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相关报道中的部分转会细节
由于00后玩家缺乏社会经验,防范意识不强,他们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商机”,他们以低价游戏充值、购买装备为幌子,诱骗00后玩家扫码转账,从而实施诈骗。近日,魏先生的孙子就遭遇了这样的诈骗,导致老人的7万元养老金被“吞掉”。
老人银行卡被盗,惹事的是他孙子
前不久,魏先生的儿媳田女士无意中发现老人的银行卡出了问题,她的手机虽然没有买东西,但却频繁收到扣款信息,田女士怀疑老人的银行卡被别人“偷”了。
随后,田女士查看了银行卡。经过查看,田女士发现老人的银行卡少了7万多元,钱被一笔一笔地从账户上转走。起初,田女士和家人怀疑是不法分子盗用了老人的账户密码,将钱转走。在查看了老人的微信账号后,田女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老人的微信转账记录,从10月20日至10月28日,短短9天时间,转账次数就达70余次,期间共计转账7万余元。这70余次转账,全部费用都是通过电商系统快捷支付支付给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本文转自反欺诈大数据:)
在田女士及家人的反复追问下,孙子明明(化名)终于承认是自己转的钱。明明称,自己在玩游戏时认识了一名玩家,这名“好心”的玩家向明明承诺可以帮他充值游戏,并给他返现。出于信任,明明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给明明转了几次钱。起初,明明还能收到对方的“返现”,但不久之后,就再也没有转回来了。
田女士得知真相后,立即联系了该玩家,但他警惕性极高,拒绝谈及转账一事,不久后就屏蔽了田女士的微信,彻底消失了。田女士无奈之下,只好报警,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
00后游戏玩家已成为骗子眼中的“肥肉”
目前,各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层出不穷,不少00后沉迷其中。由于玩游戏需要大量金钱,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向了这块“肥肉”。不少不法分子会通过微信等形式,向00后玩家发送低价或充值优惠等虚假信息,要求00后玩家转账购买。然而,一旦00后上钩,转账,所谓的卖家就会瞬间消失。
据《2017年Q3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从受骗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2000年以后出生的网络诈骗受害者占比为11.6%,相比上季度(7.1%)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对此,安全专家表示,对于玩网络、手机游戏的孩子来说,一方面对金钱概念模糊,另一方面缺乏防范意识,因此受骗的几率很大。对此,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管,防止孩子通过手机或其他账户私自给不明身份的人转账,造成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