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无限加速的时代,从博客到微博的火爆,再到视频到短视频的火爆,“微”和“短”风靡一时,短视频应用无疑是当下最火爆的。
业内流行一句话,“北有快手,南有抖音”,可见快手与抖音就像金庸与古龙、少林与武当一样,共同扛起了短视频行业的一片天。
在本文中,我将对快手与抖音的交互使用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这两款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因为它们的用户和用户目标非常相似。
标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应用程序的标志。
在配色上,快手是橙色和白色的,这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配色,也是一个能吸引全年龄层受众的配色,各个年龄层的人都会喜欢这个橙色的配色。
而抖音则是接近黑色的深紫色,搭配白色、绿色和红色,绿色和红色是潮流偏色效果,可以看出抖音的配色更加时尚年轻化,70后可能不太喜欢这种配色方式,觉得乱糟糟的。
从Logo图形意向来看,快手的造型像一台录像机,抖音的造型像一个音符(拼音为“d”)。两款应用的侧重点显而易见,快手更侧重于拍摄,而抖音则更侧重于音乐(从名字上也能想象得到)。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抖音的logo,因为它的含义更明显,配色也更好。快手的logo比较难识别,而且显得有些繁琐。
目标
就他们所针对的用户目标而言,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的
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快手,“记录世界,记录你”
两款APP的类似,都是通过拍摄来记录生活、记录世界、记录我们自己。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打开APP之后的内容。
(抖音)
(快手)
以上图片是我打开应用后看到的第一屏,抖音是明星张歆艺拍的,快手是各种陌生人拍的,有老有少。
这一点,从应用推出的第一条内容我们就能感受到,抖音的目标用户以80后、90后、00后年轻人居多,因为通常追星、追潮流的都是年轻人;而快手的目标用户更加大众化、平均化,也更加草根、接地气。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两款应用程序赞助的娱乐节目。
从两款应用的广告投放情况来看,抖音比快手更注重年轻一代用户,《中国新说唱》《神探夏洛克》等节目是2017年90后群体最喜爱的节目,而《奔跑吧兄弟》和《新歌声》等节目则更受大众的喜爱。
总结一下,两款产品的用户目标都是在短视频应用上打发闲暇时光,发现一些有趣的内容,记录自己有趣的生活。不过在用户定位上,抖音更加精准,针对的是90后左右的年轻人,而快手的受众更广,目标人群从60后到00后都有,更加平民化、草根化。
首页
登录前
的登录界面非常简洁直观,第一个选项是通过手机号注册新账号,其他登录方式都是次要选项,不会很明显被注意到。
但在快手的登录界面,微信登录、QQ登录、手机号登录三者并列,如果是我,第一眼看到“微信登录”,就会选择微信登录。
因此,抖音更倾向于获取用户手机号,鼓励用户注册新账号,而快手则更倾向于让用户用已有账号登录。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抖音的登录界面,因为它更直观、更专注,不需要多加选项,直接输入手机号就可以注册。而快手的登录界面,需要先选择登录方式,再点击一个按钮,才能注册。
登录后
1. 视频呈现界面
两款APP的主界面差别很大,首先快手打开的是两栏式的视频选择界面(和美拍类似),然后点击任意一个视频就可以进入视频播放界面。
(视频选择界面)
(视频播放界面)
不过抖音并没有设置视频选择界面,而是打开APP直接进入视频播放界面。
相较之下,抖音更加吸睛,也更加简洁;快手在界面设置上更加冷静,先提供浏览界面,再进入高频内容;抖音则直接进入高爆点、高热度的短视频内容环节。
这是一种有些冒险和极端的做法,因为如果推送的内容不是用户喜欢的,用户就没有界面或者绕行空间的选择。
但我觉得它是成功的,作为一款短视频APP,它的速度很快,现代人没有太多的耐心,所以直接推送视频,以最快的速度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没有思考的空间,立刻看完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用户体验更加流畅,也体现了抖音对自家视频内容的自信。
但快手设置视频选择界面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选择内容的空间,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内容。不过,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短视频的封面很难让人了解到内容的趣味性,所以最好的吸引眼球的方式还是直接播放内容。
因此快手视频封面上经常会出现“标题”,这在抖音上几乎是不存在的,标题是为了帮助用户提前预览内容,帮助用户选择视频。
2.控制分布
Tik Tok的视频首页有以下控件。
“生活故事”(分享24小时内短小的生活视频)、“推荐”(视频广场)、“附近”(同城视频)、“搜索”(搜索话题、用户等)、“首页”(视频广场)、“关注”(关注的人的视频)、“录制”(录制视频)、“留言”、“我”(个人主页)
快手的视频首页有以下控件。
“关注”(关注的人的视频)、“发现”(视频广场)、“同城”(同城视频)、“录制”(录制视频)
左上角有一个控件,打开之后就是二级界面,所有和用户相关的控件内容都聚集在这里,“用户名”(个人主页)、“留言”、“搜索”(搜索主题、用户)、“设置”等。
通过对比两个界面,我们可以发现快手APP的主界面更加清爽干净简洁,所有的控件都集中在上排,中间的“发现”、“关注”、“同城”三个控件分别可以观看三种不同类型的视频,而关于用户的所有内容都集中在次级界面,清爽易学。
而抖音APP没有设置存储的二级界面,所有控件都放在了首页,因为东西太多,难免显得杂乱。
上下两行内容不一样,上面一行控件可以用来看视频(同城),下面一行控件也可以用来看视频(关注)。虽然用久了会熟练,但是没有快手那么容易上手,也没有快手那么爽快。(所以快手的受众更广,因为界面更清晰,更容易理解)
但快手也有明显的缺陷,二级界面让界面使用起来更加复杂,一个界面能做的事情,被分成两个界面,如果想看到自己的作品,看到点赞评论的消息,还需要多加一个步骤。
人们看到自己的帖子被很多人点赞,心情通常会激动。相比于抖音把消息提醒放在首页,快手把消息提醒放在了二级界面,这让快手显得太过平静和冷漠。
此外,录制短视频应该是短视频应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录制控件应该格外醒目。抖音的录制放在了界面下排中央,并用图标进行区分。而快手则将录制放在了上排右侧,用黑色线框图标表示,与其他控件没有区别,显得过于低调。
如果我是设计师,我可能会像抖音一样把所有控件都放在首页上。但我会把“关注”、“推荐”、“附近”三个视频相关的控件放在最上面,“故事”和“搜索”会放在顶部的两侧。“消息”、“录制”、“我”三个与我相关的控件会放在首页的最下面。
视频播放界面
交互模式
1.沉浸式全覆盖页面及下滑更新
在视频界面上,快手和抖音都采用了沉浸式全覆盖界面(全面屏)。在界面中你看不到任何关于手机本身的信息,就像你看不到现实一样(看不到时间的流逝),可以完全沉浸在短视频的世界里。往下滑动就能换到新的视频,一个接一个,仿佛这种刺激感永远也停不下来。
(快手)
对于短视频应用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交互方式,能够增加用户粘性,尽可能的延长使用时长。
但从用户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种健康、可持续的交互方式。它不断下滑,仿佛没有结束的理由,长时间在娱乐中消耗着自己的注意力。也许短时间的娱乐对身心有益,但如果无法取得平衡,就太浪费时间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自私的交互方式,不利于产品的长远发展,只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产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持续蓬勃发展。
据称,抖音加入了新机制,如果用户连续使用一个半小时,就会弹出对话框提醒用户使用时间过长,快手也针对未成年人进行了内容和时间管控,这算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一步。
(快手)
2. 双击点赞
双击喜欢是一种极好的互动方式。
首先,因为双击是一个非常自然、便捷且容易学习的手势,它早就应该被发现,并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但在以往较为复杂的界面中,双击的精准度较差,难以被赋予重要作用。但对于短视频这种全屏界面,整个界面都可以自由进行交互操作,双击立刻就派上用场了。
其次,双击是一个非常愉悦的手势,这种手势带有强烈的积极意义。当与“点赞”这样的积极动作结合在一起时,双击后出现的心形动画表示“点赞”成功,愉悦感加倍。
快手和抖音的点赞动画有所不同,抖音的心形动画更加丰富,动画的位置根据用户点赞的位置而定。快手的动画也符合其风格,更加内敛沉稳,动画更加简单,只出现在屏幕的中间。我更喜欢抖音的动画,毕竟短视频应用是娱乐产品,何不将快感做得更夸张、最大化呢?
(快手)
(抖音)
控制分配
抖音的控件全部放在右侧(因为首页控件占据了上下空间),这样控件更大更显眼,好处是显得更有亲和力,坏处是容易显得拥挤、杂乱;
快手的控件分布在底部,各种控件太少,显得过于优雅低调。不过由于没有首页控件占用空间,可以最大化利用视频的面积,遮挡最少。所以这两种控件摆放方式,我更喜欢快手的。因为界面干净清爽,更容易让人沉浸在环境中,不会被其他内容占用。
但如果是我,我会把快手的控件设计的更大、更突出。由于从众心理,大量的评论和点赞更容易激起人们的热情和兴趣,所以这些控件更为重要。
1. 音乐
两个界面的另一个很大的区别是,Tik Tok多了一个控件:音乐。
(抖音)
(快手)
这说明抖音除了视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点,抖音比快手更注重音乐,相比快手的音乐,抖音的音乐更胜一筹,好听又时尚的音乐给抖音增添了不少色彩,也吸引了大部分年轻用户。
同时,将音乐控制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可以看出抖音在刻意推广音乐,让音乐得到更大的关注,让音乐成为抖音重要的附加值。
而当我点开音乐控件的时候,发现抖音对于以音乐为背景的视频,提供了单独的分类页面,可以说音乐和抖音相得益彰。
2. 搜索
在抖音上点击搜索控件后,出现一个等待输入的界面,输入栏下方是热搜内容和热门话题的视频推送通知(和微博热搜很像),可以看出抖音在刻意推话题,制造舆论,制造热门热点。
相比之下,快手上点击搜索控件后的内容就格外清爽、低调,用户优先出现,右滑后出现话题。
所以快手强调用户的社交,抖音则强调话题的热度,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展现了两个产品不同的侧重点。
总结
相比之下,抖音可以说更懂现代年轻人的玩法。时尚的视觉设计、明星效应、热门话题、有趣前卫的音乐,这些都是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这些都让抖音迅速成为年轻人讨论的中心。
而快手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视频内容都更加大众化、大众化、草根化。
从路线方向上看,快手倾向于成为不同年龄段普通人记录生活的方式,抖音则倾向于成为年轻人的潮流引领者。
我对商业了解甚少,两条路不同,前景好坏很难说。我只能说,作为90后,我更喜欢玩抖音,而不是快手,但快手还是有广大的用户基础和深厚的根基的。
至于这两款产品的未来之路,以及短视频未来的发展,欢迎观众们和我一起继续关注。
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