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会黑科技:从遥不可及到走进生活,改变你我

2024-06-03
来源:网络整理

文/王博

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验证。

如今,数博会在贵阳已成功举办六届,作为历届数博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其“黑科技”的发布备受关注,甚至让“科技迷”疯狂。当时展出的那些“黑科技”看似遥不可及,但现在,其中一些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5年的刷脸支付

2014年2月,在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我有幸到北京中关村参加采访报道,目的就是向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学习,借鉴它的好经验。在这里,我第一次见识了人脸识别这项“黑科技”。当时,开发人员不停地介绍它的功能,未来它将在购物、技侦、门禁等领域得到应用。

当开发人员最初构思它的时候,我感觉这项“黑科技”距离我们的生活还相当遥远。

一年后,201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上,蚂蚁金服的展厅吸引了众多围观者,大家都在体验刷脸购物支付带来的便捷服务。

白云区一家餐厅内,一名顾客结账时准备刷脸付款。

据工作人员介绍,只需要通过手机注册自己的“人脸档案”,购物结账时,面对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完成支付,扣款清单会自动发送到手机上,消费一目了然。这种简单快捷的支付方式,省去了打开手机扫码支付的繁琐过程。

如今,无论是永辉、合利等大型商超,还是街边小店、小餐厅,刷脸支付随处可见,消费者即便忘记带手机,也能享受消费的乐趣。

此外,在贵阳地铁1、2号线出入口,购票时只需摘下口罩,刷脸购票,无需取卡,进出地铁时,刷脸即可通行。

同样,在很多小区,人脸识别也用于门禁,只需要去物业处录脸,回家后再刷脸即可,无需输入密码或者验证码。

这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安全感。

2016无人驾驶智能巴士

起步、变道、转弯、刹车……,一系列酷炫的操作都来自奇瑞万达贵州公交有限公司的无人驾驶智能公交。该车的问世和普及,大大节省了公交司机的操作流程,从而减少了因疲劳驾驶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通过雷达探测和视觉识别系统,智能公交“最强大脑”发出指令,车辆自动避让行人。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2016年,这辆无人驾驶智能巴士便在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上展出,其运行状态让无数围观者着迷。

它什么时候能投入线下使用?它出现后,公交司机会不会失业?如果在驾驶过程中有人生病、遇到危险怎么办?……现场好奇的小朋友不断向展会工作人员提问。

展会五年后,无人驾驶智能公交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据贵州日报天眼报道,2021年4月26日,无人驾驶智能公交在“2021中国之约·相约贵州”主题采访活动中亮相。上车后,一系列“黑科技”让跟随乘车体验的采访团队惊叹不已。

在行驶过程中,无论是直行、变道、转弯、停车等,所有过程均由公交车自主完成,它是如何实现如此神奇的操作的呢?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勇透露,该车在车身前部和后部均装有感知装置,可通过雷达感知、视觉感知、位置感知三大智能系统自动运行。“当车辆沿特定路线行驶时,雷达探测器可自动识别周围是否有障碍物,从而进行启动、变道、转弯、刹车等一系列智能操作。”

据悉,无人驾驶巴士测试时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车上的检测设备可探测周围最大500米范围内的物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安全员将对车辆进行手动干预,并采取紧急疏散措施。

目前,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正与贵州大学等高校合作,研究打造城市智能公交的智能场景。相信不久的将来,贵州将迎来智能公交时代,届时,乘坐智能公交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

2017年“小爱”智能机器人及VR

如果机器人能在人类的引导下说话、跳舞,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并不奇怪。但如果机器人出现在政务服务大厅、会展、商业综合体、餐厅等服务行业,为大家提供温馨智能的服务,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变革。

2017数博会上展出的小i智能机器人是今年十大“黑科技”之一。小i在今年数博会上担任虚拟主持人,主持了开幕式。小i在书博会担任主持人时,她的另一个妹妹“小艾”已经转行了。

2017年5月16日,小i的妹妹“小艾”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履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咨询、指导、证件办理等指导服务,成为贵州省首个政务服务智能机器人。

“小爱”智能机器人正在为居民提供服务。图片来自网络

“小爱”不仅美丽大方,还极其聪明,情商和智商都很高,她不仅可以为前来办理业务的辖区居民提供服务,还可以与人互动,让居民享受智能、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小i、小爱是小米旗下智能语音交互平台,以“小米智能助手”的身份出现。目前其提供的人工智能能力已经交付至生态链中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AI音箱等智能硬件等各品类产品。小爱智能机器人的能力已经覆盖内容、工具、交互等近百个细分领域,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语音交互平台。

自“小爱同学”以来,智能机器人也被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在观山湖印象城披萨店,智能机器人服务员已经成为餐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路、迎宾、送餐。一方面减轻了服务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因为科技的吸引力,顾客们纷纷涌向机器人,由于服务好,调皮的孩子也会时不时地和它互动。

刷脸支付设备免费送_刷脸支付设备_刷脸支付设备回收骗局

在万达商业综合体,电梯口也采用了智能机器人,为消费者提供问询咨询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智能机器人的聪明之处不在于它对商场了如指掌,而是它熟知行人的行走路线,能够判断行人是否迷路,是否在寻找需要购物的店铺,然后主动上前迎接行人并提供帮助。

在贵阳数博万达综合体内,一名小朋友正在使用机器人寻找游乐场所。

除了机器人,本届展会上展出的另一项“黑科技”VR项目也应用到了生活中。在六盘水滑雪场,VR虚拟滑雪和VR实景虚拟战斗,戴上VR眼镜,就会进入一个三维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模拟场景,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

一个孩子正在玩 VR 游戏

在贵阳印象城、久福城、万达广场等各大商场,VR虚拟游戏已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玩法。

2018 年无人机送货

想象一下,你一小时前在偏远山区网购了东西,一小时后就送到了你手上,而且送货员还是一架无人机,这样的速度,这样的“黑科技”,实在是太神奇了。

无人机“快递员”正在给偏远村民送快递。图片来自网络

京东在2018数博会上展出的无人机“快递员”解决了人力难以到达的偏远山区的配送难题,无人机省时省力,大大减轻了人工快递员的工作量,有效缩短了城市与城郊偏远乡村的距离,让城市与乡村的交流更加密切。

与我们平时拍摄、检查违章建筑等使用的无人机不同,根据京东官方数据,京东无人机单程可飞行240公里,载重10-15公斤,拥有更高的载重和航程,是一项真正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黑科技”。

贵州省清镇市郊区村民率先享受到无人机“快递员”服务。2018年元旦,贵阳邮政在西南省份首次使用无人机投递邮件。目前,全国仅有清镇市渭城镇和英岩、麦香、星光等5个偏远山村使用无人机“快递员”投递信件、报纸、包裹等。以往投递邮件需要2个小时,现在用无人机投递只需10多分钟,大大提高了邮件投递效率。

对于郊区来说,由于路途遥远,山路崎岖,信息确实难以当天传递,就拿报纸来说,它的时效性非常强,如果通过人工投递,等到需要的人手里,就已经是旧闻了。

毫无疑问,邮局、快递公司等都利用无人机速度快、续航时间长的优势,解决了邮递员的投递难题,山里来的生鲜物品可以及时送到城市,城市里的新闻、生熟食品也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送到乡镇。

2019年搜狗AI合成主播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20年全国两会上,主持人在直播间,在线连线,与受访者无缝沟通。他们配合默契,一一解答问题,仿佛两人面对面交流。然而,现实场景中,只有主持人,受访者在另一个空间。

AI合成主播的跨场景沉浸式报道,从演播室到新闻现场,从单向播报到双向互动,科技感十足,毫无破绽。

此项“黑科技”在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上提前亮相,当时观众对该技术感到新奇,纷纷上前体验、拍照留念。

据媒体报道,搜狗AI合成主播技术开创了AI实时音视频合成的先河,利用搜狗“分身”技术,在业内首次将面部关键点检测、面部特征提取、面部重建、唇读识别、情绪传递、音视频联合建模等多项前沿技术相结合,结合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进行联合建模训练,让机器根据输入的文字生成相应的内容视频,并保证视频中音视频表情、唇部动作保持自然一致,呈现出与真人一样的信息沟通效果。

搜狗AI合成主播技术上线三个月内,累计生产新闻报道3400余篇,总时长达数分钟,参与了2019年春运、春节等多个重要报道。随后,搜狗AI合成主播全面升级后,在随后的全国两会、央视3·15晚会报道中得到实践应用。

2021年基于跨模态协同学习的虚拟现实融合视频内容生成技术

名字听起来很复杂,给人一种高端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

但只要知道就很容易理解了,这项技术可以大幅节省客户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拍摄、制作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传媒、影视、教育、互联网等行业视频内容制作的效率。

基于跨模态协同学习的虚拟现实融合视频内容生成技术。图片来自网络

2021年数字中国博览会上,基于跨模态协同学习的虚拟现实融合视频内容生成技术成为本届展会七大“黑科技”之一。

它集成多种深度学习模型、数据处理技术和性能优化方法,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视频内容中道具和角色两大主要元素的自动生成。

据悉,视频内容生成技术处于科研前沿,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平和广泛的实用价值。基于跨模态协同学习,实现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形式的跨模态转换,自动完成视频中的道具植入和角色生成,为电视台、报社、综合媒体中心、互联网平台等机构用户提供专属的智能应用解决方案。

此外,该技术还针对人物面部及嘴部动作合成的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语义矫正学习的面部关键点定位、基于跨模态深度对齐的嘴形生成、基于对抗学习的面部纹理合成、基于事件驱动模式的低延迟流式生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方案,并研发了虚拟道具及角色自动编辑生成系统,实现虚拟内容的低延迟流式生成。

历届数博会上的“黑科技”正慢慢走近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服务。2022数博会将以线上的方式举办,届时,又有哪些“黑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除注明外,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