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微信负责人张小龙也曾表示,微信是一个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使用微信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微信并没有刻意提升用户粘性,但由于社交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因此每人每天使用微信的频率和时长还是比较高的。
除了工作需要,老年人也成为微信的主力军。根据2017年至2019年微信用户规模分析,老年人在微信上的使用时长从每天40-50分钟提升至60-80分钟。同时,微信在聊天的基础上开始增加“看朋友圈”功能、视频号、小程序等一系列功能。以小程序为例,目前小程序单用户使用时长已超过4分钟,这意味着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小程序可能占据了用户5%左右的微信使用时间。
除了使用体验,使用微信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流量,毕竟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没有上网,工作还是要靠移动网络,根据不同的用户套餐,使用10G、20G、40G流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限速,限速下打开网页都很困难,更何况很多人在家办公都需要移动网络。那么对于手机上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的微信,我们有什么小技巧可以节省流量呢?
好友越多,朋友圈内容越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刷朋友圈,有调查显示,60%的人喜欢把朋友圈一直刷到上次看的地方,有的人甚至3天都没看过朋友圈,点开朋友圈后会一直刷到3天前看朋友圈的地方。但是在浏览过程中,有两个位置无论你点不点都是会耗流量的。 ①一些微信微视频。这些视频有的是朋友圈里的朋友发的,有的是微信公众平台发的,但都是默认即时播放的。
在移动流量下,如果我们只看朋友圈,不看不感兴趣的照片或视频,其实并不会耗费多少流量。要知道一张高清图片可能就2-3MB,1MB流量理论上可以读50万字。更别说自动播放的视频,更耗流量。这时候微信其实提供了在移动网络下自动播放朋友圈视频的功能,不过这个功能是默认关闭的,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启。而且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微信统计的移动流量和WiFi流量。如果你好友多,经常看朋友圈视频,一个月20G的移动流量可能都不够用。
两个功能,一个查看,一个关闭,再也不用担心微信耗流量了。
微信里的“我的--设置--通用--照片、视频和文件”下有四个功能,最下方是一个在移动网络上自动播放视频的选项,默认是自动开启的,这时候我们只需要默认关闭就可以了,如果想看的话可以手动点击视频播放,WiFi不会影响。同时在“我的--设置--通用--流量统计”里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可以分别看到微信在移动网络和局域网上消耗的流量,大家可以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