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杨世胜、见习记者陈琪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三个多月时间里,银盛支付已收到三次罚款,累计罚没金额逾230万元。
据了解,反洗钱已成为央行监管重点,近一年来,多家支付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失手”,罚款金额屡创新高,此次对银盛支付的罚款,则违反了反洗钱相关规定。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已成立整改工作组,目前整改工作已完成。”银盛支付回应《华夏时报》记者称,同时为推动反洗钱工作落实到位,全国34家分行反洗钱岗位已满员,公司将把反洗钱工作分解到具体人员。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实施严监管以来,银盛支付共计收到14张罚单,其中不乏数千万元的天价罚单。与业内同行相比,银盛支付在央行罚单上也算是一张“熟面孔”。
值得注意的是,银盛支付因同一违法违规行为被处罚多次,其中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被处罚五次,作为一家主打B端收单业务的支付机构,这也给后续的支付牌照续办工作增添了不确定性。
B端收款业务屡屡违规收到监管罚款
据官网信息显示,银盛支付2009年成立于广东深圳,2011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银盛支付大股东为银盛通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1.43%。银盛通讯由银盛科技服务集团全资拥有,旗下拥有“银盛通讯、银盛支付、银盛金服、银盛通、e票通、海盟国旅、开心闪购”等品牌。
尽管背靠多元化集团,且持有与行业巨头财付通相同的全业务类型支付牌照,但银盛支付却选择避开巨头,将力量集中在B端。
“C端支付市场被支付宝、微信支付为首的巨头占领,目前发展机会并不多,没必要跟支付巨头争道。”银盛支付副总经理谭燕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庞大的市场主体数量催生了支付机构服务B端的巨大市场。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各类市场主体达1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规模超过7000万户。在面向B端支付的业务中,收单业务成为第三方B端支付公司重点布局的业务。
记者还注意到,银盛支付还强调以金融科技赋能B端,打造定制化行业支付解决方案。据银盛支付官网介绍,目前公司已推出银盛经典系列、银盛智能系列、银盛快扫系列、银盛开心扫系列等智能终端产品。
然而,在专注B端支付业务的同时,银盛支付也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收到5张监管罚款,其中有的更是数千万的天价罚款。
相关处罚通知显示,银盛支付向境外非法贵金属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网络支付服务,未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核查境内网络商户交易情况,未发现多个商户私自将支付接口转让给非法互联网平台使用,客观上为非法交易、虚假交易提供网络支付服务;银盛支付在支付业务合作、资金结算等方面也存在违规行为,在将银行卡收款核心业务外包方面也存在违规行为。
2018年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对银盛支付发出罚单,对银盛支付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934.14万元,罚款1312.61万元,罚没总额2247.75万元,另外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警告、罚款130万元。
据了解,2016年,银盛支付通过了支付牌照的第一次续期,但也失去了开展固网支付业务的资格。按照支付牌照5年复审一次的规则,银盛支付明年5月将面临第二次牌照续期。
考虑到银盛支付自2017年以来已多次受到处罚,此次该公司能否逃脱处罚无疑具有不确定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延续经营许可证的通知》(银(2015)358号),若公司因利用支付服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为违法犯罪活动办理支付服务而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数额较大的行政处罚,则可能无法延续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