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官网披露的信息,近期又有6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被吊销牌照机构名单,至此,央行共吊销了10张支付公司牌照。与此同时,央行还大幅加强了对支付公司的处罚力度,今年以来,央行已对10余家支付机构开出罚单。业内人士表示,种种迹象表明,监管部门正着力规范整顿第三方支付市场,在此政策背景下,行业进一步调整洗牌在所难免。
《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查看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行政审批公告栏获悉,上述6家机构均因合并而注销:上海富友金融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入上海富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华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入易盛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和信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并入资和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上海飞付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并入上海飞付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盛聚支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入海南鑫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通支付有限公司并入山东鲁商易卡通支付有限公司。
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持牌支付机构超过200家。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合并的支付机构相互关联,监管部门要求这些公司合并并取消牌照,体现了监管部门希望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意愿。在今年3月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支付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存在一定的供需失衡、供给过剩、支付机构间竞争过于激烈等问题。2016年下半年,央行续发了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并明确原则上一段时间内不再审批新增机构,央行将重点规范引导存量机构、化解风险。
除了整合、取消牌照,央行去年以来对支付公司的处罚力度也明显加强。今年初,一票联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规定”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罚款约533万元。而就在近日,两大支付巨头财付通和支付宝也分别收到了央行的罚单。
![]()
易观财经中心分析师王鹏博对《经济参考报》表示:“对支付宝、财付通的处罚,远远大于惩罚,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看到,监管其实又在加强,监管收紧也是为了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规范行业发展。”
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已出台多项针对支付市场的监管政策,今年1月央行曾发布通知称,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一定比例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首笔存款平均比例为20%左右,最终实现所有客户备付金集中存放。
锋瑞祥营销总裁李子建认为,很多市场主体盲目进入支付市场,但同时对传统的备付金管理、风控反洗钱、实名账户管理等不够重视,这对整个支付行业来说都不是好事,监管更加严格对从业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国付宝董事长陆洪义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届时各类机构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将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