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商网新金融峰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举行,中商网、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金支付在峰会上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创新报告》。
报告称,过去几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正式进入“新常态”,加之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原有以存贷款为主、“规模先行”的发展模式开始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加快推进“互联网+”战略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但也应该认识到,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组织管理、人才储备等方面与互联网公司存在很大差异,这决定了银行“互联网+”创新不能也不需要照搬互联网公司的诸多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确定重点方向和内容。
(中金支付执行副总裁 石家乐)
中金支付执行副总裁史家乐在峰会上表示,场景的目的是为了促成交易,即使缺乏场景,也可以沿着交易流程创造新的场景。“以国际贸易为例,传统线下做国际贸易很麻烦,光是报价流程就要一两周,每个环节涉及的对象都不一样。这种传统的线下模式,可以浓缩成一个场景,然后做成线上。通过创造场景,促成交易,促成支付。”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欣)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刘欣在峰会讨论中指出,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传统银行需要进行自我变革,自下而上地再造流程。
他认为,银行应该设立单独的事业部来发展互联网金融,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从产品、风控、运营到IT、人才激励进行迭代。只有这样,才能从传统成熟的组织中孵化出创新的事业部。同时,银行也可以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将账户、支付等金融服务深度嵌入用户场景,从而获得客户。
(中国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部副总经理左振哲)
中国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部副总经理左振哲在峰会上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实施“互联网+”战略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和线下网点、多年积累的风控体系、海量技术和人才储备、品牌形象优势,但在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挖掘这些储备价值方面还存在结构性短板。
他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切入点进入互联网金融,比如服务“三农”,包括搭建电商平台,打通农业产业链,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同时,还可以探索网络贷款,重点关注大型流通企业,推出基于上下游订单数据的快捷网络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