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部分医院医保移动支付服务上线,第三方支付牌照续牌结果出炉

2024-06-01
来源:网络整理

医保移动支付服务5月底在深圳部分医院上线,市民正在体验医保移动支付服务。CFP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何方竹 | 北京报道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3期)

时隔三个月,首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续期结果终于出炉,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透露,他们安排相关人员每天刷新央行网站,希望尽快看到结果。

今年5月首批持牌机构牌照续期前,央行推出一系列加强监管的举措,监管趋严,牌照发放收紧、部分牌照撤销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预测,最终结果让市场松了一口气,首批机构无一被吊销牌照,部分机构主动缩减业务范围。

9家机构缩减业务范围 未来不会设立新支付机构

此次续发,央行对9家支付机构的部分业务进行了限制。在2010年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一张支付牌照可以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央行确定的其他支付业务,而不同的业务也有相应的地域范围。

其中,财付通、快钱支付、银盛支付、迅付科技、飞付通主动缩减了业务范围,财付通、银盛支付、飞付通终止了固网支付业务,快钱支付终止了固网支付业务和预付卡(全国性)业务,迅付科技终止了江苏、浙江等省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央行在续发牌照前,曾对持牌机构进行过调研和沟通指导,业务风险较大、风控能力较弱的机构在得到指导后,会主动选择减少一些风险较高的业务;而固网支付业务使用越来越少,也会主动放弃。

易宝支付、汇付天下、网银在线、平安支付均被动缩减了业务范围。根据续约决定,易宝支付被停止在河南、江西等7个省市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汇付天下被停止在15个省市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网银在线被停止开展固网支付业务;平安支付被停止发行、受理预付卡。

银行卡收单业务被认为是风险较高的一类业务。今年上半年,媒体报道称,通联支付、中信银行作为收单机构涉嫌与合作方违规操作,导致全国40余家商户近600万元资金未到账。今年7月,央行公布通联支付、银联业务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篡改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借口、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划客户备付金等问题,被罚款合计468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易宝支付和汇付天下屡次触碰央行支付监管底线。2014年9月,央行发文对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自查清理并退出部分省市现有收单业务;有媒体报道称,此次处罚的根本原因是信用卡持卡人、商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套现信用卡。2015年9月,有媒体报道某地区多家商户使用POS机刷卡消费后支付被冻结,而提供POS机服务的代理商可以追溯到易宝支付。汇付天下因违反反洗钱规定,于今年5月被央行上海分行罚款35万元。

除了部分机构压缩业务范围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央行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新机构设立,将重点放在化解风险上。

第三方支付牌照怎么查询_三方支付牌照价格_第三方支付牌照查询

延迟近100天或出于多重考虑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此次的续期决定来看,央行对多家机构依然“放水”,仅对业务类型和风险事件发生的地区进行了限制,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并没有直接吊销牌照,一举两得。

在回答记者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期的问题时,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续期不同于行政处罚,机构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续期,也可以续签部分或全部业务。支付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需要时间,人民银行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尚无成熟经验可循,相关制度和监管措施正在逐步建立完善。

此外,央行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前期被央行处罚的部分支付机构涉及商户和消费者众多,交易量巨大,具有重大机构特征,若对其支付业务全部不予续展、终止,将对支付服务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影响众多商户和消费者,不符合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宗旨,也不利于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续期的时机也表明监管部门做出了多重权衡。首先,要求行业机构按照《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2016年4月19日发布)进行评分,对客户备付金管理、合规与风险防控、客户权益保护、系统安全、反洗钱措施、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标准进行自测;真正存在问题的机构,则会在指导意见下尽量压缩业务范围,将对市场的影响降到最低。

业务缩减不是问题,难在合并

此前央行某地区中心支行离职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这样的换证决定中,合并可能是最难执行的。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换证调整了部分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一种情况是因《支付业务许可证》整合而接管支付业务,合并后存续机构的支付业务范围增加了被合并机构原有的业务类型,合并后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相应注销。但在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换证决定中,合并并未导致牌照的减少,而只是实现了部分牌照业务范围的增加。

记者从公开信息中发现,此次合并的持牌机构中,易盛支付有限公司与本案中的上海华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华视”)支付业务进行了合并。在海航官网上,记者看到,易盛支付和易盛金服均为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而在企业信息征信系统中,则可见易盛金服为上海华视的法定股东。

海航拥有的支付牌照不止这两张。记者从公开信息中了解到,另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国付宝的法定股东为歌宝乐商业(湖南)有限公司,而歌宝乐唯一公开披露的股东为海航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由于相关持股比例尚未披露,因此尚不清楚海航是否为该牌照的实际控制人。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市值在3-5亿元至10多亿元不等;前不久,一张仅包含网络支付业务、且存在一定股权瑕疵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价3.5亿元寻找收购方。“即便相关业务不赚钱,卖掉也比被合并要好。”该业内人士说。

但在现行监管政策下,牌照买卖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央行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将严禁转卖支付业务牌照;且在《办法》中,若要变更牌照实际控制人,需经央行批准。这一系列举措,都表明尽快将相关牌照卖出并非易事。

———————————————————————————————————————————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3期封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