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付支付半年收三张罚单,副总经理因违规行为被罚 17 万元

2024-06-02
来源:网络整理

继1月份被罚款672万元、3月份被罚款83万元,以及随后对多名责任人进行罚款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中付支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付支付”)再次遭监管机构处罚:该公司时任副总经理因对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罚款17万元。

从多次处罚不难看出公司背后的合规隐忧。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5月31日,就有多名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该公司以套现信用卡为由推销POS机,不退还押金。

半年内三次被罚款

时隔不到半年,中国银联支付再次出现罚单。

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披露的最新监管处罚通报,时任中国银联副总经理的方卓明对公司多项违法违规行为(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负有直接责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于2022年5月25日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17万元。

这已是中付支付今年以来第三次收到罚款。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1月,该公司就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清算管理规定、机构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等被罚款672万元。另外两名责任人共被罚款19万元。

随即今年3月,中国银联再次被罚款,因违反特约商户实名审核管理规定、违反收单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收单业务属地化经营管理规定、违反外包业务管理规定,中国银联石家庄分公司被罚款83万元,相应责任人被罚款5万元。

5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就多次被罚款的原因及整改情况采访该公司,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央行对支付机构的处罚主要涉及客户管理、客户身份识别和反洗钱等方面的违规行为。总体来看,支付机构主要违反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从央行的多次处罚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在反洗钱等领域的执法力度加大,也对支付机构在客户管理、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反洗钱等方面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世强指出,目前支付行业已经被头部支付公司垄断,中小支付公司生存艰难,市场拓展困难,营收增长乏力,甚至市场份额被压缩。而物价上涨,人员成本上升。为了继续经营,一些中小支付公司也在不断裁员、削减成本,从而忽视风险管理,导致风控不到位,特别是在反洗钱、非法交易等可疑客户识别方面。同时,监管部门对支付公司要求越来越严格,合规审查越来越频繁,处罚在所难免。

“中国银联应该反思一下自身的合规问题,处罚频率高也说明还存在一些问题,我觉得它对合规还是不够重视。”博通咨询高级金融行业分析师王鹏博表示。

被指控推广 POS 机套现

屡屡受罚也体现出中国银联的合规担忧。

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_支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_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该公司频频被消费者指出销售人员在宣传POS机套现、骗取押金。5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接到多位消费者投诉,称中富支付旗下的POS机存在不当宣传。据他们反映,销售人员在宣传时声称免费,但实际使用后发现,在刷卡过程中,机子会预收取99元至299元不等的押金,连续半年刷满一定金额后才会退还。目前,早已过了约定时间,但押金仍未退还。

来自广东的李华(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接到了中富支付的POS机销售电话,对方告诉他可以刷信用卡取现,并指导他扫描二维码、注册账户、激活POS机。在激活过程中,他还要求首次刷信用卡399元,扣除99元押金。“他们说押金三个工作日内退还,但三个多月了还没退给我,销售人员也不理我。”

像李华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北京商报记者从黑猫投诉平台了解到,目前关于“中付支付恶意扣押金”的投诉已有上千条。其中,有一位用户反映,有销售人员以信用卡套现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办理中付支付的POS机,还告知首次刷卡必须500元,却没说会扣除298元押金。刷完500元后才发现账户里少了298元,事后联系POS机业务人员也无人回应。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宣传POS机取现、恶意截留押金等多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中国银联进一步核实,但尚未得到回复。

王鹏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类违规行为近年来屡见不鲜,代理商在推广过程中隐瞒必要条件,用户刷卡支付未到账才意识到被骗,这也是支付机构推广POS机的常用“伎俩”之一。

王鹏博进一步指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扣留押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具有欺诈的故意。其次,也违反了监管部门关于套现等违法行为的相关规定,是一种绕开法律的行为。他认为,支付公司应加强对服务商的管理,明确落实央行相关管理规定,履行代理商的监管责任,承担整体服务的合规责任。

一个月内能通过续约门槛吗?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银联成立于2007年,业务范围包括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并提供聚合支付、电子发票等配套增值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央行披露的消息,6月26日该公司将面临下一次续费考验,合规问题、用户疑虑、法律风险是否会影响续费进度,公司能否顺利通过考验也引发关注。

此前,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支付机构屡屡被罚,主要还是因为一些老问题,比如对商户审核不严格、出现假商户、信息不完整、核心业务外包等。他进一步表示,如果机构被罚后及时整改,可以继续经营,但如果被罚金额过大或者情况严重,可能会被监管层勒令退出市场。

在李亚看来,牌照续期对支付机构来说确实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支付机构不仅要对业务开展、公司经营、备付金管理、合规与风险管理、反洗钱管理等进行自我评估,存在重大亏损、重大违法违规、犯罪行为的支付机构还可能面临并购重组、支付业务种类或覆盖范围调整、稳步退出等风险。在他看来,落实底线思维、完善合规监管是支付机构发展的必要条件。

王鹏博认为,根据以往经验,被处罚后只要完成整改,一般不会影响续费,除非性质​​特别恶劣,无法完成整改。“我觉得神州支付确实应该重视合规问题,建议更多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收单中出现的特有商户管理问题。同时要加大合规的重视程度,将风控与义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制度把违规行为的发生降到最低。”

“目前支付公司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足够的风控人员,进一步做大市场规模、增加营收,这样才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公司有足够的风控和法律合规人员。另外支付公司还可以引入有实力的新股东或者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加强合规审查,避免被罚款。”王世强补充道。

北京商报记者 刘思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