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特点中,首先提到的就是立场问题,坚持卡组织四方模式。在近期的各类支付模式、信贷产品创新发展(京东白标)中,银联的共赢合作策略得到了各方支持。
在推进二维码支付标准上,银联要更加谨慎地坚持四方模式,避免像银联商务一样,既是裁判,又是玩家,受到各方质疑。制定标准的同时,做产品也要谨慎,目前对于C端产品,银联钱包是最有可能优先尝试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的,保持中立,避免与银行产生摩擦,需要更多智慧。
互联互通需要各方合作
不久前,银联向非金融机构发出《请求合作推广银联卡二维码支付产品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函件,希望第三方支付公司也能加入银联的标准阵营。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高傲”的支付宝和微信未必认可银联,赢得规模较小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认可才是关键。
此外,在已推出二维码支付的银行中,除民生银行外,工行、建行等大型银行均未加入银联标准,如何说服大型银行推行银行业二维码支付标准也是一个难题。
产品线需要更清晰
纵观整个2016年,云闪付就像“薛定谔的猫”,概念模糊。如果说云闪付继承了的非接触式定义,那么二维码支付带来的颠覆,则需要银联拥有足够的营销智慧,向市场进行解释,进而获得市场认可。
目前,银联闪付官方的解释是“银联闪付是银联移动支付的新品牌,支持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银联IC卡支付。”双12的营销口号也是“一波一波支付”,从单一的一波到混合一波、一扫的转变,对银联闪付的品牌形象进行了极大考验。
二维码支付标准的历史
2014年3月:央行通知紧急暂停条形码和二维码支付。
2014年7月,多家媒体报道称银联将推广二维码,但银联予以否认。
2015年3月,腾讯CEO马化腾透露,银联已经开发了二维码标准,腾讯也将跟进。
2016年7月中旬,银联旗下媒体《金卡生活》报道称,银联计划在“云闪付”产品系列中增加二维码这一交互方式,作为非接支付的补充。
2016年7月下旬,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通知,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2016年11月,中国银联向全体非金融支付成员发出《要求合作推广银联卡二维码支付产品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函》,正式邀请非金融支付机构参与银联卡二维码支付产品相关工作的研究和推广。
2016年12月12日,中国银联正式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