下来,只有远处的坑里传来青蛙嘎嘎的叫声。

静静的夜里躺下,打开窗户,凉风吹进来,包围着身体,缓缓流淌,好舒服。闭上眼睛,外面一片漆黑,一片寂静,虽然有蛙鸣声,但能听见外面熟透的桃子落地的声音。床底下的小狗翻了个身,继续甜甜地睡觉。你也翻了个身,但不知为何,就是睡不着。

18

就算睡不着,潘庄漫长的夏夜也给了你足够的睡眠时间。没有人催你,大家都在慢慢悠悠地生活。没关系,睡不着就躺下。睁开眼睛,你会看到窗外藤蔓上的叶子,以及天空中的一轮新月。新月像一股清泉,镶嵌在天空中。它也像心爱之人的眼睛,痴迷地注视着你,仿佛在倾听你埋藏已久的思念。

19

如果你觉得孤独,请告诉它。

如果你觉得难过,就看看它。

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只有你,独自守在潘庄,倚在温柔的夏夜里。

关于作者:

潘慎斌,男,河南省睢县人。作家、诗人、编剧。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2月出生,2006年至2009年完成60万字长篇小说《离开麦田》,2012年4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同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电台连载,2013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同类节目一等奖。2013年6月,32万字长篇小说《痒》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上市。2014年至2015年,游历南方各省,在旅途中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和诗歌。 2016年随《印度行》剧组赴印度,与王宝强合作撰写《印度行》导演手记《只有面对才能走对路》。2016年底,创作完成32万字长篇小说《小镇青年》。2017年作为公安部特派记者赴安徽省公安厅采访,完成报道文学《陈三喜与他的士兵突击》。2017-2018年,完成酝酿十年的代表作《重回麦田》。2019年,完成长篇小说《小镇姑娘》。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走出麦田》《痒》《小镇青年》《重返麦田》《小镇姑娘》以及散文、短篇小说、诗歌等,共计三百余万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