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是,这可能是开始的结束。”
“ 的服务器瘫痪了。”
8月18日,旭旭宝宝在抖音开启了自己的首场直播。此前,这位“DNF名人堂主播”已在斗鱼停播近两个月,最终宣布合约到期,将离开播了五年的斗鱼,转投抖音。
对于习惯横版看直播的老观众来说,竖屏DNF显得有些新鲜——游戏两侧的屏幕缩小,主播本人在屏幕上的尺寸变大。直播特效带来的冲击力也变大了——在其他抖音大主播轮番送礼时,一轮轮福袋(主播送出的礼物)发放,满屏特效一度让抢福袋的界面弹出“服务器已休眠”。
据旭旭宝宝团队发布的战报显示,本次直播首秀最终收获6011万播放量,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达224.8万,旭旭宝宝抖音账号一度涨粉近300万。
直播过程中,昔日“斗鱼第一主播”冯提莫还给“大猴子”送上了礼物,当旭旭宝宝感谢她的礼物时,笑着说“我们以前是同事,后来她走了,后来我也走了,现在又做同事了。”
此时,距离DNF最大牌、也是“唯一”的顶级主播旭旭宝宝在斗鱼直播首秀,已经过去了五年。
我们先回顾一下,2018年7月16日晚,微博上出现了一条“斗鱼服务器崩溃”的热搜,这是旭旭宝宝在斗鱼开播的第一晚,直播观看人数峰值达到4300万(斗鱼数据)。
在这之后,斗鱼为他安排的直播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几乎所有DNF直播流量的中心。
徐旭宝宝首次亮相工作秀 穿西装亮相
2016年“千场直播大战”期间,大量热钱涌入,企鹅电竞、龙珠直播、熊猫TV、全民直播等平台纷纷加入竞争,让“抢人才”成为游戏直播的关键词。
无论是熊猫TV天价从斗鱼挖角PDD,还是这期间层出不穷的高额违约诉讼,都成为了这期间直播行业享受流量红利最鲜明的注脚。
正是在这个时代的终结,旭旭Baby从龙珠直播来到了斗鱼。
绰号“大马侯”(与“大王红”谐音)的徐旭宝宝,或许一直是游戏圈最特别的顶级主播。相比于绝地求生、LOL、《王者荣耀》等主播,徐旭宝宝的直播生涯并没有那么依赖游戏本身的红利。华丽的节目特效、镜头前抖包袱的直播天赋,他在抖音首秀中展现的一切,几乎是他直播生涯中每一天的翻版。
DNF专区是斗鱼最特殊的游戏版块,几乎所有流量都集中在一个主播身上,强大的虹吸效应也撬动了整个游戏版块。这种特殊的地位也让徐旭宝贝这位来斗鱼比较晚的顶级主播,成为2019年斗鱼纳斯达克四位“敲钟主播”之一。
与此同时,各大直播平台也随即进入公会时代,PK、排名成为主播们的关键词,活动期间平台在礼物、流水等方面开始出现压力。
到了2023年,相比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主播和公会的玩法更加丰富,很多现场评选、活动投票也开始成为粉丝活动的重点,但商业模式依然保持核心,主要以分享礼物和奖励为主。
直到一个新领域的“搅局者”出现,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以全新的商业和内容模式,吸引了众多头部主播入驻。
如果要解释为何在斗鱼拥有1600万粉丝的旭旭宝宝选择放弃已有的庞大粉丝群体,来到此前只有300多万粉丝的抖音,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商业模式,但并不仅限于此。
一方面,传统游戏直播平台在DAU、ARPU、游戏品类等方面的增长早已不足以支撑超级巨星主播的个人成长,互联网产品之间的竞争从来就不只是同类内容之间的竞争,正如游戏产品作为娱乐形式近年来受到短视频的冲击一样,游戏直播本身也很难像2016年那样吸引众多玩家的关注。
短视频平台对于用户注意力的抢夺是致命的,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游戏直播行业多项市场数据指标就开始疯狂缩水,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
《2021年游戏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摘自小葫芦数据研究院
即便其在电竞赛事内容和生态上依然占据优势,且旗下部分头部产品(其实是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在抖音上受到直播禁令的影响,但这样的护城河依然岌岌可危。
因为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作为观众,你有多久没有在固定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主播的直播了?
利用闲暇时间在抖音上观看最精彩的直播精彩片段,或是去哔哩哔哩看看录制、片段,成为了大多数玩家消费游戏直播内容的首选。
一场长达数小时的直播,最精彩的部分可能只有十几分钟左右。用户的注意力实际上已经转移到“首页推荐流”而非“直播间关注”,这也是垂直游戏直播平台大量用户败给抖音的关键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主播开始注重自身内容制作从切片到二次创作,自己的直播是否能够具备内容属性,对主播直播数据的增长影响极大。
在这个领域,抖音的优势几乎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直播内容可以直接剪辑成短视频,而且自带社交功能,“直播+短视频+粉丝社区”的组合,比传统直播平台拥有更多的专属流量和粘性。
当主播将自己的直播平台直接转移到内容平台时,从二次元内容/切片内容到直播的路径将大大缩短,这是抖音直播在游戏板块最强的辐射能力。
旭旭宝宝的短视频内容在抖音上也属于顶级的。
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头部主播也需要新的内容作为突破点——可以是生活、户外、新游戏,这些恰好都是具有内容属性的平台更容易提供的东西。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自然地进入商业模式。然而变现模式的特点,是抖音相较于传统直播平台最直观的优势,直观到几乎不需要太多分析。无论是所谓的“小拉手”、“小风车”还是“购物车”,都让观众的直播流量有了更好的可量化转化效果。比如抖音的“小拉手”跳转,就可以从平台和主播双方获得收益分成。
“小手柄”示例
换言之,尽管WEB直播中已经出现了“品牌引流”的现象,但真正为这种直播流量转化效果提供技术支持的只有短视频平台。这种生态层面的变现能力的提升,才是抖音直播商业化的根本竞争力。
Sky等资深电竞玩家逐渐将直播业务转向抖音,并开始带货
从内容属性到商业属性都有着更好的包容性,再加上抖音近两年逐渐向游戏板块发力,这些都是可预见未来头部游戏主播最有吸引力的增长点。
即便退一步讲,巨大的流量池也是抖音进攻游戏直播领域最大的筹码。今年5月,抖音月活跃用户突破7.1亿()。这在旭旭宝宝的抖音账号粉丝数量的增长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宣布开直播前的300多万粉丝,到现在的1100万,这700-800万的增量,只用了两周时间。
抖音显然也看重徐徐宝宝的吸粉能力。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开始入驻抖音,试图通过游戏内容的运营,积极加大推广力度。游戏厂商与游戏主播恰好是一个游戏产品在制作和推广上的两面。当双方都开始关注同一个平台,也足见这里潜在的蛋糕有多大。
具体到主播方面,相比各大平台争相抢地、靠签约费赚钱的年代,如今的直播行业对主播自身的内容能力和变现能力要求更高。相比2016年的“千人直播大战”,主播选择平台,不再是选择签约费、粉丝量和礼物收入,而是选择更稳定的生态和有长远发展的未来。
过去观众经常会讨论是平台成就了主播,还是主播成就了平台。但在整个传统游戏直播进入存量市场之后,这个问题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大中小主播面临的问题是,现有的固定流量池已经被瓜分,更大的池子、更多的小拉手、小风车在哪,不言而喻。
自从旭旭宝宝这样的顶级主播入驻抖音后,游戏直播行业显然开始朝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