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易宝支付是2015年增长最快的支付公司,在移动支付市场中一枝独秀。为何这匹黑马最近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甚至被缩减业务范围?据了解,易宝支付在业绩突飞猛进的同时,却疏于对代理商的管理,仅过去一年就爆发了两起纠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年初,汇众支付控告易宝支付冻结商户资金,并称其得罪了易宝支付负责人,导致调单核查,甚至“自首做二次清账”;易宝支付则称起诉汇众支付损害了其品牌形象和合法权益。据华商报报道,2014-2015年期间,西安曾大规模爆发商户用POS机收款后未收到款的事件。而这批用户的代理商,经过层层转包,最终的上游公司就是易宝支付。易宝支付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可以合法开展POS相关业务,但其业务被层层转包,为不少用户的资金埋下了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致电易宝支付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相关负责人将稍后回复,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被央行罚款5296万
央行近日发布消息称,营业管理部近日下发行政处罚通知书,称易宝支付因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1059万元,并处罚款约4237万元。易宝支付回应称,将成立专项整改小组,逐项整改、层层追责,认真落实人民银行营业部《银管罚(2016)8号》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公布的27家支付机构延期决定中,缩减易宝支付业务,停止河南省、江西省、吉林省、上海市、深圳市、湖南省、浙江省(不含宁波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据了解,这是第三家被央行罚款数千万元的支付机构。此前,央行已对银联商务罚款2653.7万元、通联支付罚款1110.13万元。央行称,“经核实,上述两家公司存在未落实商户实名制、涂改银行卡交易信息、为无证机构提供交易接口、通过非客户备付金账户存划客户备付金、外包服务管理不规范等严重违规行为。”
银行卡收单业务减少
除了违规被罚款、没收,易宝支付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近期也遭遇缩减。8月12日,央行发布《关于对2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决定》。决定显示,在换发许可证的27家支付机构中,12家支付业务范围未作调整(含支付宝),另15家换发许可证的支付机构业务范围有一定调整。
27张续发牌照中,7家支付机构扩大了业务范围,近期备受关注的银联商务已将手机支付加入业务范围,目前已与支付宝业务范围一致,且预付卡受理不受限制,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作为被压缩业务范围的支付机构之一,易宝支付已被停止在河南省、江西省、吉林省、上海市、深圳市、湖南省、浙江省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
2015年最大的黑马
事实上,2015年,易宝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一枝独秀,成为最大的黑马。据财经网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11亿元,同比增长104.2%。自第二季度起,移动支付规模首次超过PC支付,此后差距逐渐拉大。
易宝支付产品中心总经理姚建东表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易宝支付移动业务交易额突破1300亿,日均交易额超5亿,主要交易规模来自于B2B+O2O电商、互联网金融、航空出行等,同时行业排名也上升两位,成为2015年增长最快的支付公司。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作为易宝支付2015年重点布局的行业之一,易宝支付并非最早进入,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对接了数百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前5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中,有20多家是易宝支付的客户。同时,在传统优势领域继续发力,比如航空出行,易宝支付深耕该市场10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是国内为数不多与所有航空公司达成全方位合作的支付公司之一。
起诉代理人 汇众支付违约金
即便是2015年一匹黑马,易宝支付也曾风波不断。据中国支付网报道,2016年初,网上曾出现大量以汇众公司名义发帖,称“易宝支付无故冻结商户资金500万元”、“易宝支付涉嫌违规留存磁轨信息,导致严重泄密”,还附上大量截图证明易宝支付有过错,声称得罪了易宝支付湖北分公司负责人,引发大量订单调整、核查。
汇众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他们从去年11月开始与易宝支付合作,主要帮助对方开发POS商户。1月14日,易宝支付突然宣布冻结了汇众支付在全国范围内开发的2000家商户的POS卡支付资金,总额超过500万元。此外,还有一些前期被冻结的商户资金。
根据银联最新公布的83家取得收单外包资质认证的机构名单,汇众并未取得收单外包资质认证,正如汇众所说,“自报家底是二级清算代理”。对此,有网友直言,“此次事件暴露了二级清算市场的不规范行为”。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二次清算是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金额支付给某个个人或公司,再由该公司或个人向商户结算。由于该公司或个人不具备支付牌照,这种结算方式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随后,易宝支付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将起诉其承包的外包服务机构汇众支付有限公司损害其品牌形象和合法权益,并将向央行和银联上报情况说明,并将汇众支付及其负责人列入服务商黑名单。同时,只要涉案商户的资金在易宝支付平台上,且交易经核实属实,将尽快解冻并退还给商户。
代理商将钱转包给用户,导致用户收不回来。
据华商报报道,自2014年7月21日起,西安部分商户使用POS机收款后,一直没有收到任何款项,经核查发现其资金被莫名“冻结”,无缘无故,无期限,截至2015年9月,已发现刷卡单据220张,金额共计240余万元。
这些POS机用户大多初期反应良好,表示收款顺利,简单又省钱。然而,“蜜月期”总是短暂的。2014年7月21日、9月5日,就有相当一部分POS机用户“刷卡收款后钱都没拿回来”。2015年1月18日至22日,西安再次爆发“刷卡收款后钱都没拿回来”的情况,涉及人数更多,涉案金额更大。
调查显示,这批POS机在陕西地区有上百家用户,而开发这些用户的代理商有近10家,这些代理商的上游是河南乐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乐视通的上游是苏州银商通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苏州银商通的上游是易宝支付。
据了解,易宝支付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可以合法开展POS相关业务。易宝支付将业务分包给苏州银商通,银商通又将其分包给河南乐视通,河南乐视通在全国发展了大量代理商,其中陕西就有近10家,代理商在市场接触用户,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正是因为层层分包,很多用户的资金都存在安全隐患。
易宝支付西安分公司负责人周诗雅介绍,易宝支付已于2014年上半年终止了与苏州银商通的合作。“终止合作意味着易宝支付将关闭苏州银商通的渠道,苏州公司开发的POS机将无法使用易宝支付完成交易。”她说。
但既然解除了合同,为何这么多钱还存入易宝支付账户?周诗雅表示也不清楚,需要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