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工资结算的规定与法律依据,你了解多少?

2024-06-05
来源:网络整理

1、劳动法对辞职工资的解决有哪些规定?

离职后工资结算有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双方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

法律基础: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劳动关系当事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终止时一次性向劳动者全额支付工资。

第十六条 劳动者因自身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月工资的20%。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按月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无故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

2. 不履行规定辞职程序的法律后果

员工未办理辞职手续,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员工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办理辞职手续。员工未办理辞职手续,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支付性保护多长时间可以解除_支付性筹资名词解释_一次性支付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员工离职需要提供辞职证明吗?

招法网提醒,员工离职时,必须提供辞职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应当在15日内办理劳动者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的协议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工作交接完成时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保留终止或者解除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