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和 Erha 聊聊付款事宜吧!
春节刚过,某支付机构就收到巨额罚款!
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1.违反账户管理规定
2.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3.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4. 与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的四种违法行为
由于上述违法违规操作,快钱支付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罚款1004万元人民币,并责令限期改正。同时,时任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董事、CEO、总经理党小强被罚款3.5万元人民币;时任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滕世俊被罚款8.5万元人民币。二人被罚款的原因如下:
1.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2. 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同时,德实股份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款430万元人民币,并被责令限期改正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官网公布的第二批支付牌照申请中,德实股份早在2021年8月就被央行暂停支付牌照续期。
据悉,快钱支付是国内最知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之一,其支付产品涵盖人民币支付、外卡支付、中国移动支付、代理/收款服务、VPOS服务、集团账户管理等多项支付产品,支持互联网、手机、电话、POS等多种终端支付方式。
与此同时,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公司68.7%的股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4年12月26日,万达集团与快钱在北京签署战略投资协议,万达收购快钱控股权,这是万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首次收购,为万达电商、金融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支付平台,标志着万达O2O战略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合并后,万达承诺快钱保持独立运营,关国光仍担任快钱董事长兼CEO。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初,媒体爆料快钱总经理关国光已将其持有的快钱股份出售给万达,万达100%控股快钱支付公司。当年3月,快钱法定代表人由关国光变更为曲德军。
2018年3月,万达集团宣布,万达网络科技业务全部暂停。
通过曝光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快钱和德视两家公司违规的原因仍是老话题,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推进严打反洗钱监管的决心,不断加大反洗钱执法检查力度,防范其带来的各类风险。
《中国反洗钱报告2020》显示,2020年,央行对614家义务机构开展反洗钱执法检查,其中87%为法人机构。对537家违反反洗钱规定的机构依法予以处罚,罚款5.26亿元,对1000名违反规定的个人予以处罚,罚款2468万元。反洗钱监管处罚总额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加。
春节刚过,央行就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留存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非银行支付、信托业、资产管理业等行业应完善客户尽职调查要求。要求支付机构在为未在本机构开立账户的客户开立支付账户、销售注册预付卡、提供大额支付处理等业务时,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采取包括登记客户基本身份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信息等措施。
此次快钱、得时收到的巨额罚款,无疑给新的一年支付机构敲响了警钟,央行的“红线”一定不能触碰,老百姓的“钱包”不能出现任何漏洞!
支付行业的哈士奇,热衷于分解支付行业的资讯给大家看,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