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年对支付行业开超 50 张罚单,罚没金额超 3000 万

2024-06-02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新京报

记者:米迪陈诗懿

作为支付行业的“裁判”,今年以来央行对支付行业“违规行为”严厉打击,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央行(含地方分支机构)对支付公司开出的罚单超过50张,罚单总额超过3000万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显示,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共有243家,已有28家机构被注销。除了因业务合并等原因正常注销外,还有一些机构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摘牌”。

另一方面,行业在面临“严监管”的同时,也健康发展。《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显示,移动支付业务占比大幅提升,条码支付快速普及,交易量持续扩大。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条码支付交易超过73亿笔,金额达9100亿元。

半年罚没金额超去年同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9日,2018年以来,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开出罚单52张,罚款总额达3142.8万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新京报此前报道,2017年,央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逾百张,罚款总额逾2000万元。

从违规类型来看,涵盖银行卡催收、备付金管理、预付卡管理、反洗钱等多个领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1张罚单明确提到涉及“备付金”的违规类型,该类违规已成为监管核心领域之一。

此前,2017年1月,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规定时就指出,“客户备付金规模庞大,存放分散,带来一系列风险”“不少支付机构通过扩大客户备付金规模获取利息收入”。当时的公告明确提出,“支付机构应将部分客户备付金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首存比例平均在20%左右,最终实现所有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去年底,央行规定2018年2月至4月,每月上调集中交存比例10%。

志富支付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罚款

在这3000多万元罚没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对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原因是该公司违反了支付结算管理规定。监管部门决定给予该公司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1107.9万元,并处以罚款约1453.48万元,罚款总额约2561.4万元;该公司一名相关负责人被给予警告,罚款总额约80万元。这也是记者统计的最大一笔罚款。

同期,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对芝福公司作出警告,并处以合计1590.8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经核实,智付为境外多家非法黄金、外汇交易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以虚构货物贸易的方式办理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随后发布公告称,“同时,智付未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交易状况进行巡查,未发现多个商户私自将支付接口转移至现货交易等非法互联网平台,客观上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网络支付服务。此外,智付还未严格执行商户实名制,未对特约商户身份进行持续识别,违规为商户提供T+0结算服务,违规设立商户结算账户。”

谁经常“违反规则”?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多家分支机构收到监管部门的罚款。

例如,2月11日,中惠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法律和制度规定,被监管部门处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罚款5万元”的处罚;2月14日,中惠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因未按规定建立相关制度或风险管理措施,从事危害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分行处以罚款。

2018年5月9日,该行江西分行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再次被当地监管部门要求“限期改正,并处罚款7万元”。

如果从时间上看,今年已有数家公司再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罚款,如北京钱袋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今年6月4日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央行武汉分行给予“警告”。

据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网站消息,2016年10月14日,北京钱袋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规定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监管部门罚款人民币12万元。

一些公司最近收到了监管部门的第一张罚单。2018年5月17日,资和信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罚款共计6万元。这是央行243家持牌支付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经营资质的持牌支付公司之一。

■ 相关

直连断网期限临近,利好中小机构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银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涉及支付机构受理的银行账户的网上支付业务一律通过银联平台处理。

据中国银联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3月13日,中国银联清算平台已连接341家商业银行、101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91.85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超过2.54万亿元,实现三地六中心基础设施全配置和业务功能全覆盖。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总监薛红燕认为,从用户角度看,直连断开不会对用户的支付体验造成直接影响,但中国银联的推出为线下扫码标准的统一提供了可能,一个二维码支持所有支付机构APP,将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

“银联上线后,支付行业基础设施可以共享资源,支付机构可以专注于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这对行业整体发展有利,特别是为中小支付机构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他认为,第一,基础设施可以共享资源,减轻中小机构压力。银联上线后,一键接入即可对接所有已接入银行,中小支付机构不再有逐一对接银行的压力,不再因为支持的银行数量有限而被商户和用户排斥。第二,联网互通打破网络效应。银联上线后,将可以统一线下二维码标准,为中小支付公司拓展线下场景带来更公平的竞争机会。第三,专注于产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银联上线后,支付机构在系统建设、对接银行方面的压力大大减轻,也可以专注于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客户体验有望进一步提升。 (米迪实习生 陈诗意)

- - - - - - - - - -

编辑丨宝宝达人(微信)

支付家庭网络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