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迅支付被列为被执行人,涉及与工商银行及郑某军合同纠纷

2024-06-24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持牌支付机构环迅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环迅支付”)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案号为(2023)皖1024执行526号,立案日期2023年10月7日,执行标的9.9万。

具体来看,环迅支付此次被列为债务人,主要是因为其与工商银行、郑某军存在合同纠纷。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郑俊称其打算在网上进行投资,进入网站后,网站要求其充值。郑俊充值人民币后,并无人协助其进行投资,其本人也未进行任何投资操作。但查询工行账户流水后,显示交易对手为“迅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客户备付金”。郑俊联系迅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该笔资金已汇至奇艺优奇公司账户,但郑俊与奇艺优奇公司并无任何交易或合同关系,奇艺优奇公司无故占用该笔资金。

法院查明,郑某军提交的《中国工商银行借记卡账户历史明细清单》显示,郑某军于2018年6月13日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案外人迅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转入人民币。同日,案外人迅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郑某军的上述人民币转入奇艺优奇公司的账户。

法院认为,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律依据而获取不当利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将所获取的不当利益返还给遭受损失的人。本案中,郑某军于2018年6月13日通过迅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奇艺优奇公司转入人民币事实清楚,且郑某军在庭审中表示其与奇艺优奇公司不存在任何合同等交易行为。鉴于奇艺优奇公司未到庭应诉并提交证据反驳,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法院采纳了郑某军关于其与奇艺优奇公司不存在任何交易行为的说法。据此,郑某军向奇艺优奇公司转入的资金为奇艺优奇公司无法律依据所得,郑某军要求奇艺优奇公司返还人民币的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奇艺优奇公司经法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放弃相关诉讼权利。

最终法院判决成都奇艺优奇商贸有限公司向原告郑某军返还不当得利人民币。该案一审判决于2021年12月披露,但现在环迅支付已成为被执行人。

迅付支付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范围包括电子支付、支付结算、支付清算系统领域的技术开发、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等。公司于2016年5月3日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1年5月2日。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全国)、手机支付(全国)、固网支付(全国)、银行卡收单(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天津市)。

环迅支付官网_环迅支付的支付流程_环迅支付下载

2019年,环迅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罚款近6000万元。上海相关监管部门责令环迅支付停止新增实体商户,3个月内有序停止线上支付业务。“停止新增线下商户,只服务现有商户,而且现有的线上业务都要清退。”

此外,2018年,环讯支付因违反《反洗钱法》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罚款170万元。2020年,环讯支付因未落实商户实名制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罚款518万元。环讯支付还曾被曝涉足网络期货诈骗平台支付渠道。

2021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首批27家支付机构第二次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结果,环迅支付原有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网支付资格全部被取消。

蓝鲸财经曾报道过一起“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犯罪团伙的POS机由环讯支付提供,且POS机与“非法集资”公司鼎耀鑫福及犯罪团伙个人账户绑定。

判决书中,鼎耀鑫福法定代表人供述,公司投资者通过第三方环迅支付将投资款打入各分店POS机,投资款刷到POS机上,资金首先流向环迅支付后台。之后,环迅支付将前一天流入各分店的投资款打入犯罪团伙银行卡或鼎耀鑫福对公账户。2018年3月,鼎耀鑫福法定代表人要求环迅支付将各分店的投资款划转至其个人账户。

另一名涉案犯罪分子称,投资资金必须通过总行派出的POS机(环迅支付)进行投保。据蓝鲸财经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非法集资案件中,迅富信息旗下“环迅支付”涉案近40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环讯支付第二大股东石基信息早前曾寻求出售所持股份。2018年6月,石基信息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海石基与深圳市盒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盒子科技”)于同年6月22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北海石基所持有的环讯支付22.5%股权以2.475亿元转让给盒子科技。

此次转让未完成,双方发生法律纠纷。交易对方盒子科技是一家以手机读卡器产品起家的深圳支付公司。涉案股权转让纠纷显示,盒子科技提起诉讼,要求北海世纪返还1.2亿余元股权转让款。北海世纪要求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环讯支付旗下支付产品“讯易付”涨价也引发行业热议,事实上,环讯支付早在今年6月底就在官网公布了费率调整的消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