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苗毅炜
春节期间的抢红包大战即将落下帷幕,全面“断网”后支付行业首份重大考验也已到来。中国银联、中国国家支付网两大支付清算机构均在大年初七公布了春节期间的交易数据。
中国银联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4日至2月10日春节假期期间(除夕至正月初六),中国银联平台共处理跨机构支付交易45.5亿笔。其中,2月4日(除夕)交易量最高,日均超9.65亿笔。除夕当天,中国银联平台交易处理峰值超4.4万笔/秒,系统成功率100%,全链路平均交易时长198.98毫秒。
同日,中国银联还发布数据称,春节假期银联网络交易额再创历史新高,交易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除夕至正月初六)增长71.4%。春节期间,银联卡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4.7%,高于平均增幅。黄金珠宝消费火爆,金额同比增长逾90%。
据悉,春节期间,两大支付清算机构的保障工作出现了任务重、峰值高、规模大、时间长、种类多、范围广、难度大等新特点。与“双十一”、“双十二”集中支付相比,春节期间支付交易呈现出交易量大、高峰时段多、参与机构多等特点。除了购物、餐饮等节日消费增加外,春节期间网络支付还多了一个全民发红包、抢红包的环节。
“春节期间推出红包活动的机构较多,情况较以往更加复杂,相应的安全难度也更大。中国银联会同各相关方,针对不同支付机构、银行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安全方案,充分发挥中介协调作用。通过动态调配链路资源,确保各线程的流量在各方承载能力范围内,既避免高并发风险,又不浪费资源,从而实现行业效率最大化。”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全球最大的清算机构之一,银联平台一边连接商业银行,一边连接支付机构,立足于支付产业。整个春节期间,银联平台也全程保持稳定运行。银联相关人员表示,通过实时监控各支付机构及银行对接平台的动态流量,银联平台有效协调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参数配置,充分、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发挥银联平台的产业枢纽作用。
银行方面,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部副总经理杨磊表示,“作为全面断直连后的首次大考,工商银行高度重视,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编制春节保障方案,把元旦保障当成春节预演,充分评估风险,做好应对准备。中国银联牵头联合各家银行制定了符合春节特点和各行实际情况的策略,即‘一行一策’保障方案,充分考虑各类情况,覆盖全链条各类场景。”
而覆盖地域更广、人口更多的邮储银行情况则更加复杂。“我们的服务网络延伸到了更多偏远贫困地区,春节期间返乡的群众也很多,支付保障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银联的统筹下,支付体系畅通有保障,这也是普惠金融的直接体现。”邮储银行副行长曲嘉文说。
支付机构方面,腾讯财付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人民银行的精心部署下,财付通作为首批接入中国银联的支付机构,携手银联、银行等行业相关方,紧密配合,为春节期间微信红包、QQ红包提供中后台保障服务,为用户过节提供良好的支付体验。”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为给消费者提供安全顺畅的支付体验,支付宝与银联平台及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做好重点保障,顺利度过春节期间支付高峰。未来,支付宝将继续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与银联平台共同努力,保障日常及重大网上支付交易,为普通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加普惠、安全、便捷的服务。
度小满金融副总裁张旭阳对记者表示:“在时间紧迫、问题复杂、场景新颖、安全挑战大的情况下,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等承担起链接支付产业各方的责任,牵头实施春节红包重点支付保障,与各家银行充分沟通,制定针对性方案,做好全方位准备,全力支持百付宝从红包认证、签约、绑卡、提现的全流程保障,中国银联与相关方紧密协作,为用户春节抢红包提供了稳定有效的支付基础设施保障。”
中国银联从另一个角度披露了2019年春节消费新趋势。
中国银联数据分析师陈晗分析称:“从消费结构来看,餐饮、购物、出行、娱乐是今年春节假期消费支出的主力军,在日常消费中占据绝对优势,占比比去年同期提升了4.4个百分点。今年春节消费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人们花钱意愿增强,无论是孝敬老人、犒赏晚辈还是犒赏自己,交易量都大幅增长;二是文化娱乐、旅游消费增长较快,成为今年春节的消费亮点。”
银联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银联卡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4.7%,高于平均增幅。其中,黄金珠宝消费十分火爆,金额同比增长超过90%,不少人选择购买珠宝,开个好头,过一个“美美的”猪年。此外,购年货、逛庙会等传统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夜饭、团圆饭预订尤为火爆。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餐饮消费增幅最大,地方特色餐饮店颇受欢迎。
文化娱乐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除聚会聚餐外,各类文化娱乐消费成为消费新热点。春节期间,滑雪、健身等运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体育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2倍。普通民众不仅追求身体健康,更注重文化熏陶,观剧、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大幅增加,金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宁夏、内蒙古等西部省份春节期间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幅最高,体现出西部地区消费升级趋势和各地区消费水平均衡性。
旅游消费持续回暖,移动支付成新宠。今年春节假期,旅行社、大型景区门票销售、酒店住宿等旅游相关消费同比增长90%以上。出境游方面,中国游客在137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银联卡,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一带一路”成为新热门出境游目的地,缅甸、摩洛哥、印度、土耳其、芬兰等地交易额大幅增长。同时,境外旅游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铁路、航空、加油站、公共交通、超市等交易额增长迅速。
随着受理环境逐步改善,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新型、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云闪付APP等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受到青睐。春节期间,银联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4.4倍。在境外,银联手机闪付和银联二维码支付境外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20%。在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用银联手机闪付“挥手”支付,在香港、泰国通过银联二维码支付完成交易,成为今年春节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