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分发一切,是张一鸣对这款产品高度抽象的运营哲学。按照这个哲学,抖音的流量是通过内容分发的,内容决定了流量分发给什么样的用户。那么,作为消费品牌的流量运营者,如何才能获得更具性价比的流量呢?
如何从抖音kol/koc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流量
抖音是公域流量,所以kol/koc发布视频后就进入公域争夺流量。自己的粉丝就是一批带有博主内容标签的流量,这些流量对视频的观看和互动可以帮助抖音进一步给视频打上标签,决定是否展示到更大的流量池中。购买kol/koc为品牌带货,本质上是为博主的优质视频制作能力和启动体量买单。
从交付角度看,成本效益的两端是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收益。
在KOL与KOC的合作中,成本以CPM这个数值来衡量,也就是千人观看费用(CPM=合作费/观看次数*1000)。博主更新发布视频后,观看次数会受到性格、内容质量、选题、发布时间、互动等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但优质博主的表现会大致稳定,观看次数等于近七天平均观看次数。因此成本是一个随着市场发展而变化的不稳定值。
收入以 gpm 来衡量,即每千次浏览产生的 gmv。
(gpm=1000次播放*ctr*支付转化率*平均订单价值),
每次投放广告都能积累GPM经验值,能帮你获得稳定的收益。抖音视频的内容标签都是以热门视频为准,筛选博主时不要简单按照博主类型分类,而是看最近最火的视频,再归类成内容标签,比如艺人出身的罗永浩,内容标签就是“带货”。
有了CPM和GPM的概念,投放广告就不再是纯粹的赌博了。比如假设一个产品的客单价是50元,CTR是1%,付费转化率是10%,那么GPM就是50元。有了这个经验,假设我们要求的广告ROI是1.5,那么我们可以购买的CPM成本就需要控制在50/1.5=33元以内。如果这里需要更严谨的计算,那么需要把链路的渠道费算在成本里,假设是6%,那么CPM就需要控制在50*(1-6%)/1.5=31元以内。这样,购买资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成本范围。
如何从信息流/抖音竞价工具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流量

进入竞价工具获取流量有一个门槛,就是能够产出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视频内容。这是是否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自我判断标准。竞价工具中每部视频的CPM成本是相对公平的,每个类目都会有一个公平的市场CPM价格。但当某个类目的CPM价格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时,这个异常值往往代表了时间窗口带来的流量红利。
市面上高佣金的产品很多,流量交易者进入这个领域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首先从单个产品来判断,假设类目CPM价格合理,那么产品后台的GPM能否保证你能赚钱。
比如牙膏单品,类目CPM是20元,这个单品在后端的转化率是8%,平均客单价是40元,行业CTR是1%。
那么gpm就是1000*1%*8%*40=32元。
假设单品佣金率(从品牌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产品毛利)为80%,为行业最高佣金率,则投资回报率为
gpm*80%*(1-行业平均收益率5%-渠道费6%-(提现手续费80%-6%)*10%)/cpm=1.04,
也就是说每投资100元,可以盈利4元,投资回报率为4%。
第二是看转化链条,看在每一个链条上如何达到行业领先的数值,以实现计算出的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