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页面升级新增银行打款对账单,提升资金透明度及专款专用可信度

2024-06-16
来源:网络整理

“页面好像不一样,为什么有一张银行转账明细?”近日,在水滴筹平台募捐求助大病的善心人发现,募捐页面的取款通知里多了一份内容。

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来这是水滴筹透明化行动委员会近期为公布平台新举措而做出的举动。据介绍,此次页面升级增加了银行汇款明细,这样不仅募捐人,而且捐赠人都能清楚看到每一笔银行汇款明细。所有募捐资金均从“水滴筹大病救助平台资金管理账户”划转,到账金额与取款公告一致,是扣除3%的平台服务费和0.6%的微信支付通道费后的金额。这进一步提高了资金透明度和专款专用的可信度。

对于服务费,水滴筹相关负责人提到:从2022年4月起,水滴筹将收取3%的募资服务费,单个募资项目服务费上限为5000元。但还有亏损缺口,只能靠水滴筹的保险、医疗创新等业务来补贴,并通过多业务协同,实现水滴筹这个非盈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资金安全透明是募捐人和捐赠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水滴筹与平安银行的托管协议,捐赠人通过水滴筹资助患者的每一分钱,都将进入平安银行的水滴筹大病救助平台专项资金管理账户。平安银行为资金提供托管、清算、银企对账服务,协助水滴筹做好资金交易安全管理。”​​该负责人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升级的测试过程中,也有不少用户给出了反馈,比如银行汇款单中包含了大量个人信息,不应该全部披露。为了保护募捐人的个人信息,水滴筹公开的银行汇款单也做了相应处理,只显示募捐人姓名,并不显示账号、开户银行等信息。

水滴筹迈出的这一步意义非凡。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慈善总会副督导张凌霄表示,近年来,夸大病情、欺诈捐款、过度募捐、隐瞒实际家庭背景、炒作营销、平台缺乏核查监督机制、乱收费等舆论频频见诸报端,也屡屡受到公众质疑。因此,如何规范平台规则、提高募捐透明度,不仅关乎患者的利益,也关乎网络募捐平台的信任。

“有了公开、透明、有保障的机制,通过清晰追踪、合理公示每一笔募捐,让每一位善心人都能追溯自己所捐善款的流向和使用情况,查阅记录、提出疑问,进一步保障了善心人和患者的权益。”在张凌霄看来,水滴筹的新举措,不仅能对平台和求助者形成有效的监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公众的联系,有助于引发二次捐赠甚至多次捐赠。这是对水滴筹新举措的评价,对于提升平台公信力、提高透明度、防止滥用和不当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透明真实,不负所托,让善心更安心。我们看到了水滴筹为构建良好行业生态所做出的努力。”张凌霄说。

一方面,资金使用更加透明;另一方面,取款更加便捷。水滴筹透明运营委员会近日又推出新举措:开通重症患者快速取款通道,解决急需治疗费用的患者的燃眉之急。“重症患者是指住进ICU治疗、接受大手术和器官移植准备、紧急抢救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治疗费用高,需求紧急。此前,筹款人及家属曾向水滴筹反映,希望尽快取款。”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大病自救行业发展迅速,为数以百万的患者筹集医疗资金,为补充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挥了有益作用。水滴筹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水滴筹透明运营委员会将围绕“病例信息真实透明、资金去向安全透明、平台规则合理透明”不断完善平台,推动大病自救互联网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