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规模 20 年增长超百倍,改变中国的不止一点点

2024-06-13
来源:网络整理

早在1998-2005年,首信易、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成立,开始为线上商业活动提供支付渠道。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确认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合法地位。此后,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迅速发展,2020年已达27.1万亿元。第三方支付以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为我国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有力支撑,第三方支付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技术要求。

01对游客和商家的微观影响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功能的不断扩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提供货币支付的基本功能外,还扮演着游客之间、景区之间、游客与景区之间的信息平台的角色。

1.1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游客游览景区时,通常以入园作为游览的开始,而在停车场、售票处等排队无疑是一种折磨。“排队5小时玩2分钟”现象的出现,说明景区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但5个小时的时间成本是游客难以接受的。

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后,游客可以在出发前或途中购票,即使当天票售罄,也可以及时安排其他出行计划。目前,一些景区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购票方式,不仅满足了部分群体线下购票的需求,而且通过线上购票减少了排队买票的时间,提高了游客的出行效率。疫情期间,满足了减少聚集的需求。

1.2 信息共享和最佳选择

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预订支付功能外,还增加了用户评价功能,提供了同类景点的排序功能。游客在出行前,可以根据其他用户的反馈,估算自己行程的时长和消费,同时对景点内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起到提供旅游指南的作用。对于没有特定出行目的地的游客,平台根据不同类型、时长、评分等进行推荐,也解决了部分游客对当地景点不熟悉的问题。即使预订后发现不值得去,也可以在网上免费或非常低成本地取消预订,选择更优目的地。

1.3 操作方便,扩大消费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第三方支付平台减少了现金需求,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对于境外游客来说,支付平台大大方便了游客的消费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商家使用中国移动支付,机场支持支付宝退税,避免了繁琐的交易流程,让游客更愿意消费。

02 对旅游业的中观影响

2.1 打造特色,注重口碑

旅游业正在步入数字化时代,游客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使得景点、酒店、出行等各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同质化严重的目的地吸引力明显下降,因此行业内各个环节都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吸引游客,线上平台对游客的评价放大了个体感受,让旅游业能够专注于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2.2 增加需求和收入

从消费者角度看,接受移动支付后,会增加购物频率,尤其是美食、娱乐、旅游等休闲购物,从而拉动内需。从从业者角度看,支付平台提供了一个信息展示的平台,也就是营销的平台,从业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低成本地推广自己的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产品组合设计,刺激游客的消费需求和欲望,从而增加收益。

03 对旅游业的宏观影响

3.1 OTA的出现重构产业链

传统旅行社无法适应新技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无法将相关技术创新与传统业务改革结合起来,在21世纪初逐渐衰落。与此同时,1999年至2010年互联网概念和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OTA(在线旅游平台)的出现,电子支付工具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了OTA在我国的扩张,形成了我国在线旅游模式。

OTA的出现,使旅游产业链升级为“定制链”,即在信息链的基础上,满足市场对信息对称、高级互动、时效性、弹性供给的需求。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旅行社,可以将原本分散的旅游预订信息进行整合呈现,大大提高了游客自主出行的便捷性,也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和旅游产品的性价比。

3.2 全面信息化、差异化发展

共享支付是什么_共享支付平台_共享支付平台怎么赚钱

OTA是互联网领域最早经历价格战的行业之一,竞争使得旅游产品和服务日趋成熟,行业更加规范,也催生出拥有流量、供给、技术优势的头部平台。携程、艺龙、去哪儿、同程等在机票预订、酒店住宿预订、景点门票预订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

随着第三方支付、OTA的全面信息化,企业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取用户信息,从而获得用户画像和标签,进而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实现差异化发展。

04 社会 - 对旅游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4.1 拉近距离,降低风险

第三方支付整个交易以第三方平台为基础,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运作、市场监管、客户管理等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其中一个环节不达标,整个价值链就可能陷入瘫痪。

随着移动支付发展政策的支持以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的核心优势逐渐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改变了旅游支付方式,缩短了旅游产品供应商与游客之间的交易距离,有效降低了交易风险。

4.2 疫情影响及助力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影响巨大,防控政策下,长途出行受限,本地游、周边游成为疫情期间游客的主要出行选择。在此背景下,线下旅行社复苏缓慢,第三方支付平台则通过广告效应、精准营销等方式,增加客源,助力旅游业复苏。例如黄山在小程序中推出新用户专属福利,用户可获酒店优惠券,还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服务数字化也助力黄山小程序用户增长105倍。

05 第三方支付给居民出行带来的问题

5.1 冲动消费,支付流程复杂

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便利,但有时数字化消费过程过于便捷,会降低消费者的金钱观念,谨慎考虑使用现金的消费者在平台消费时,面对捆绑的套餐服务,会主动或被动地忽略额外消费的必要性,导致过度消费。

另一方面,在旅游消费时,第三方平台将原本应该由商家进行的操作(如信息录入、验证选择等)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既是需求的提出方,又是需求的解决方,这尤其增加了老年人的消费难度。

5.2 信息真实性难以判断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目前酒店投诉3234件,景区投诉2499件,酒店、景区虚假广告投诉172件(截至2022年10月23日)。平台提供的信息很多,其出发点是减少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这些信息都是由其他消费者或商家自己提供的,商家为了排名,可能会用虚高条件或拉客等手段诱导消费,因此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很难判断,即使是真实信息,时效性也难以保证。

5.3 集中度过高不利于竞争

相较于线下旅游,线上集中度明显更高。企业之间目前都在争夺增长,而随着线上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行业红利的消退,未来行业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旅游行业对用户粘性和供应链能力的要求较高,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或将继续上升,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后来者的发展将更加困难。同时,为了获得客户、占领市场,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例如2012-2013年的价格战明显拖累了携程、艺龙的业绩。企业如何打造可持续的竞争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挑战。

5.4 信息安全亟待解决

在整个旅行过程中,上游商家、第三方平台、下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必不可少。为了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方平台确实需要掌握用户使用地点、个人喜好等数据。据黑猫投诉平台统计,目前酒店泄露个人隐私的投诉有546起,其中与预订相关的投诉有231起(截至2022年10月25日)。线上化过程伴随着大量数据的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平台和商家获取的信息安全是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22级硕士生徐东阳、张立文、范道旭、王若琳、张培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