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猛)鑫盛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盛支付”)今年第二次被罚。10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公开信息显示,鑫盛支付收到“双罚”罚单,罚款209万元,公司相关责任人被罚款11万元。
具体而言,新盛支付存在三项违法违规行为,即:未按照真实交易场景准确识别、完整发送、保存交易信息,确保整个支付流程中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可追溯、一致;未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特约商户管理;未按规定与收单银行设立结算账户。基于上述违法行为,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对其予以警告,并处以罚款209万元。
同时,时任鑫盛支付收款业务部代理副总经理、收款业务部副总经理的郑某因对鑫盛支付前两次违法行为负有责任,受到警告,并处以罚款11万元。
对于本次罚款涉及的具体情况及最新整改进展,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鑫盛支付。鑫盛支付回应称,本次罚款主要针对公司前几年发生的一些交易行为。公司高度重视监管部门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截至处罚通知书下达,已完成全部整改工作并向监管部门上报了整改结果。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新盛支付因违规被罚款209万元,相关责任人一并被罚款,是对其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罚。此类违规行为表明支付机构在交易信息、特殊商户管理等方面存在执行漏洞,是支付领域的罚单高发行为。此类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可能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因素。
北京商报记者从人民银行官网等渠道整理信息发现,新盛支付于2011年5月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许可证,目前牌照业务类型涵盖互联网支付、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类型(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福建省、四川省),新盛支付也是海南省唯一持牌支付机构。
此次罚款并非新盛支付今年以来第一次被罚,2023年3月,新盛支付因将资金结算至商户非同一账户、违规为不合格特约商户提供“T+0”结算、违规允许外包服务机构以特约商户名义入网等三项业务违规被罚款39万元。
2021年,新盛支付收到两张罚单,罚款金额分别为864万元和24万元,涉案违规行为包括商户管理、资金结算等。从近期的罚单来看,新盛支付近三年的罚没金额已高达1136万元。
新盛支付也对此次最新罚款作出回应:“公司在2022年初就已发现并正视此前的问题,因此在2022年年中启动了战略转型合规体系建设升级工作。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及时梳理监管部门随时提出的各类问题,查找漏洞、堵点。其中,智能风控系统建设已作为2023年的重点工作推进。新系统专门增加了对违反监管要求的行为和此前监管检查提出的问题进行识别预警,确保合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提升。”
王鹏指出,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做好合规工作。从支付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性来看,合规也是支付领域的“生命线”。新盛支付多次被罚,也说明该公司在日常运营管理上存在漏洞,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确保支付交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王鹏建议,新型支付公司应更加重视反洗钱工作,提高数字化水平构建风控体系,增强团队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大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消费者权益。
谈及后续合规建设规划,鑫盛支付表示,公司不仅在推进业务合规升级的智能风控系统建设,还在进行全面的战略转型落地,公司将聚焦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团行业协同等发展机遇,着力打造全方位的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