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 上的读者大部分应该是程序员或者互联网相关行业的人,计算机专业的工资确实比一些传统的工科专业高很多,甚至很多应届毕业生的工资都比在传统行业工作了十几年的人高,这个现象并不罕见,至于这个现象会持续多久,我不知道。
但高收入必然会吸引一大批想转专业或转职业的学生,他们去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也是可以理解的。去年就有几位学机械化工的高中同学来找我,询问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经验。
毕竟,一个人的命运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也取决于历史的进程。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搭上时代的快车,是个人成长最快的途径。列车上的各位,要努力抢一等座、卧铺,毕竟站票可能会越来越挤。这大概就是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内卷化”。
那么,我为什么要单独写一篇关于赚钱的文章呢?是不是太现实了?现实是什么?北上广深高不可攀的房价,上下班挤地铁,三四千块钱十平米的出租房……谁不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学习,直接看书,今天去三亚冲浪,明天去哈尔滨赏雪。我不是在卖焦虑,而是我在深圳的真实感受。我经历过穷,所以我要努力赚钱。
如果你无法选择你的家庭,那么你就只能选择改变它。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就一直在想办法赚钱,找了好久发现自己没技术,也没长相,只能发传单,淘宝刷单,打零工。。。
于是我就放弃了。一方面当时没面子,另一方面觉得工资太低,也没什么成长空间,只会让我更不要脸。。。
正文1:外包梦想破灭
后来偶然听说我一个学长在做外包写APP,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对于一个月生活费只有一千多块钱的我来说,这比找女孩子有吸引力多了(这或许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单身的原因吧……
但当时我还是个菜鸟,连 C 语言都写不好,更不懂什么是前端和后端。所以那段时间,我很快就学会了外包所需的各种技能。从 Java SE、Java 后端到 开发,我什么都学。
后来我觉得可以出去了,就开始找外包,但是找了一圈发现,太难了,他们要的就是一个淘宝或者美团的翻版,界面要好看,功能要求复杂,比如:
如果我要完成这套的话,我得花掉我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我也写不出这么漂亮的界面。
尚未开始的外包之旅就此中止。
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我基本都注册过了,比如:
但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我不建议你去做。为什么?因为上面的外包基本上都是让你开发一个小程序,APP,或者网页。这种工作的开发周期一般要几周甚至几个月,太耗时了。另外很多客户经常改需求,很恶心。
我不推荐这种外包,性价比低,而且学不到什么。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第一要务。把时间花在专业学习上,未来的回报将超乎你的想象。
2. 一滴水要磨掉一块石头需要时间
虽然外包计划失败了,但是我一直有个通过技术赚钱的想法,并不是我缺钱,因为我的生活开销不高,也很少网购,所以一个月一千多元是绰绰有余的。
主要是想体会一下经济独立的感觉,自己赚钱给爸妈发红包,给爸妈买手机,感觉很不一样。
没办法,外包这条路失败之后,我就一直专心学习技术和专业知识。还听说很多前辈在大公司工作,年薪二三十万。听到这些,我眼睛一亮!对不起,那时候我不懂世事,以为月入过万就很多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所以这时候我的学习目标就从接外包变成了进大公司!然后我就找了几个在阿里、百度就职的前辈,问他们怎么进大公司,学习了他们的经验之后,就开始了自己进BAT的准备。
从此以后,每天图书馆顶楼的考研自习室都会来一个扛着电脑、扛着一堆书的同学,他每天都是最早到,图书馆关门的时候就走。是的,那就是我。
后来因为计算机科学的书太厚,我很难每天带着它们去图书馆,所以我就找了一个空座位占了下来。
我身边都是正在备考研的学长学姐,在这里你能明显感觉到大家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种状态很有感染力,我不知不觉就在那里呆了很久。
后来,桌子上堆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厚。
中间还和同学们合影留念,把书整理好。不过这桌子上的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放在宿舍的书架上了。等会儿我会把大学里看过的书都展示给大家看。
那时候的我真的很单纯,只想着多学点知识,看了不少经典书籍,感觉就像张无忌被朱长龄推下山后,意外得到了《九阳真经》,学会了九阳神功一样。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确实这些大黑书把我零散的电脑知识连成了一个整体。不能说学会了九阳神功,但成长绝对是巨大的。
所以在校期间寻找一个学习氛围好的实验室或者小团队很重要。
3.小幅上涨
后来凭借着扎实的基础,我顺利的进入了一家大公司,说实话,去年10月份,HR打电话过来谈薪资的时候,我那天心里很激动,家人也很高兴。
不为别的,因为我一年的工资比我父母十几年的积蓄还多,不是我的工资多,而是他们的收入实在太低了。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点工资在一线城市根本干不了什么,对于天价的房价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可能有人会说,你农村出来的,在一线城市要房子干什么?说实话,我还真没想过,因为我没钱,也不可能拿着自己打几行代码挣来的钱去接手这个房子,然后去贷二三十年,对我来说,真的不值得。但没有房子,你确实会没有归属感,你会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就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感觉,你就是来打工的。
这或许是因为北上广容不下身体,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更要命的是互联网公司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回去根本不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4. 大学三年级收入过万
没有,写着写着就感觉跑题了,差点就写出了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哈哈,赶紧去卫生间用冷水洗了把脸。
我给大家讲一下我大三的时候靠技术一个月挣过万,赚到人生第一个10万+,加上今年的收入,已经有15万多了。
也是机缘巧合,去年四月拿到实习机会之后,认识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外包平台,但是这里的外包不像上面说的那种写APP、小程序,大部分都是留学生的课外作业,有的同学不会做,就会找人辅导或者写完再讲解。
我为什么推荐这个?有三个原因:
我在这里赚了多少钱?我没有仔细算过,大概十五六万吧。这是我去年的账单和一些转账记录。去年我也开始记账了,连地铁、公交这种小事都要记账,就是为了看清楚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去年12月,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干……时间很多,就干了很多,最高峰的时候有将近2万块钱。其实你会发现我每个月的支出好像都是几千、几万。是不是意味着挣得越多,花的就越多?是也不是,去年我第一次赚钱的时候,就给妈妈买了礼物,还给奶奶装了空调,因为她现在一个人住在农村老家。我们家房子是自建的,200到300平米,但是没有装修,因为我们基本不会回去住那里了,所以我只给奶奶装了,让她夏天冬天住得舒服点。
后来又交了几万块钱的学费,才体会到其中的痛。。。
我给奶奶花了几万块钱(这里也坑人,农村开户安装天然气、热水器、煤气灶等都要七千多元),所以去年花了不少钱,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奶奶再也不用烧柴做饭了,可以用自来水和天然气。现在她养了两只鸡鸭,一只猫一只狗,在农村整理了一块小菜园,日子过得很舒服。到现在,我也每个月给她寄钱,所以她比村里一般的老太太过得好一点。唯一不足的就是缺少陪伴。没办法,两全其美。
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想赚钱的原因。因为我缺钱。我需要钱来让我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
我又跑题了。我做了什么好玩的东西?我学到了什么?
当然,并不是每个实验室都帮助了我成长。有些实验室只是让我花时间和赚钱,但我什么都没学到。我做了几十个,写了好几万行硬核代码。我在国外看过各种课程,我觉得它们对我帮助很大。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让我直接抛出这个平台,这样的平台有很多,我经常用的是其中两个,但是它们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直接要求985或者211的,不过无所谓,以我多年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学历没什么用,只是缩小筛选范围,省事而已。
我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为他们做广告,但我认为这对在校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好处,毕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赚点零花钱,这么好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我有几个要求,满足的话可以在后台回复“赚钱”联系我,我会推荐你,学历应该不成问题。
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不满足,你可以向我解释,但尽量不要这么做。
另外,我只是推荐一个平台。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技术。反正我觉得大部分都很容易做,包括比较难的和基础的作业,比如实现BST,基础Java编程等等。
但我不再这么做了,为什么?
你可能会问“你自己都不想做,干嘛推荐给读者?”我说“不是因为我工作忙,而且我的工作比较划算,所以我不做。”
但如果你还在上学,并且满足我说的三个条件,那么你可以赚一些零花钱,在国外学习一些计算机课程和实验室。这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我只是写一下自己的经历,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仅此而已。
5. 一些题外话
我赚的钱不多,也不算什么。有很多大佬通过比赛、写文章赚的钱比我多很多,比如帅迪。我也觉得这样的事情值得长期做,有成长,有复利。
所以现在除了工作之外,我还在坚持做两件事: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说一句,做技术,就要热爱技术,努力学好技术,这是技术人谋生的基础!
最后,这里是我的持股图表,这样人们就不会指责我编造故事。
这是基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