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的可视化、模型驱动理念,结合最新的云原生、多端体验技术,零代码在合适的业务场景下可以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专业开发者提供全新的高生产力开发范式()。另一方面,零代码也能让不懂代码的业务人员成为所谓的平民开发者(),填补专业人才缺口,推动业务与技术深度协同的极致敏捷形态()。
1.为什么我们需要零代码?
趋势可见
1、国际权威分析机构预测,到2022年,低代码开发平台市场规模将增至212亿美元,较2017年的38亿美元有大幅增长。
2、权威咨询机构预计,到2024年,全球约有65%的应用程序将涉及低代码开发。
程序员供需不平衡,急需补充。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程序员的薪资也随之大幅上涨,请登录招聘APP直观感受。巨大的人才需求,让各行各业都掀起了程序员热潮。此外,培养一名软件开发人员的成本非常高,人才稀缺,一般软件开发人员经验也不是很丰富,再加上高昂的运维成本,软件项目的开发难度也很大。一个“数字化企业”需要的软件非常多,而且大多都是量身定制的,无法量产。因此整个市场对软件的需求非常大。预计到2021年,应用开发需求的市场增速至少是企业IT交付能力的5倍。面对如此巨大的IT缺口,很难想象,没有革命性的“新生产力”体系,仅靠延续现有的传统技术体系的发展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如何打破僵局?这也是零代码再度兴起的重要原因。
融合创新时代呼唤零代码
不可否认,不可忽视,融合与创新是时代的新标签。垂直细分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跨界融合与创新是发展新动能。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断提升,更容易取得成果。
所以零代码平台是符合当下趋势的,从魔力象限来看,企业级低代码平台正在蓬勃发展。
提高开发效率
程序员需要零代码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你每天能写多少行代码?100-150行。
相比之下,一个系统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行代码,有的甚至超过200万行代码,如果每天写150行代码,那要花多少个人月才能完成客户的开发任务?软件行业一直在高速发展,新的语言、框架、工具层出不穷,但作为从业者我们不得不承认,软件开发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质量不可控。项目交付延迟已经成为行业常态,瓶颈几乎都是开发人员(机器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优秀的开发人才永远是稀缺资源,非常昂贵;软件质量缺陷永远无法收敛,线上故障频发,资金损失不断。因此,程序员也需要一个零代码平台,或者说低代码平台。
。
2. 零代码/低代码的典型应用场景
模块化、标准化是零代码开发平台的共同特点,目前的零代码平台主要聚焦于数据分析、界面设计、OA流程三个方向。
1.数据分析。典型的场景就是微软的。输入数据之后,通过选择、拖拽等方式生成各种图表,还有强大的公式,是低代码最好的代言。
2、界面设计。用户界面采用模板和拖拽的方式编写,大大减少了程序员与用户之间可能出现的沟通冲突。现场服务过的程序员感受更深、关心更深。
3、OA流程。各个单位/公司的办公流程都不一样,通过配置、拖拽等方式,让程序员从办公流程个性化定义中解放出来,公司各业务部门、管理层都可以灵活定义,让大家开心就好。
3.零代码对程序员有什么影响?
零代码平台对于非程序员来说是一个福音。
对于圈内程序员来说,一个比较悲观的问题是:零代码时代,程序员会不会失业?
不可否认,零代码平台给软件和“互联网+”带来了改变。零代码平台的背后,是程序员每天敲100到150行代码,是熬夜、996、007工作后才想到的。零代码不是说程序员不用写代码,而是对现在的程序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模块化、可视化。
可以预见的是,零代码平台的兴起将导致程序员的两极分化:
低端、重复的将被零代码/低代码平台取代。
高端、架构型的人会更受欢迎,成为零代码/低代码平台的重要开发者。
可视化拖拽、参数配置的极简开发模式,结合模型驱动的自动代码生成机制,可以省去大部分繁琐重复的代码;一站式的部署运维管理平台,无需搭建CI/CD流水线、申请环境资源、配置监控报警;一次构建、构建、发布多个终端应用,省去手动维护多个功能重复的终端应用;开箱即用的组件库、模板库、主题库、连接器等,让软件复用最大化成为可能。总之,零代码可以让专业开发者更加专注于创新、有价值、差异化的工作,而不是把宝贵的开发时间花在不必要的非核心业务工作上。这里我推荐使用万书居(),内置多个应用模板,覆盖OA、ERP、CRM、绩效、人事、企业服务、个人、组织等多个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