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年的等待,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终于拿到了“身份证”,5家公司被淘汰。5月26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快钱、汇付天下等。
多数业内人士都兴奋不已。艾瑞分析师胡媛媛和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均表示:“牌照的发放除了给这些年快速成长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打上好名声外,还将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开放更多业务,完善我国电子支付体系的系统性发展,使其成为创新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明确身份
昨日下午2点,当记者试图向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求证牌照发放情况时,得到的答复仍是:“这两天应该会有结果,但具体发放时间还未确定,也没有收到央行的任何通知。”
仅仅三个小时后,当记者再次致电支付宝负责人时,他激动地表示,支付宝已经收到央行颁发的首批牌照,相关信息已发至邮箱。与此同时,记者收到了包括易宝支付、拉卡拉等多家获批公司的邮件。
在胡媛媛看来,“牌照的发放意味着电子支付行业最终获得合法性,成为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和组成部分。支付公司从此获得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同等的社会地位,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从而获得了先发优势,推动电子支付行业进入‘深水区’。”
“电子支付纳入监管体系是历史的必然,规范运营、风险控制、交易安全成为行业必经阶段。”中国支付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宽海表示。
相比分析师、专家的冷静,支付公司的老板们显然要“激动”得多。支付宝CEO彭蕾表示:“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消息,但这只是开始。牌照是对支付宝七年勤勉自律的回报。服务好客户仍是支付宝关注的核心。”
易宝支付CEO唐斌对记者表示:“获得牌照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说明公司多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包括央行在内的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在拉卡拉总裁孙陶然看来,“牌照的发放,有利于加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促进服务业务的细分,让行业朝着正规、健康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公布的首批名单并未如外界预期的那样32家公募单位全部获批,5家申请企业未取得“身份证明”。对此,张猛指出,首批获批牌照的电子支付企业在运营水平、盈利能力、治理结构、风险防范等“系统重要性”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未来一年电子支付行业将面临大规模增长,第三方支付行业或将引发并购潮。
业务扩展
“牌照的发放,进一步拓宽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范围。”胡媛媛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第三方支付应用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定位已经从单纯的资金结算平台,演变为连接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的多元化资源整合平台。
目前,第三方支付涉及的行业已从网络购物、机票、公用事业缴费等逐步拓展到物流、保险、慈善等领域,合作伙伴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网络类型上,在三网融合趋势推动下,第三方支付在手机端的应用也已开始起步。
艾瑞咨询支付行业分析师程善宝指出:“目前,拓展多行业应用服务已经成为支付企业的共识。可以预见,未来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在企业支付、保险、基金、教育等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发展。”
“易宝支付目前获批的业务类型包括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等。”唐斌告诉记者,“在行业市场,除了数字娱乐、电信、航空、教育等优势行业,易宝支付还将拓展保险、基金等更广泛的行业支付市场,开展相关行业互动营销、跨行业营销,并利用商户和用户数据库进行推广等增值服务。”
相比于易宝支付,拉卡拉的策略更加细致。孙陶然表示,拿到牌照后,公司将加大投入:一方面全力拓展渠道,加快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终端网点建设,力争三年内将线下网络发展到100万家;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整合线下收单、便捷支付、移动支付等业务,在创新融合的思维下拓展合作领域,与商户达成更多合作项目,将便捷金融做到极致,让支付触手可及。
这种模式需要被打破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为支付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张猛进一步分析,“资本市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活跃度会更加高,未来会有更多的资本注入市场,引发并购、融资的热潮。”
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在张猛看来,一方面,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为这些公司提供了争夺存量业务的机会,尤其是对尚未获得牌照的支付公司而言。另一方面,随着持牌公司投入力度加大,未来持牌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因此,获得牌照只是第一步,不断寻求业务创新、差异化竞争才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
此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争夺早已拉开帷幕,且愈演愈烈,联华OK、京东、农工商超市等相继宣布与支付宝“分手”。业内人士认为,成本问题或许只是一个方面,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觊觎。
目前,京东正与银联合作,共同开发支付工具,将在两个月内上线;百联集团也将搭建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安福宝”,并正在申请牌照;农工商超市将投资1.5亿元建设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便利通”,并正在向央行申请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
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3650亿元,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02.6%。易观国际预计,年底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12年,中国互联网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
“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必然会调整,一些小公司可能会被收购、合并。”胡媛媛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会深入细分市场,积极拓展新业务、新模式,一定程度上,龙头企业正凭借品牌、创新优势迅速拉开差距。”
据了解,在首批27家认证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旗下),最小的一家注册资本也仅有3000万元人民币。支付宝是业内唯一一家每月委托工商银行对其客户交易保证金进行托管审计并每月发布托管报告的公司。
据咨询公司易观国际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1.1324万亿元,环比增长95%。第三方支付市场依然保持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仅财付通和支付宝两家就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财付通位居第二,占比为22.4%。
详细名单如下:
Z29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0 中国银联商务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Z23 北京商富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3 深圳市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7 通联支付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0 凯联通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9 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4 九九汇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3 上海汇付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0 上海盛富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3 千贷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8 上海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2 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1 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9 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8 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3 尚德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6 誉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4 渤海益盛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3 深圳市银盛电子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7 迅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0网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8 海南鑫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4 上海捷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7 北京拉卡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2 上海飞付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
Z26 深圳市易卡汇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