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游戏产业链解析:研发商如何成为行业核心要素?

2024-06-16
来源:网络整理

从我国移动游戏产业链来看,移动游戏产业链主要包括开发商(CP)、发行商、渠道平台和用户,另外还有支付渠道、营销媒体、移动广告平台等参与者。开发商负责游戏内容的设计、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发行商购买游戏代理权并进行发行、营销和推广;渠道商直接接触客户,接受开发商或发行商的游戏产品,投放到自有平台上,并参与收入分成。

移动游戏市场早期人口红利优势明显,分发渠道和平台作为流量入口拥有较大话语权。2016年,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对游戏品质把控程度更高的开发商逐渐掌握行业话语权,内容提供商成为移动游戏行业的核心要素。

以一款月流水1000万的手游为例,粗略估算产业链各方收益分成情况如下。支付渠道中,支付宝费率最低为0.5-2%,充值卡费率最高,达到30%。取平均,渠道支付手续费占比在10%左右。渠道平台在支付渠道费后需要扣税后再分成,税率一般在3-6%。IOS渠道分成一般为30%,渠道分成根据产品不同一般为30%-70%,因此估算渠道分成一般在40%以上。剩余部分发行商在扣税两次后会与开发者分成,根据产品不同,发行商分成大概在40%-70%。以50%为基础,发行商分成大概在20%,开发者实际收益为20%。

支付渠道类型及其特点

付款渠道

费率

阐明

支付宝

0.5%-2%

最低成本

渠道虚拟货币

20%-30%

如Q币、360币等,虽然成本较高,但用户基数大、方便快捷,支付转化率高

第三方点数卡/话费卡

3%-5%

运营商话费渠道

充值卡

30%

以小额支付为主,激活率高,ARPU值高

2016年,腾讯、网易两大巨头合计占比超过60%,除网易和腾讯外,其他游戏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均不足10%。腾讯最核心的优势在于以社交为核心的庞大用户基础,这让腾讯在流量为王的手游时代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易游戏2016年上线了40多款手游,覆盖了二次元、卡牌、射击、SLG等各大细分市场,同时网易拥有大量优质IP储备,基于其优秀的研发能力,拿出爆款产品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游戏公司。

2016年,我国前5大移动游戏发行商占据3/4的市场份额,领先优势明显。随着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非移动游戏行业厂商纷纷抢占市场,如小米互娱和哔哩哔哩,这两家公司在中国的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6%和5%,表现不俗。发行市场尚未稳定,竞争加剧。

在吸引资本的同时,手游的成功率也在不断降低。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资本的涌入,手游的成功率已从2013年的2%~3%下降至目前的0.1%~0.2%。面对手游市场愈发激烈的红海趋势,精品手游或将成为解决玩家弱势现状、提高玩家粘性的重要途径。然而精品化之路也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成本,一旦收益不达预期,就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因此研运一体化成为中国手游厂商降低成本、寻求出路的一条途径。纵观全球手游畅销榜,头部发行商大多也都有自研业务,研发与运营一体化可以保证运营过程中对研发的充分支持,提高产品整体竞争力。因此,我国大部分手游厂商都在向研运一体化方向迈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