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发展成就与劳动用工管理问题分析

2024-06-23
来源:网络整理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是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截至2017年,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数达9个,行业全年新增固定资产达5415.06亿元,行业从业人员200多万人。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如何?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如何?行业用工管理存在哪些风险与不足?管理水平应如何提升?这些都是行业广大单位和从业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为解答上述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对近年来北京市文化体育娱乐行业5万余起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梳理分析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用工特点,为广大行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防控法律风险提供参考和帮助,并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合规管理提出了建议。

劳动争议案件总量及纠纷趋势分析

一、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各类案件总体分析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案件总数为 件,争议金额合计为.694万元,争议趋势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累计病例数(图1)

其中,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一级诉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知识产权及竞争纠纷、合同纠纷、无偿经营、不当得利纠纷、劳动争议、人事纠纷(图2);二级诉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知识产权权属及侵权纠纷、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图3)。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劳动争议案件数在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所有案件中排名第三,占案件总数的6.10%,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常见且高发的纠纷案件类型。

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级案件数量前三名(图2)

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继发病例数排名前三的病例(图3)

二、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及变化趋势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共结案3456件,争议标的总额1466.98万元,争议趋势如下图所示:

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劳动争议结案数趋势(图4)

从上述年份分布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2014年至2017年,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数分别为748件、619件、550件、552件。考虑到2014年结案的部分案件是在2014年之前立案,并在2014年开庭审理后予以公告,因此,总体来看,2014年至2017年,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数保持稳定下降的趋势。

其中,2015年案件数同比下降17.25%,2016年案件数同比下降11.15%,2017年案件数与2016年基本持平,同比仅增加0.36个百分点。

同期,北京市劳动争议审结案件数及变化趋势如下:

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

结案总数趋势(图5)

从上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7年,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各级法院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分别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年均增长10.06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从总体趋势看,2014年至2017年,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人力资源合规管理方面的整体表现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高企、总体数量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表现尤为突出。

其次,从图4反映出的案件数量走势可以明显看出,2018年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结案数量大幅上升,由2017年的552件上升至2018年的815件,增长率高达47.64%。不仅在增长率上创下了历史新高,结案数量也比201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高出近9个百分点。

考虑到2018年发生的相当一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尚处于待审或上诉阶段,实际案件数量很可能超过815件。因此,2018年北京文化体育娱乐业劳动争议的严重程度很可能比数据反映的更为严重。这一趋势应引起广大从业人员和行业用人单位的重视。

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2018年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数的大幅上升与同期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总数大幅上升的趋势高度一致。

图5显示,2018年,北京各级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数,较2017年大幅增加7906件,年增长率为36.52%,是2014年至2017年总案件数年均增长率(10.06%)的3倍。

考虑到劳动争议案件总量的庞大基数,这种增长显然给有限的司法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对劳动就业问题的冲击。

三、基层法院审结案件分析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基层法院中,审理文化体育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排名前三的法院分别是:朝阳法院(1222件)、海淀法院(506件)、东城法院(335件)。具体情况如下:

基层法院审结涉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案件

劳动争议案件数(图6)

从上图统计可以看出,朝阳区法院的结案数量“遥遥领先”,超过了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海淀区、东城区、丰台区法院结案数量的总和。

在北京的司法实践中,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过多与司法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对于希望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当事人而言,解决纠纷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其需要关注和考虑的因素。

现实中,案件数量多的法院往往处理案件的时间较长,当事人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纠纷,因此选择合适的法院提起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加快案件处理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八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一条赋予了当事人选择受理案件的法院的权利。

对于在北京发生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不在朝阳区或者海淀区的,可以考虑向朝阳区或者海淀区以外的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纠纷数量统计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市审结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中,标的额10万元以下的案件占99.93%,10万至50万元的案件占0.07%。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图7)

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变化趋势(图8)

北京市其他行业劳动争议案件

目标金额及变化趋势(图9)

上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各级法院审结的涉及文化体育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3456件,争议标的合计1466.98万元。其中,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下的案件占比99.93%,争议标的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案件占比0.07%,平均每案争议标的为4244.73元。

同期,北京市涉及其他行业的劳动争议案件共计.86万元,平均每案争议金额为4202.26元。

显然,北京文化体育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额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但文化娱乐体育业劳动争议大案要相对较少,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上的案件仅有2起,占案件总数的0.07%。

劳动争议案件争议焦点分析

1. 高频实体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二级诉因“劳动争议”下设置三个三级诉因,分别为“劳动合同争议”、“社会保险争议”和“福利待遇争议”。

司法实践中,劳动争议案件中争议问题往往涉及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两个甚至三个方面,因此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往往以“劳动争议”这一次级诉因确定案由,以第三级或第四级诉因确定案由的情况比较少见。

因此,相较于按照人民法院确定的诉因来分析争议焦点的方法,通过裁判文中引用的高频法律条文来确定案件的主要争议焦点无疑更加科学。

二、主要争议焦点

从高频法律条款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索要劳动报酬

相关文章:

(1)《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支付形式,禁止克扣工资、拖欠工资。

2.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而支付经济补偿

相关文章:

(1)《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

3. 工人称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

相关文章:

(1)《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者名单备查。

(2)《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必要性和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4.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相关文章:

(1)《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5.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过错),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6. 员工主张用人单位应支付未休年假工资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2018_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2018_《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

相关文章:

(1)《劳动法》第45条规定了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和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

(2)《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了职工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

(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了职工享受年休假的办法和年休假报酬的标准。

7. 工人向雇主索要加班费

相关文章: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了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时的加班举证责任的分配。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8. 劳动者声称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劳动者名单备查。

从上述主要纠纷可以看出,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集中在工资支付、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年假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等传统劳动争议问题上,该行业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合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律师代理率分析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人单位聘请律师代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及趋势如下:

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雇主

聘请律师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图10)

同期,北京市其他行业用人单位聘请律师代理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也呈现以下趋势:

北京其他行业雇主

聘请律师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图11)

上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市文化娱乐体育行业共有1093家用人单位涉及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其中49.64%的用人单位聘请了律师代理案件。

相比之下,同期北京市其他行业用人单位参与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为 人,聘请律师代理案件的比例为46.49%。

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用人单位在聘请专业律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方面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这种重视法律合规问题的态度对于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法律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

诉讼程序及裁判结果分析

1.诉讼程序分析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总体诉讼程序及文化娱乐和体育行业诉讼情况如下:

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

试验过程(图12)

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图13)

根据以上数据,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程序分布如下:一审案件1791件,占比51.82%;二审案件1157件,占比33.48%;再审案件149件,占比4.31%;执行案件250件,占比7.23%;其他程序109件,占比3.15%。

相比之下,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总体审判程序分布为:一审案件1549件,占比57%;二审案件1549件,占比30.03%;再审案件4549件,占比4.08%;执行案件8053件,占比7.22%;其他程序1824件,占比1.63%。

据此可以推算出,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上诉率约为64.60%,而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总体上诉率约为52.76%,文化、娱乐和体育业劳动争议案件上诉率高出总体水平近1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行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争议性相对较大,解决周期相对较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需付出较高的诉讼成本,值得行业从业者和运营者关注。

二、裁判结果分析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一审裁判统计情况如下:

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劳动争议案件一审判决统计(图14)

通过对一审判决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可知,目前审结的案件中,全部或部分支持文化体育娱乐业用人单位的案件1021件,占比57%;全部驳回的案件473件,占比26%;撤诉的案件98件,占比5.49%;驳回的案件72件,占比4.03%;其他结果的案件121件,占比7%。

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全部败诉(包括撤诉、驳回诉讼、驳回全部诉讼请求)的案件共计643件,占比35.52%。

同期,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一审总体裁判结果如下:

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

一审判决统计(图15)

目前,北京市各级法院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全部或部分支持用人单位诉讼请求的案件占41%;全部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件占24%;用人单位撤诉的案件4253件,占6.69%;驳回起诉的案件3005件,占4.72%;案件为其他结果的案件占23%。

从劳动争议案件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全部败诉(包括撤诉、驳回诉讼、驳回全部诉讼请求)的案件共计,占比35.41%。

对比分析发现,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用人单位败诉率(35.52%)与北京市总体劳动争议案件用人单位败诉率(35.41%)基本相同。

截至2019年3月13日,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二审判决统计情况如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

二审判决统计(图16)

通过二审裁判结果可视化分析可见,已审结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中,维持原判879件,占76%;撤回上诉174件,占15%;改判87件,占7%;发回再审12件,占1.03%。

同期,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二审裁判总体结果如下:

北京市劳动争议案件

二审判决结果(图17)

根据上述可视化数据显示,北京各级法院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维持原判3171件,占9.45%;撤诉1557件,占4.64%;发回再审267件,占0.8%。

相比之下,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再审率为7%,高出整体水平2.36个百分点。此外,北京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再审率为1.03%,也高于整体水平0.8%。考虑到二审劳动争议案件经历了劳动仲裁和一审两个审理程序,这样的表现已经相当突出。

结合文化娱乐和体育行业劳动争议案件上诉率高出总体水平近12个百分点的数据,进一步说明文化娱乐和体育行业劳动争议案件更加复杂,劳资差异更加明显,对行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理纠纷的专业性要求更高。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作为第三产业,其用工工具具有灵活性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程序数量、案件复杂程度、劳资分歧程度、案件专业化程度等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这是这些行业就业特征在大数据上的直观体现。

结合行业特点及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对行业内雇主的人力资源合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并加强人力资源日常合规管理

人力资源首先是一个管理问题,其次才是法律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招聘广告、面试、笔试、员工身份核实、背景调查、签订劳动合同、培训、试用期考核、转正、服务期、社保及公积金缴纳、休假、绩效考核、工资福利发放、工作调动及调薪、升降职、商业秘密及保密信息保护、规章制度制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或解除、辞职管理、退休人员再就业、竞业限制、证据留存管理等,不仅繁琐专业,还存在特定的法律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给公司造成损失。

此外,在劳动用工领域,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人社部、商务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层级繁多,内容复杂,相关规定存在诸多冲突和矛盾,缺乏明确法律依据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仲裁委员会、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对某些问题都有不同看法,这给人力资源合规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随着企业诚信评级体系的逐步建设和完善,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在劳动用工中存在重大合规风险的用人单位将在市场准入、投资并购、银行贷款等方面面临更多的政策壁垒,甚至可能从本质上丧失市场竞争机会,给企业和投资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不仅仅是目前部分企业所认为的“区区几万元的成本”。

如果企业等到日常管理不完善留下的漏洞充分暴露出来后才寻求法律专业支持,可能已经晚了。加强人力资源日常合规管理是企业应对潜在风险、避免重大损失的重要举措,需要企业高度重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结合典型案例及时更新

首先,规章制度是法律赋予企业进行员工合规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唯一手段也不为过,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是企业防控人力资源合规风险的基础和关键。

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至少应该具备“奖励-惩罚”两个功能。对公司鼓励的行为,应给予奖励;对公司不认可的行为,应给予惩罚。利用奖惩机制规范员工的行为。特别是对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需要尽可能详细、详尽、具有操作性。

否则,当面对员工的一些不当行为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能很难合法地与此类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甚至可能需要承担违法行为的责任。

其次,建议雇主密切关注劳动法领域的典型和新案件,并基于案件事实所反映的新的就业管理问题,迅速检查缺陷,并通过将其与自己单位的规则和法规进行比较来填补空白。

例如,以阿里巴巴在2018年引起广泛关注的阿里巴巴雇员案件。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的员工以宫颈脊椎病为由申请了公司的休假。解雇并未禁止在病假期间出国,因此该公司非法终止了劳动合同。

仲裁,第一例和第二案的情况都确定公司的终止是非法的。

这是一种新型的雇员案件,对雇主来说是不足重审,这是“耗时且昂贵的”来解决问题。

3.善于使用法律手段,例如服务期和非竞争条款来保护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第三级行业,文化,娱乐和体育行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流动性高和企业的频繁工作,保留核心员工是维持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完全保护工人就业自由的立法精神的指导下,现行法律为雇主提供了非常有限的法律手段来限制雇员为企业换工作的自由,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以合理,法律和充分地完全保护企业的利益。

4.雇用专业法律顾问,为单位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重要,并且对于在可预见的未来确定公司生存的关键因素,对于文化,娱乐和体育行业的雇主来说,雇用专业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的雇主是毫无疑问,这是该单位人才的最低成本和最有利可图的投资。

团队简介

律师事务所的劳动法实践小组拥有高级家庭劳动法专家,并且是一个有效的专业律师团队。

的劳动法业务团队将“专业律师,专业服务”作为其专业任务,可帮助客户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法律风险预防和预警机制,并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及时,及时的人力资源法律咨询服务,并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可行,可行的,可行的,外观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

金尚·汤达( )的劳动法实践领域赢得了许多奖项,包括钱伯斯(和)“中国领先的律师事务所”,亚洲法律资料()“行业推荐律师事务所”,中国法律与实践(法律与)“中国年度法律奖”,以及500个“中国推荐律师事务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