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 2020 年:商业形态的变革与民生需求的爆发

2024-06-02
来源:网络整理

从正在发生的事件看被疫情改写的2020年

今天笔者被微博上的一则新闻震惊了:

在全民宅家抗疫的日子里,网购买菜、外卖配送基本占据了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武汉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外卖订单也代表着“爱、亲情和超越隔离的勇气”!

以外卖、生鲜电商为代表的到家服务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为疫情期间每个人的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利服务。在被疫情改写的2020年,相关业态呈现出哪些重要特征?

基本民生需求爆发,鲜菜紧缺,高端消费品价格下跌

据京东公布的数据,从除夕到初九,粮油副食品类商品增速达740%,蔬菜水果类商品增速达400%,生鲜销售近吨。一线城市居民午夜抢购各购物平台蔬菜已成为常态。春节期间,生鲜电商+超市市场出现根茎类蔬菜短缺现象。目前,每日优鲜表示,平台蔬菜供应量将增至每天1500吨以上。

高端消费品需求跌至低谷。盒马鲜生旗下的帝王蟹、珍宝蟹、黄金蟹、龙虾等招牌海鲜产品春节期间价格跌至历史最低。一位经销商表示,茅台酒的批发价在春节前达到过2450元的高点,目前茅台酒的批发价在2200元左右。

【京东】除夕至正月初九日生活必需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4%

京东大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九(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包括米面、粮油、奶制品等民生商品交易额增长154%。其中,作为生活主要必需品的大米、面粉交易额分别增长5.4倍、4.7倍,共向消费者供应约1.9万吨米面杂粮。此外,方便食品交易额增长3.5倍,京东为消费者提供超过1500万包方便面。此外,饮用水交易额增长1.54倍,食用油交易额增长1.43倍,奶制品、海产品交易额增长约1倍。

【京东生鲜】春节期间卖出近吨生鲜

除夕至正月初九,京东生鲜销售额同比增长215%,全国范围内销售生鲜近吨。疫情发生后,京东成立“生鲜保民生应急队”。除夕至正月初九,蔬菜实现销量、成交量双冠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50%。猪肉、牛肉、羊肉、禽肉、鸡蛋等基础食材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400%,猪肉比去年春节增长10倍以上。

【每日鲜】平台蔬菜供应量将增至每日1500吨以上,90%以上订单两小时内送达

生鲜电商每日优鲜称,目前平台蔬菜供应量已由原来的每天500吨增至1000吨,近期将把蔬菜供应量提升至每天1500至2000吨。此外,平台的水果、粮油、即食肉、鸡蛋等产品货源充足,90%以上订单可在两小时内送达,所有订单均可当天送达。疫情期间,每日优鲜还联合西贝、眉州东坡等餐饮企业,保障消费者的食材供应。具体来说,西贝和眉州东坡为每日优鲜提供仓库和数百名员工,将生菜加工成标准菜品。据了解,在华北地区,两家企业每天为每日优鲜提供10万份食材。

【盒马】海鲜价格下跌,盒马称将与海鲜企业共担损失

盒马方面表示,海鲜市场上的帝王蟹、龙虾、珍宝蟹等库存较多,盒马联合多家公司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以负毛利方式销售,希望将损失降到最低。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盒马和海鲜公司将承担部分损失。在盒马,帝王蟹、珍宝蟹、黄金蟹、龙虾等盒马招牌海鲜的价格已降至历年春节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价格还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但非常时期不建议堂食。

【茅台】行业价格风向标茅台价格一批跌近200元

据酒业网报道,一位经销商称,茅台酒批发价在春节前达到过2450元的峰值,而目前茅台酒批发价在2200元左右,这意味着相比春节前、疫情爆发前的那个高点,已经下跌了近200元。业内人士认为,茅台酒批发价还将继续回落到2000元左右。为避免大幅下跌,茅台或将进行双向价格调整。

“在家就能上新鲜菜市场”模式大行其道,社区团购热度快速提升

在这个出行不便的特殊时期,大型互联网平台迅速上线社区菜市场、生鲜服务站,各街道、社区也自发组织各类社区团购,保障日常生活所需。

以北京金融街为例,针对居民日常消费需求,金融街主动对接所辖社区,成立了400多人的微信群,了解居民需求后,主动联系周边的蔬菜服务商。居民将采购需求发送至微信群,社区统计后为大家统一下单。随后,蔬菜配送车在规定时间到达社区,车辆消毒后,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发出通知,居民们便纷纷出来取菜。

“生鲜菜市场送货到家”模式受到青睐,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生鲜电商也迅速响应,推出“进社区”模式,抢占先机,快速获客。

【阿里】在武汉设100个生鲜服务站,高德地图一键搜索

阿里巴巴高德地图快速标注了饿了么在武汉设立的100个生鲜便民服务站,武汉市民在高德地图上搜索“万吨杂货”、“饿了么杂货”或“饿了么自提点”即可一键搜索服务站信息。为帮助滞留湖北的游客快速找到定点接待酒店,41个城市的128家定点酒店也已上线。(高德地图)

【达达集团】上线家居生鲜菜市场项目,联动旗下京东到家

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居民生鲜食品线上供应,达达集团正式启动“在家吃鲜菜市”项目,将重点保障京东到家平台每日7点至10点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等生鲜民生商品供应。目前,沃尔玛、永辉、步步高、永旺等近40家连锁超市,千大妈、生鲜传奇等16家社区生鲜连锁、菜市作为京东到家平台首批商户加入该项目;达达快送将通过多种举措调度和鼓励更多骑手参与配送,增强各地运输能力,确保准时送达。

【达达】携手西安商超 打造“家里的生鲜菜市场”

2月2日,达达集团宣布正式启动“到家鲜菜市场”项目,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生鲜食品线上供应。旗下京东到家、达达快送平台深度合作,形成从货源到即时配送的全方位保障,生鲜食品可直送市民家门口。该项目将重点保障京东到家平台每天7点至10点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等生鲜民生产品供应。

【京东】友家小店在武汉推出社区团购

据京东介绍,2月5日,京东有家店在武汉上线社区团购,涉及武汉约30个社区,覆盖约100户居民。用户在“有家店”小程序上下单,有家店配送到社区指定配送地点。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团购项目2月5日9时正式上线,当天开团58团,库存9小时售罄。市民在线上团购订购的商品,自2月6日起陆续配送到社区指定配送地点。

餐饮行业升级外卖服务,加大私域流量获客力度

春节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吃便宜饭,业务下滑严重的高端餐饮企业也顺应潮流,不少品牌推出整桌、整套餐外送服务,主动将外送产品从即时配送升级为订单配送。

还有配料齐全的半成品可供配送:

【京东生鲜】启动“携手抗疫”行动,推动餐饮品牌半成品生产及全渠道销售

今天,京东生鲜发起“餐饮零售发展联盟”,鼓励餐饮品牌发展半成品快餐生产,通过京东全渠道拓展销售,实现“供应链转型”。目前,已有超过100家餐饮企业加入,包括海底捞、小南国、西贝莜面村、广州酒家等。

此外,随着餐饮行业努力通过外卖自救,商家除了利用外卖平台的运营工具外,也大大加大了通过私域流量获客的力度,因此一些拥有私域流量优势的玩家也尝试进入外卖平台建设。

【微信小程序】春节期间果蔬交易量增长149%

春节期间微信小程序果蔬交易量增长149%,社区电商交易量增长3倍。

[] 为商家提供免费配送服务

微盟官方宣布,将向全国餐饮企业免费开放微盟外卖APP,打造专属于餐饮企业的外卖平台,支持顾客线上下单、商家线下配送。微盟外卖解决方案以APP为载体,帮助餐饮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外卖平台。

【顺丰速递】一站式小程序助力线下门店开展外卖业务

顺丰一站式小程序助力线下门店拓展外卖业务、搭建线上门店,打通线上线下,让商家运营更简单。对于实体店商家来说,小程序可以大大降低开发运营成本,节省开发、人力、房租等一系列成本。同时,小程序码识别度高,可搭配优惠券、团购等营销方式,让用户更容易分享传播。

需求爆发vs就业压力:共享员工、灵活用工、机器人多管齐下

笔者在前文中提到:“在线下消费大幅下降的当下,各类居家服务需求激增,但也可能因劳动力返工延迟而面临运力供给的挑战。如果结合《西贝贾国龙:疫情致2万余员工失业,贷款发工资仅能撑到3月》一文中提到的疫情期间餐饮业从业人员巨额薪资成本”,是否也能考虑开放餐饮配送行业分阶段分工,实现更灵活的用工效率优化?一周之内已经实现!除了灵活用工,机器人也在发挥更大作用,在全民团结互助的日子里,我们要更有信心一起共克时艰!

【盒马】携手云海祥等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下岗职工收入问题

盒马宣布将联合北京新政亿成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香、新世纪青年餐饮有限公司(青年餐厅)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下岗职工收入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云海香、青年餐厅暂停营业。在此期间,部分员工将接受面试、培训、体检、劳动合同确认后,进驻全国盒马门店参与包装、分拣、上架、配餐等工作。

【京东】发布“人才共享”计划

京东近期启动“人才共享”计划,邀请暂时停业的餐饮、酒店、电影院、零售加盟店等员工以短期员工身份加入,目前大洋世家等餐饮企业员工已入驻七鲜超市。

【每日鲜食】与西贝、眉州东坡达成人力资源合作

近期,每日优鲜与餐饮企业西贝、眉州东坡在人力配置上展开合作,每日优鲜提供原材料,西贝和眉州东坡提供加工人力,共同为疫情期间的消费者供应食材。在具体合作上,西贝和眉州东坡分别提供仓库和共计数百名员工,将生菜逐件加工成每日优鲜的标准菜品。目前,两家公司在华北地区每天可以为每日优鲜提供10万份菜品。

【沃尔玛、永辉】等零售企业宣布接收暂时停工员工

沃尔玛宣布,特殊时期,欢迎临时停业员工来沃尔玛“上班”。沃尔玛称,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均可就近到沃尔玛大卖场、沃尔玛社区店、山姆会员商店等进行咨询,一旦所有人员入职,沃尔玛将依法支付​​工资。近日,永辉、北商发展等零售企业纷纷发出邀请函,欢迎临时员工来零售企业临时上班。永辉在浙江的招聘消息中重申,将优先录用永辉超市租赁区域和综合体临时停业的员工。

【北京市场监管局】北京日均外卖订单约40万单,配送员近2万名

北京市场外卖订单量日均约40万单,较前期有所减少,送餐人员近2万人。针对当前疫情,我局要求线上第三方平台加强配送人员健康管理,包括每日测温、配送全程佩戴口罩,要求配送人员取送餐不见面、不接触、不背对背,最大限度减少直接面对面接触。

【京东到家】受运输能力限制,京东到家等武汉地区配送到家服务暂停

受武汉疫情影响,线上订单激增,京东等零售商在武汉的送货上门服务因运输能力有限而暂停。一位零售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超出人员能力或配送能力严重不足,超市只能选择暂时关闭线上订单。(界面新闻)

【阿里本地生活】蓝海就业共享平台正式上线 首批提供1万个就业岗位

为应对疫情影响,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正式上线“蓝海”就业共享平台,希望通过灵活、就近的短期用工缓解企业压力。通过该平台,全国餐饮商户可以统一就近注册员工,选择成为蜂鸟蓝骑士或者周边超市、便利店的员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约4000家餐厅员工对“临时用工”感兴趣。阿里本地生活透露,“蓝海”计划首批将招募1万名蜂鸟骑手。

【京东物流】武汉机器人配送地图采集及机器人测试基本完成

据京东物流介绍,京东物流近期已基本完成武汉地区机器人配送的地图采集和机器人测试,正从各地调配配送机器人驰援武汉。除武汉外,京东物流在贵阳、呼和浩特等地的智能配送站也正常运营。在河北、陕西、江苏等农村地区,京东物流无人机也已启动无人机配送准备,计划为封城地区提供物流服务。

【京东物流】武汉完成首单智能配送

据京东报道,2月6日,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一台智能配送机器人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成功将医疗物资送达武汉市第九医院。这是疫情发生后武汉市的首单智能配送订单。京东表示,未来这批智能配送机器人将为武汉市更多医院提供所需物资的配送。同时,如果隔离医院、社区有需求,京东物流也会考虑用配送机器人提供园区内的物资运输和配送。

【机器人】青朗送餐机器人为上海市普陀区隔离点配送物资

无人配送机器人品牌、室内无人驾驶专家擎朗智能(股票代码:6016)一直密切关注疫情,连日来,陆续向杭州、上海等全国各地隔离区落实送餐机器人捐赠,通过全自动无接触送餐服务,规避感染风险。截至2月3日,擎朗智能已陆续调集数十台送餐机器人抵达杭州、上海等地隔离区,专门用于疫情期间餐食、水果、矿泉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无接触配送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