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开课 PRO 版发布小程序四大规则,构建良好生态

2024-06-16
来源:网络整理

自2017年微信公开课小程序平台开放以来,一年内已上线58万个小程序,覆盖100万开发者和2300家第三方平台,日活跃用户达1.7亿。面对海量的用户和多样的小程序类型,如何保障小程序开发者和用户的权益,如何有效管理小程序的合规、合法运营,成为小程序平台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1月15日,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在广州举办,微信法务团队在小程序课堂上详细介绍了小程序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四大规则,即小程序平台服务条款、操作规范、常见拒签情形及特殊行业推荐资格,与平台用户共建良好生态。

同时发布“微信规则中心”小程序,汇聚微信产品所涉及的协议内容、服务规范等规则体系,通过小程序入口,所有微信平台用户均可随时随地、便捷、快速地了解微信产品所涉及的协议规范及具体条款。

微信小程序法务总监梁博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微信规则中心”小程序,让微信规则真正触手可及,成为用户和开发者指尖上的“法律顾问”。

四类小程序规则构建健康平台生态

据统计,小程序上线一年来,行业类别已增长至282个,涉及120余部法律、2000余条地方性法规。微信法务团队将这些海量法律法规的要求与小程序平台的运营管控需求相结合,将小程序规则归纳为小程序平台服务条款、操作规范、常见拒收情形、特殊行业推荐资格四大类。

服务条款和操作规范对于用户来说比较熟悉,而《微信小程序平台使用规范》则从小程序注册提交、基本信息、功能设置、主体、行为、信息内容、附近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内嵌网页、用户生成内容、商标与商业、可用性与完整性、用户隐私与数据、小程序支付、技术实现、小程序UI等15个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微信小程序平台服务条款》对小程序的注册、审核、认证、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除了服务条款和操作规范外,由于小程序平台的特殊性,以及小程序开发涉及的行业类别的多样性,小程序规则还对小程序开发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常见的拒收情形”和“特殊行业的推荐资质”。

小程序类别选择与资质提交,是所有小程序开发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会根据小程序从事的业务类别,判断是否需要提交运营资质。”微信小程序法务总监梁博文表示。小程序提供的各种能力,足以支撑各行各业丰富的需求。就像开车一样,我们希望每一个小程序都能“有证上路”。

不仅如此,小程序规则还对小程序在发布、审核、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讲解,以便用户和开发者了解相关规则,合法合规地进行操作。

商家拒绝开发票扣多少分_商家拒绝开发票是什么行为_商家为什么拒绝小程序开发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微信小程序四大规则不只存在于上线初期审核中,也存在于小程序的日常运营中,微信法务团队会根据投诉、使用等实际情况关注个别小程序是否遵守这些规则。

例如,某金融APP在上线时就申报了小额贷款资质,并一直以自有资金进行放贷,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该APP又推出了一个功能,将投资人和放贷人连接起来,实现交易。这显然是一个合法的P2P平台,按照相关规定,需要提供相关的注册和牌照。

“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规则是小程序这个庞大生态健康顺畅运转的“自然法则”,无论你是开发者还是用户,只要身在其中,就必须遵守。只要遵守规则,就能享受规则带来的利益,梁博文在公开课上如是说。

微信规则中心小程序上线,为平台用户当好“法律顾问”

近年来,随着微信平台的不断发展,平台产品不断丰富,微信个人用户、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等产品为平台用户提供各类服务,同时我们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本”的理念,通过服务协议、规则体系保障各类用户的权利。

微信法务团队秉承微信追求极致用户体验和倡导简洁的理念,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布了微信规则中心小程序,该小程序汇集了微信平台相关的各类规则和协议,让用户更加便捷地了解和理解。

“微信规则中心”小程序功能非常简单,主界面主要包括小程序、公众号、个人号、开放平台四大类,点击其中一个类别,一眼就能看到与其紧密相关的规则。

用户可随时随地进入小程序,查看微信平台的所有规则和规定。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查找具体的协议条款。例如,个人微信用户被投诉账号,想了解如何申诉,可在小程序搜索框输入关键词“申诉”,查看涉及的协议和相应条款。

未来,微信规则中心小程序还计划增加更多功能。比如,针对公众号和小程序的侵权投诉、申诉,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发起,维权更加便捷;同时,在一些规则的起草、修改过程中,会征求用户意见,让开发者和用户真正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