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去麦当劳,你会发现店里的品牌大使都在向你强力推荐麦当劳小程序。小程序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不需要下载、注册,在微信里搜索打开就可以使用。
不仅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喜茶……几乎所有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品牌都开始使用小程序。
小程序为何如此火爆?第一个原因,客户来了。今年3月,马化腾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0亿。阿里巴巴2017年财报显示,支付宝年活跃用户数为8.7亿。
2017年微信及微信小程序用户数
小程序也可以看作是马云一直倡导的“新零售”的一部分。
什么是新零售?简单来说,你可以在品牌的线上下单,然后在离家较近的实体店取货;或者你在实体店看到一件喜欢的衣服,但又不想马上买,就在网上下单,然后送货上门。小程序作为入口之一,将线上线下业务打通,让线上线下的商家触达更多消费者。
2018年年初,微信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达1.7亿,月活跃用户数达4.3亿,开发者超过100万。近日,财新发布的《场景+链接,数据视角下的小程序浪潮》报告指出,2018年小程序数量将突破250万,超过App应用总量。
毫无疑问,这是小程序的时代。
这是除了点评和外卖软件之外的一个新渠道
现在很多实体服务都开始支持小程序,不管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打开小程序,就可以直接使用。
就连美团和饿了么也通过红包推广自己的小程序,由于微信和支付宝的普及,吸引新用户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
那么,是不是说有了小程序,就不需要外卖平台了呢?其实不然。诚然,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小程序和外卖平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引流。但不同的场景,引流的人群也不同。虽然微信、支付宝提供了流量入口,但很多时候,商家还是需要自己去争取流量。外卖软件的目的性很强,商家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获得流量。
餐饮软件应用程序是时候退休了吗?
不过,除了流量,小程序确实能帮助商家构建更多服务。移动支付、社交分享,甚至会员体系的建立、数据积累、卡券发放,都是外卖软件做不到的。一位餐厅老板表示,小程序可以帮助餐厅在线上打造品牌,这是外卖软件很难做到的。
不仅线上,小程序天生的可扩展性也让它可以适应线下的场景。比如餐厅在门口放一个二维码,顾客路过时,不用进店就能通过小程序知道店里的招牌菜、剩余座位数,甚至顾客评价,如果喜欢,进店前就可以点餐、付款。在传统场景中,这样的顾客可能就是直接离开的。
效率才是关键
小程序的火爆,或许可以用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一句话来解释。
他说:“好的产品应该是用户用完之后就能离开的,而不应该让用户留恋。任何产品都只是工具,好的工具应该以最高的效率完成用户的目的,然后尽快离开。”
外卖软件的存在,也是因为“效率”
如果要提炼关键词,那么只有两个字就能说明一切:效率。客户的时间很宝贵,如果你想让他们第一次使用你的服务就喜欢上它,你需要让他们尽快享受到你的服务。
如果你突然想去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吃饭,需要下载APP、扫码关注订餐服务号,还要花时间注册才能完成支付,你还愿意继续吗?如果扫码后就能直接购买,你会不会更愿意下单?
或者,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中午时分,一位白领在写字楼等电梯时打开小程序点餐,当他进入餐厅时,餐点已经做好。节省下来的时间,是否会让那些忙碌的人因为效率而喜欢上这家餐厅并经常来这里就餐?
很多人对小程序最大的疑问是:它能留住用户吗?但仔细想想,餐厅APP最大的功能是什么?留住用户才是品牌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餐厅APP能做到的。解决问题才是它存在的基本意义和价值。而更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小程序足够简洁轻量,它能比APP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吗?
这看上去只是一个小举动,但对于注重效率的快餐店来说,这已经可以让他们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最大化用户体验
麦当劳“'s”微信小程序于去年4月上线,到今年年初已经积累了近1000万用户。在这个小程序里,最吸引顾客的可能就是消费获得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不同的产品和优惠券。
积分系统不仅可以帮助麦当劳创造更好的消费者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客户。这些数据很难从麦当劳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以外的外卖应用程序或评论应用程序中收集。但在这个手机内存严重短缺的时代,有多少人会专门去下一家餐厅的手机应用程序上搜索呢?
通过小程序收集的数据可以帮助餐厅更清晰地了解顾客的消费模式、历史订单、门店偏好、消费时间等,当这些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对餐厅未来的策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麦当劳“i 's”小程序
但并不是单纯收集数据那么简单,顾客不一定能感知到数据的收集,但一定能感知到服务流程的优化。传统餐饮服务需要服务员聪明、主动,变数太多,如果用小程序,可以减少很多原本需要服务员承担的部分。
我收集了几个身边人都推崇的小程序,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周黑鸭
周黑鸭的零售特性让它非常注重线上布局。在小程序上,周黑鸭想要激活弱场景连接——那些低频顾客不会为了一盒鸭脖、鸭架而下载APP,小程序不仅可以简单直接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能在不经意间展现更多。周黑鸭试图通过与小程序关联的微信会员卡、优惠券等方式来维系用户,刺激复购率,带来销量。
2. Coco
Coco的小程序免除了传统奶茶店排队等待的痛苦。在其微信小程序中,用户可以点击范围内任意一家奶茶店,选择商品并完成支付。支付完成后,即可凭订单信息页面前往门店,到店即可领取奶茶。虽然自助点餐+支付看似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大大缓解了客流压力,为门店节省了更多的人力成本。
3. 自制鸡肉
对于以老香记为代表的快餐而言,门店运营效率是重中之重。老香记将外卖系统与小程序相结合,利用微信支付实现自助点餐、支付、订单查询等消费场景。老香记还能利用这些消费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习惯、偏好等数据,并与门店运营、商务、营销等进行联动。
4.星巴克
星巴克的“用星说”小程序很简单:你可以购买咖啡饮品券或电子星巴克礼品卡,通过微信发送给好友,对方收到后,卡券会存放在个人卡包里。到店时,只需要点击并出示二维码,就能买咖啡。看似是小生意,实则已将消费融入“社交”。
你懂了吗?和App一样的开发逻辑,小程序能做的事情更多。比如团购、秒杀、抽奖互动等,这些原本需要花很大力气对接外部资源的活动,都可以放到小程序里。或者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在小程序里设置客服功能,实时了解顾客意见。
做一个小程序要多少钱?我问了好几位小程序开发者。目前开发小程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模块化小程序,商户只需要告诉服务商需要什么功能,服务商就会根据需求搭建小程序。这样的小程序加上开发运营的价格在3000到10万元不等。如果是需要完全按照商户需求定制的小程序,价格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这笔钱值得花吗?或许更关键的问题是:用户体验对你来说有多重要?小程序只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个方面,但如果你只想用小程序来打造用户体验,那你就要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