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误区大揭秘:管理者如何绕过误区掌控主动权?

2024-06-08
来源:网络整理

很多公司管理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商务谈判训练,因此在商务谈判中只能凭感觉或经验行事,经常有意无意地犯错,让谈判对手有机可乘,而自己则陷入不利局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容易犯哪些经典的误区?又该如何避免误区,掌握谈判主动权?

误区一:“这个人很难对付,我们先表现出一些善意吧”

我常听到谈判者告诉我:谈判对手很难沟通,我们是否应该先释放一些善意,让谈判顺利进行?我总是坚定地回答他们:绝不。如果与对方没有交流,就不要轻易屈服。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温和善良的人,双方气氛融洽。当然,我们也可能会遇到面目可憎、令人讨厌的人,不容易接近,也不愿意接近。其实,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谈判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外表和行为上,我们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应该避免被对方的外表和行为所左右,轻易做出一些让步,除非有交流。一是,我们不知道对方的行为是否是他的谈判策略,如果做出让步,就只会落入陷阱。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做出的让步是否是对方需要的,如果是对方需要的,可能会增加对方的胃口,迫使你再次做出让步;如果不是对方需要的,对方会认为你做的不是善意,让步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除了交流,不要轻易做出让步。

误解二:“对方会感激我们的让步”

一家台湾电子公司曾经和大陆一家家电店谈判代理销售事宜。家电店采购人员对台湾电子公司销售经理说:这样吧,你给我面子让我让一步,把价格从102元降到99元。销售经理想了想,答应了。到了下午谈判付款期时,台方要求30天,家电店坚持要45天。台方销售经理说:这样吧,我上午就让步了,这次你给我面子让我让一步。没想到,家电店采购说:我凭什么给你面子?台方销售经理当场愣住了。

这是谈判中经常出现的让步快速“贬值”的现象。你必须及时要求对方对你做出的让步和善意给予回报。不要等待,不要指望对方在下一次谈判中对你做出让步,也不要指望谈判对手会感激你的让步并永远铭记在心。事实上,他们的“健忘”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误解三:“接受对方的首次报价”

当我们在和对手谈判时,看到对方的首次报价(可能是价格,也可能是付款期限等)已经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时,很多人往往会按捺不住,急于答应对方的报价,以免“后患无穷”。其实,这种方式通常是不可取的。

第一,当你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时,对方往往会疑惑:是不是报价太低了,或者条件太优厚了?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接受了。看来下次你应该把报价提高一点,也许你能拿到更高的报价。第二,虽然你通过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达到了目的,但你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益或更优厚的条件,这对你来说是一种损失。

再进一步想一想,如果我们这次这么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报价,对方下次肯定会提高报价,这对我们更不利。第三,谈判是双赢的,这里的双赢更多的是双方共赢的感觉。如果我们贸然接受对方的第一次报价,对方并不会觉得自己赢了,而是会重新审视是否有问题,最后留下的会是一种挫败感或者失败感。

误区四:“我必须打败对方”

有些管理者喜欢竞争,什么事都想看看谁更胜一筹。这种性格特征经常被夸大,并被带入商务谈判中。“我相信我能搞定他”、“他一定会来找我帮忙的”……这是极其错误的思维方式。

如果在谈判中坚持一胜一负的局面,根本不肯让步,必然会招致对方的反击,即便暂时战胜对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下次对方还会让步吗?

谈判就是利益的交换,你用自己的东西去换别人的东西,你得到你想要的,对方也得到他想要的,你觉得你赢了,对方也觉得他赢了,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样的话,双方的合作关系才能继续下去,不是你打败了对方,而是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对方失去了不该失去的。

“谈判就是要打败对手”的想法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误解五:“王先生,你错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表达意见时,常说:王先生,您的意见是错误的……但在商务谈判中,我们谈论的不是对与错,而是利益。

“王先生,你从A公司购买原材料的决定是错误的,因为A公司的原材料是三级料,对贵公司产品质量不利。”试想一下,对于特别注重信誉的中国人来说,这句话会不会让他们生气呢?其实,如果换一种说法,效果肯定会不一样。“王先生,我们公司供应给你们的是一级料,可以保证你们产品质量,而其他公司的原材料都是三级料,对你们产品质量不利。我认为,使用我们的原材料可以为贵公司节省更多的成本,增加10%的经济效益。”两种说法,一个讲的是正确与错误,一个讲的是利与弊,对方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在商务谈判中,是非是一道选择题,非对即错,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刺激其神经;而利弊则是一把秤,可左可右,无所谓对错,对方更容易听。

误解六:“我只想要一个 A”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经常会坚持告诉对手:我想要A,我只想要A。例如:“我认为价格一定在100元以上”、“我认为付款期限必须是30天”、“我认为这份协议必须包含允许退货的条款”

在谈判桌上,我们争夺的是利益,而利益的实现方式是通过计划。利益的实现方式可以是A计划、B计划、C计划。因此,在商务谈判中,我们必须有多个计划。这些计划服务于利益,我们不能因为计划而忘记了自己的利益。这些计划需要提前准备好,并与上级、同事协商。如果A计划行不通,可以采用B计划。如果B计划行不通,可以采用C计划。

这些计划就像“试探气球”,一个个地试探对方。总之,计划是为了实现目标,不同的计划服务于不同的利益。我们既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忘记自己的目标,也不能坚持自己的计划而失去自己的利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