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泸定路方舱:四天无眠,发挥关键作用,助力抗疫胜利

2024-06-01
来源:网络整理

两幢高层商务楼,26层,床位6000余,于4月17日正式开业,19日满负荷运转。这一切的背后,泸定路客舱专项工作组和全体支援人员一直在努力,齐心协力,取得了战斗的成果。

四天不眠不休!所有应收账款均为“最终账款”

“。

泸定路避难所是普陀区最大的避难所,在全区清零行动的完成中发挥了“主力阵地”的作用。4月15日16时,小木屋临时党委书记何兴德率领专项工作组正式抵达,随后在小木屋运营指挥部的指导下,展开了紧张的准备工作。短短两天时间,工作组克服了物资不全、设施不全、人员不足等种困难,实现了一天设备设施到位、两天开舱迎接阳性感染患者的目标。

4月18日,1号楼满负荷运转;4 月 19 日,2 号楼满负荷运转。阳性感染者构成多样,年龄组跨度大,区内最年轻、最大的阳性感染者都在这间小屋里,70岁以上的阳性感染者已达953人。这给现场生活用品、医疗保障、订单管理、信息登记等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泸定路小木屋

“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中手动登记每个阳性感染者的入院信息,哪怕每人需要2分钟,门口也会排长队,难免会出现拥挤、投诉等情况,甚至可能发生踩踏事件,好在我们有计划,为了保证入院效率,减少阳性感染的焦虑, 我们首先引导阳性感染者在床上安顿下来,然后引导他们扫描每层楼张贴的二维码小程序,自行填写明细。机舱主任戴丽说:“基本信息收集完毕后,我们会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填补空白,形成一个完整的背景数据库。

“从18日上午10点到19日晚,入院人数比较集中,我们客舱全体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接诊阳性感染患者。18日16时,客舱门外的大巴开始排起了长队,我们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几位副司令员带领特种参谋穿上“大白”上前线维持秩序,因为工作时间太长,我们的战友们都嗓子都嘶哑了, 他们的衣服都湿透了,有的战友因为久没吃饭,高强度工作而倒在地上。在17日、19日高负荷接收阳性感染者的三天时间里,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突发事件,如果不是同志们的坚定意志和执行力,后果实在是难以想象。何兴德书记感慨地说。

水危机切口! 48小时给排水大战

4月19日,泸定路客舱总部对讲机传来紧急呼叫:“T1呼叫总部,9楼断水!“命令,命令!10楼现在也没水了!“向指挥部报告,12楼和13楼的厕所堵塞和溢出!”地板上缺水和马桶堵塞的警报来来去去。与此同时,微信和微博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舆论。

原来,避难所原来是一栋商务楼,供水、如厕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无法满足这么多阳性感染者在高峰时段洗漱、如厕、洗澡的用水需求。缺水、停水、上厕所等问题,成为机舱前的又一场“危机”。

面对这个问题,小木屋副总裁、区规划局副局长林哲立即借助专业优势检索设计图纸,组织小木屋设计师、建筑商、开发商、物业公司进行专项电话调研。经过分析判断,工作组大胆突破原商业楼宇供水设备运行参数,重新优化供水泵和管网配水运行模式,通过人工模式手动调整整栋楼宇的供水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供水潜力。另一方面,在应急调度和运输中增加了一批桶装生活水箱,并在每层放置了一个容量为一立方米的应急储水桶,并在低峰时段打开阀门进行储水,以采取多方措施改善供水问题。同时,我们集中清洁力量,突击疏浚堵塞的厕所,实行24小时不间断人工冲洗,引导大家在错误的时间使用,最终解除了警报。

然而,一波浪潮尚未平息,另一波浪潮已经升起。4月21日,1号楼排水不畅,地下二层泵房粪便溢出报警。经过紧急调查,工作组准确定位了问题所在:由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采用地下泵房二楼直接排放的方式,然后由污水泵提升排放方式,现在由于实际排水量大大超出原设计容量,过载运行导致泵电机烧坏, 各种生活污水开始在地下室二楼溢出。如果这一重大隐患不及时消除,不仅会造成地下室大面积污染,还会使整栋楼的排水系统无法使用,导致整栋楼的生命维持功能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工作组紧急召集设计、开发商和泵制造商进行协商,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重新计算排水负荷,同时寻找泵的来源。“当我们联系上海汇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时,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蔡某听说这是我们的应急舱,立即表示愿意提供免费协助,并连夜联系总部学习设备调试、组装和运输,我们对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何兴德书记说。

次日20时30分,在通知整栋楼阳性感染者停水维修后,于晚上23时30分,紧急维修大战正式打响。金洪涛、机舱副总裁林哲、设备保障组组长袁家成等同志身着“大白”,进入污水溢流地下室,协调区西组和区普环公司的施工人员提前开展各项现场准备工作。23:30一到,所有紧急维修人员立即配合,开始维修。经过一夜惊心动魄的激战,两台水泵终于在第二天早上6点30分顺利运行,漂亮地赢得了48小时给排水大战。

暖心热线!多管齐下解决人们的担忧

为做好收容所热线接听工作,尽最大努力应对阳性感染者的相关需求,总部成立了专线热线小组,并指定了三名工作人员负责。

“我在信访部门工作过,对流程比较了解,在争议解决方面也有一些经验,领导给我分配到这个岗位,不仅是对我业务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从拿到热线手机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了决心, 我必须尽我所能,协调和解决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热线工作人员顾俊超说。

“在机舱运营的不同阶段,将反映一些不同主题的需求。施工初期,物资分配不够顺畅,有人上报交货时间晚、菜品冷等问题;当避难所满负荷运转时,出现了缺水问题,一时间成为舆论热点;经过十多天的手术,阳性感染者逐渐康复出院,并接到大量查询核酸检测结果的电话。热线工作人员岳杰说,“每一天,我们都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来电咨询的人,因为选择热线就是选择相信我们。基于这种信任,我们继续坚持高质量的沟通服务,为阳性感染患者解决实际困难。”

自4月22日以来,客舱热线的手机被炸了很久。原来,机舱内阳性感染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仅显示为“上传”,没有具体数据或结论。因此,一些阳性感染者怀疑核酸丢失或根本没有送去检测。结果,每天有近80%的热线电话都围绕着这个,严重挤压了特殊情况下阳性感染的渠道资源。

为此,戴李院长在联系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加快数据处理和上传速度的同时,组织程序员志愿者制作了“核酸结果查询”二维码,该二维码与核酸检测公司发送的每日数据表相连,作为“用申请”个人核酸结果查询的补充, 并为阳性感染者提供查询核酸结果具体数据的自助通道。这种技术赋能打消了阳性感染者的焦虑,热线电话数量直线下降。

阳性感染者扫码查询个人信息

客舱热线不仅是解决群众困难的热线,更是大家的暖心热线,在解难的同时起到“情感出气筒”和“精神按摩师”的作用。在一次次的沟通过程中,一些市民和热线组成员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市民马女士曾将客舱热线比作寒冬中的一缕暖阳,抚慰着他们焦急的心。一大早,热线开始忙碌起来,来自市民的各种声音在机舱总部回荡

“我喜欢岳先生的声音,能不能让岳先生接电话?”

“谢谢小顾同志一直跟进我的问题,以后帮我关心。”

“刚才医生已经来帮我量血压了,谢谢萧炎同志。”

“请告诉王先生,我已经离开了船舱,谢谢你之前帮了我。”

截至5月5日,泸定路客舱热线累计处理市民热线、信访、区财经媒体中心等各平台工单500余条,接听多条客舱热线电话,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有效解决广大市民在客舱内提出的各种需求和实际困难。

医生是仁慈的!治疗更有爱心

泸定路小屋在两栋病房大楼大堂设置了医疗点,医护人员24小时在对讲机旁值班。对于部分老年阳性感染患者或有基础疾病的青少年阳性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在进入客舱前会安排他们在同一或相邻楼层,并安排每天定期定点检查。对于5岁以下的婴儿和哺乳期的母亲,在机舱内设置亲子室,为咀嚼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和少数民族在机舱内安排半流质食品和清真食品。舱内主任戴丽表示,舱内医疗工作在细节上的不断努力,也让一些进入舱内情绪激动的阳性感染患者逐渐冷静下来,慢慢适应和配合舱内的治疗生活。

被阳性感染的方女士,多年高血压,进舱后因为不适应新环境,一直睡不好觉,即使吃了降压药,收缩压还是高达160,她和家人都非常着急。为了安抚病人,中心医院的康复医生陈伟结合方女士的情况,熟练地使用麝香宝信丸临时制作耳压丸,并选择病人的神门、心脏、肾脏、交感神经和背部降压沟等穴位进行耳穴位按压。在方女士觉得症状缓解后,陈薇还耐心地教人自己正确使用耳穴的方法,让方女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了方女士的缓解,家人的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陈薇医生按压着方女士的耳穴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和10岁以下的儿童,医护人员除了向阳性感染者派发处方药外,还派发了自制的清热解肺汤。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邓万里介绍,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体质的差异,儿童在舱内服用玄隆节度汤,出舱后继续服用伏正、洁节处方。

附言

泸定路舱是空间上的垂直舱,特级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这个垂直舱内的可靠士兵,他们共同绘制同心圆,以扁平化的工作模式进行舱室的日常运转管理。在特班工作区墙上的显眼位置,挂着党旗和“同抗疫,靠得住我”的8个大字。何兴德书记说,我们的干部勇于担当,无所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始终牢记“人靠得住,做事有事”的普陀品牌。

记者:薛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