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太子张康阳:从辉煌到黯然,富二代创业的商业传奇

2024-06-03
来源:网络整理

我们不怕富二代挥霍,就怕他们创业。

5月22日,苏宁彻底失去对国米的控制权。

对方仅用一张3.95亿欧元的欠条,就换来了身价12亿欧元的国米,苏宁太子张康阳还被“全球追债”。

作为“家电大王”张近东的儿子,张康阳15岁出国,27岁执教国米,带领国米再创辉煌。

然而没过几年,他就背上了30亿的债务,最终丢掉了国米,耻辱地离开了赛场。

这是资本陷阱还是另有隐情?

如今,在张康阳率领国米夺得意甲第20个冠军后,他的办公室被清空,他留在了中国,保持着沉默和低调。

过去,张康阳一次又一次打破人们对“富二代”的常识,见证了一段商业传奇。

1991年,张康阳出生的时候,其父亲张近东已经创办了苏宁电器,年营收超过2000万。

论起轮回之术,张康阳实在是太厉害了。

小时候,张康阳就经常被张近东带着参加各种会议,学习商业知识。

一位苏宁员工曾说:“孩子才几岁,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在父亲的影响下,年轻的张康阳不仅养成了商业意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成功的企业绝非一人之力打造,管理者往往需要仪式感,与整个团队建立精神纽带。

15岁的时候,张康阳就想在世界上闯一闯,世界那么大,他想出国去看看世界。

但作为豪门家族的独子和继承人,他不可能轻易获得自由。

张近东断然拒绝了儿子,父子二人长期冷战,最后父亲先妥协,把张康阳送进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传统精英高中莫瑟斯堡学院 ( )。

大学期间,多所大学向张康阳伸出了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了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这也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校,同样是张康阳的偶像。

出道之初,张康阳就开始展现自己的才华。

当时,新能源还不受各界大佬们的青睐,刚考上大学不久的张康阳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全部以40美元/股的价格投入到特斯拉。

这次冒险让他获得了整整五倍的利润。

张康阳曾说:

“我见过的很多创业模式都过于理想化,90%以上都有可能失败。但我不会试图说服他们,因为这个时代不仅需要创新的人,也需要敢于冒险的人。”

除了勇于冒险,张康阳还继承了父亲低调的性格,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苏宁太子”。

外界常常用两个词来形容张康阳,那就是:稳。

这种踏实,是经过许多磨难磨练出来的气质。

大学毕业后,张康阳加入摩根士丹利投行及资本市场部担任实习分析师,参与企业首次公开募股及并购重组等工作。

虽然他是90后,但多样的工作经历让他养成了同龄人所没有的成熟感。

即使回国后,他仍然因成熟、稳重而被下属尊称为“少帅”。

作为富二代,张康阳和王思聪有所不同,更准确的说,张康阳是一位“创业二代”。

很多人可能很好奇,作为家电大王的苏宁,为何会投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这样的跨领域项目。

事实上,苏宁对体育原本没有任何兴趣,直到2014年,张康阳留学归来,判断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作为苏宁的“少帅”,张康阳还是拥有一定话语权的。

2016年初,张康阳正式加入苏宁,负责国际业务拓展。半年后,苏宁召开新闻发布会,以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68.55%的股份。

谁也没有想到,26岁的苏宁和25岁的张康阳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国。

张康阳刚加盟国米的时候,有些青涩,总是跟在父亲和一些前辈的身后。

但前国际米兰主席马西莫·莫拉蒂对他印象非常好,他曾说:“张康阳是一个反应灵敏、思维敏捷、干练而又温和的年轻人。”

2018年,27岁的张康阳接任国际米兰主席,开始了“创始人第二代”的艰苦奋斗之旅。

在他的带领下,国际米兰走出了低迷,多年来共夺得7座奖杯,其中包括2次意甲联赛冠军、2次意大利杯冠军和3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

国米的市值从4亿欧元飙升至12亿欧元,不少人感叹:苏宁捡了个大便宜。

这些骄人的成绩也让张康阳被认为是继莫拉蒂之后国际米兰历史上第三位最成功、最年轻的主席。

记得第一个夺冠之后,张康阳说了一句话:承诺就是承诺。

多年来,在张康阳的带领下,国际米兰不仅在国内、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通过他的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为俱乐部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张康阳还为苏宁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用球队提升苏宁形象、用球队打造品牌、用球支撑商业。

他带领苏宁积极拓展全球供应链布局,从国际米兰所在的意大利开始,随后相继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建设海外仓,让苏宁正式进入国际化阶段。

张康阳那几年虽然低调,但是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顺风顺水,不仅球队接连夺得冠军,苏宁也不断蒸蒸日上。

易支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_易支付介绍_传易支付

在球队和球迷的眼中,他年轻,帅气,稳重,成熟,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宝藏般的人物。

然而,无论你有多少梦想和激情,有时它们都会被金钱打败。

据统计,苏宁每年对国米的投入至少有4000万欧元。

不过苏宁接手以来,虽然经营数据有很大起色,但是球队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6-2017赛季,球队收入3.1亿,亏损2460万;

2017-2018赛季,球队收入3.4亿,亏损1770万;

2018-2019赛季,球队收入4.1亿,亏损4840万;

2019-2020赛季,球队收入3.7亿,亏损1亿;

2020-2021赛季,球队收入3.6亿,亏损2.5亿;

2021-2022赛季,球队收入4.4亿,亏损1.4亿;

即便如此,或许是因为梦想,又或许是因为不屈的精神,张康阳仍然坚持支持球队的发展。

有人曾问他领导国际米兰意味着什么,他回答道:

“这是一种责任,不只是为了赢球。”

肩上的责任让张康阳难以放弃,直到这一天的到来。

2021年,因为疫情的原因,球队失去了门票收入,国米陷入了债务危机,无力偿还数千亿的债务。

为了弥补损失,张康阳与美国橡树资本公司签订了贷款合同,利息非常高。

他以12%的利率借入2.75亿欧元,承诺3年内偿还3.75亿欧元的本金加利息,抵押品就是苏宁所持有的国际米兰全部股份。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期限就到了。

今年5月,橡树资本来追讨借给张康阳的债务。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资金流本身就是把钱从一个地方拿去支付另一个地方,于是张康阳又在美国找到了一家贷款公司,承诺支付更高的利息,让他们垫付欠橡树资本的3.75亿元人民币。

然而,就在付款即将到期之际,新公司却突然改变主意,以“张康阳信用记录不良”为由终止了合作。

张康阳指责橡树资本在幕后做坏事,并发表声明指责他们用法律威胁和恶意行为吓跑新公司,不仅毁掉了多年的努力,也严重危害了俱乐部未来的稳定发展。

虽然张康阳有意和平解决此事,但橡树资本也不是傻子,至于孰轻孰重:用一张3.75亿的欠条,吞掉价值12亿的资产。

橡树资本在国际上以高利率闻名,一些企业就曾遭遇过与张康阳类似的损失。

不过,似乎没人对“橡树资本”给予太多关注,“张康阳的历史功劳”反而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那么他的信用记录不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2019年,苏宁就将亏损的苏宁便利店踢出上市体系,转让给张康阳的另一家公司。

2020年,张康阳以境外公司名义向建行借款1.65亿美元,并认购其发行的8500万美元票据,共计2.5亿美元。

张康阳用这些钱赔偿了苏宁,也就是说,全部给了他父亲。

随后,张康阳未能按时还款,建行因拿不出钱,开始了持续近两年的“全球追债”。

他们对张康阳的诉讼几乎打遍了全世界,唯独价值十多亿欧元的国际米兰无法触及。

原来,张康阳为了守住这笔钱,没有收过国米一分钱。

由于其所持有的国米股份是通过卢森堡的一家公司间接持有的,因此建行无资格扣留其所持有的国米股份,而张康阳本人也没有任何资产。

“苏宁张近东父子被全球追债”事件一度引发关注,张康阳也因此被列入黑名单。

后来有人分析,苏宁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当年的盲目扩张:

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

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

5亿收购江苏足球队。

向中国恒大投资200亿。

27亿人民币收购万达百货。

以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

投资95亿入股万达商业。

结果,大部分都陷入了困境。

回到2021年国米债务危机的时候,为了得到贷款,富有冒险精神和梦想的张康阳只能去找“橡树资本”这种利息特别高的公司。

只能说,这位太子虽然满怀梦想,敢于冒险,但是在资本市场的博弈中,还是有些稚嫩。

如今,国米已经易主,张康阳也从“国米主席”回归到了“富二代”的位置。

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努力,就要回家继承家产。

急于证明自己、摆脱父母光环,是几乎所有“创业二代”都要面对的命题,但扛起父母的大旗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要承受更大的压力,面对更多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审视,尤其当家族企业经营不善时。

2024年一季度,苏宁仍亏损9600多万。

去年苏宁净利润亏损超40亿元,这已是苏宁连续第四年亏损,四年来累计亏损额已达700亿元。

债务让张康阳失去了国米,也成为了父亲张近东的一大心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