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三大运营商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到访地短信查询服务

2024-06-07
来源:网络整理

2月18日,工信部正式宣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将在全国范围内为手机用户提供免费短信查询服务,并于2月1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用户只需编写“ ”发送至,或者按照运营商相应短信提示操作,即可查询所访问过地点。

工信部表示,此举是为了支持复工复产,帮助返岗用户证明近期去过的地区,协助用人单位、社区管理部门核实流动人员行程。

据悉,目前,我国全部16亿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上述短信方式查询自己过去14天到过且停留时间超过4小时的地点,并可查询具体城市,短信可作为自己行程的证明。

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访问地短信查询服务可推广至全体手机用户,截至2月18日12时,三大运营商已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服务提醒短信16.7亿条,已完成超过5000万次查询服务。

通过短信查询形成轨迹的原理是什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研究员韩海婷告诉界面新闻,按照通信协议,每个手机用户在使用通信服务时,手机终端需要时刻与基站保持连接,并验证用户身份(代码信息),实现通信的路由和连接。

怎么查询手机短信信息_查询手机短信内容_短信查手机号码

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站位置是一个坐标锚点,不仅可以帮助手机用户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还可以协助北斗导航系统提高定位服务的精准度。

“理论上是记录了过去所有时间的位置信息,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查询范围设定为14天。而且基于三点定位法,应该可以知道更具体的位置,比如某个小区、某条街道。”

不过,微博上也有网友反映,自己查询的地理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比如某人在广西贵港市,但实际位于广西玉林市,如果该用户所在位置在某些省份或城市的边界,则信息不够准确。

韩海婷解释,短信位置查询的逻辑是通过每个终端所连接的基站,查询其背后的行政区。如果地理位置相近,基站背后的识别码也有可能相同,那么显示的位置可能会不一样。“出现技术失误的可能性很小。”韩海婷说。

一般来说,这类用户位置数据属于严格敏感数据,通常只有经过脱敏后运营商才利用其提供综合服务,比如LBS商机挖掘、营销推荐等。韩海婷认为,这次疫情相当于开辟了一个新的查询窗口,让用户可以查询自己近14天的位置信息,这也是电信大数据助力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的一个积极应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