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业务:个人支付与企业支付的差异与发展特点

2024-06-16
来源:网络整理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恒宝控股()、天喻信息()、数字认证()、拉卡拉()、腾讯控股(.HK)、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本文关键数据:细分市场交易规模;线下收单市场结构;个人码转换

第三方企业支付细分市场发展特征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第三方支付业务可分为第三方个人支付和第三方企业支付。个人支付侧重于为个人用户提供便捷的支付体验,企业支付侧重于为企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个人支付与企业支付机构共同构成支付网络和支付交易闭环。具体来说,个人支付机构依托数字钱包良好的支付功能和多样化的衍生服务提高用户粘性,企业支付则为企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承接第三方个人支付。两者在个人端和企业受理端双向发力,共同推动第三方支付规模的增长。

第三方企业支付市场主要包括线下收单、行业支付、跨境支付三种业务类型,其各自的特点如下:

线下收单市场分析

1.线下收单市场交易规模稳步增长

从各细分市场交易规模来看,行业支付和线下收单市场规模较大,2022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萎缩的同时,第三方企业支付中的跨境支付、行业支付、线下收单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其中线下收单市场规模增长更为稳健。

2、线下支付收款市场格局:卡支付收款仍为主流

三方规模支付交易是什么_三方支付新规_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按照用户侧支付方式,线下收单可分为刷卡和扫码两种不同的业务类型。刷卡收单发展历史较长,是当前收单市场形成的基础,银联商务、随行支付等先行企业率先服务大型优质商户,形成了深厚的商户资源积累。从规模份额来看,刷卡收单仍占据线下收单市场最大份额,但用户对手机的粘性使得扫码收单在相对小额、高频的场景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受个人码数转化等因素推动,扫码收单占比略有提升。

3.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转化难度大

个人码支付市场是线下支付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其市场交易额为17.5万亿元,具备向扫码收款转型的潜力。2022年3月《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正式实施后,头部支付钱包针对小微商户推出个人商户码,通过直触的方式进行商户转化,但由于这些商户对费率敏感、无延伸需求等特点明显,转化尚处于初期阶段,实际转化比例较低。

由于单户营业额较低,收单机构需要严控成本才能存活,才能触达这些小微商户,这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码的转化。同时,在直营个码的竞争下,传统的以费率为基础的盈利方式其实很难实现盈利。收单机构若想完成这些商户的转化,需要探索其他盈利方式。

关于此行业的更多研究分析,请参阅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行业大数据、行业研究报告、行业规划、园区规划、行业招商、产业地图、智慧招商系统、行业现状认证、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若要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取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欲了解更多深度行业分析,请访问经济学人APP,还可与500多位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互动;欲了解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状况,请访问七茶猫APP,性价比最高、最全面的企业查询平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