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守护您的安全
-自由的
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向媒体记者讲述了自己账号“被盗”的经历。
李先生曾邀请21岁的信用卡销售员杨某到家中办理信用卡及POS业务,很多流程都需要在手机上完成,李先生趁着自己在店里忙着其他工作,将手机交给杨某操作。过程中,杨某帮助李先生开通了网购平台的“免密码支付”功能。随后,杨某利用李先生的手机验证码,在杨某手机上登录了李先生的账户,而李先生对此毫不知情。随后的半个月内,杨某利用李先生的账户进行了18次消费,共计5000余元。收到账单提醒的李先生立即报警,随后杨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
免密码支付
/ -自由的
随着科技手段提升生活品质,商业免密支付功能已走进千家万户。免密支付是指用户在一定金额范围内无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交易的过程。该功能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支付效率,减少用户在小额交易中频繁输入密码的繁琐步骤。
上述案例暴露出,免密支付在带来便利的背后,也存在着损失的风险。一些不良商家和黑客利用买家设置免密支付后信息透明的特点,窃取资金和身份信息。在免密支付时代,我们该如何利用它的便利而不伤害自己呢?
据悉,部分不法分子可通过模拟指纹、高清照片等方式完成支付,免密支付虽然方便,但也意味着安全线的降低。
无密码支付的风险
/ -自由的
未经授权的交易
如果您的手机丢失或被盗,他人可能会利用免密码支付功能进行非法交易,尤其当小额免密码支付限额较高时,累积起来的损失可能会很大。
儿童滥用
儿童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时,可能会无意中通过免密码支付购买游戏道具、虚拟商品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
黑客可能利用各种手段获取用户的设备信息、植入恶意软件或进行钓鱼攻击、利用免密码支付功能窃取资金。
账户安全性降低
免密码支付功能的存在,使得账户的安全防护层变薄,攻击者一旦突破其他安全防线,就可以直接利用免密码支付进行窃取。
侵犯知情权和选择权
部分平台在推广免密码支付时,往往采用小文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授权免密码支付。这种做法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为严重的是,当消费者意识到问题并尝试取消该功能时,往往面临操作繁琐、难以找到取消入口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维权成本,也助长了一些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我们应该做什么?
/ -自由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设置手机锁屏密码、下载APP、使用公共WIFI时,应提高警惕。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警并通过银行或平台挂失相关账户,并及时修改密码,减少损失。
“
面对风险
/ -自由的
总之,免密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应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新的
编辑:吴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