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是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的第一步,目前商户码互联互通已在部分商户试点,未来将逐步向所有商户开放。
据腾讯方面介绍,5月20日,三大运营商钱包APP还与微信支付实现了商业支付码的互通。这是继去年微信支付与中国移动“合宝APP”、中国电信“易付通APP”、中国联通“沃钱包APP”实现互通后的又一新进展。
继续促进互联互通
移动支付是消费的重要支撑,在2023年底国新办举行的例行政策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介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位居全球第一。
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但由于移动支付各大公司之间竞争关系复杂,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各平台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墙”。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条码支付业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商户条码标识的互认和扫描。
存在互联互通性差的问题,并不只是支付层面,平台之间互相屏蔽链接的问题一直存在。2021年9月,工信部相关业务司召开“屏蔽网址链接行政指导会”,工信部要求各平台必须限期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采取法律措施。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等在内的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
从这个角度看,推进互联互通是一个长期的主张。
在移动支付领域,腾讯集团旗下的微信支付自有“流量”优势。早在2020年,根据微信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联合发布的《2020微信县域及农村数字经济报告》,微信支付已成为二三线城市居民首选的支付方式。中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得益于微信作为日常通讯工具的高普及率和便捷性,微信支付在用户规模和支付频次上更具有优势。
据腾讯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微信及APP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3.59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
在此情况下,其他外部平台纷纷抢占微信流量池,将微信支付当做“把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表示:“京东支付和微信支付都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都是支付行业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两大平台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互联互通的示范效应,推动行业加快改革,实现共赢。”
阿里和腾讯距离互联还有多远?
虽然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在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阿里、腾讯两大支付体系之间的壁垒仍未打破,阿里系APP的支付选项中很难看到微信支付的身影,微信也无法直接分享淘宝商品的链接。
事实上,双方在打通生态圈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去年9月,阿里妈妈与腾讯广告进一步深化合作,将微信视频号、朋友圈、小程序等优质广告流量通过阿里妈妈UD特效投放,可直达淘宝、天猫商家店铺、商品详情、淘宝直播间等。
今年2月,“淘宝订单可直接用微信支付”也成为热搜。当时,淘宝客服回应称,微信支付功能目前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仅支持在购买部分商品时选择该选项。未来该功能将逐步覆盖所有用户。
目前,淘宝支付页面尚无“微信支付”选项。
互联互通为何如此困难?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1年财报发布会上表示:“腾讯的生态本质上是开放的。但是,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制度。比如,我们不会像其他平台那样向商家收取额外的佣金。平台之间的对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对我们的用户和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和商家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互联互通不仅仅是技术、运营、架构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京东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次互联互通,我们以小额、便捷服务为主,将京东多年积累的线上优势引入到线下,形成覆盖微信个人码、商户码的全系列互联互通,服务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并给予用户补贴。”该负责人还表示,这是移动支付互联互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推动行业格局继续调整优化,助力市场公平竞争,打造更优的行业格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李胜元
制片人:余逸涛
刘丽娟 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