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开平公安”关注我们
“电话费折扣”
洗钱
同案犯
“低价充值”
我的天啊
由于涉及案件,您的号码已被暂停
成为洗钱者
如何避免?
最近,很多人都收到了这样的短信。
有人疑惑,“充值话费”跟“洗钱”有何关系?
如今,不自觉“参与洗钱”的案件频频发生,大量公民为了省5元话费被迫“封号”,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对此,上海网警将为您揭秘其中的猫腻,让您小心谨慎,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你能避开这个陷阱吗?
01
案例分析
第 01 部分:以“打折电话费”吸引客户
这天,上海的李女士正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卖东西,无意中看到一个优惠话费充值活动,上面写着“180元可充值200元话费,三天内到账,六天不到账,退款”。李女士之前在其他平台充过低价话费,所以没多想,也没查看卖家资质,直接购买了商品,提交了手机账户信息。
PART 02:存入“脏钱”自动收到货物
三天后,商家联系李女士称话费充值已到账,让李女士点击“确认收货”,李女士查看账户发现钱确实已经到账,但点击收货时却弹出安全提醒。
虽然得到了暗示,但李女士依然没有意识到对方可能存在问题。
此时,二手平台商家因他人多次举报,被平台封禁,平台向李女士弹窗提醒防范诈骗。
由于钱已经到账,李女士并未再次登录该平台,也没有注意到平台多次弹窗提醒。
两天后系统自动收到信息,一周后我收到运营商的短信,告知我手机账号因涉及诈骗案已被冻结,通讯功能被暂停。
李女士很纳闷,“我又没有做过什么违法诈骗的事情,怎么会涉及诈骗呢?”
事实上,诈骗分子早已通过慢速手机充值流程“洗白”了被盗资金。
02
“充值话费”=“洗钱”?
揭露洗钱过程
第一步:广告吸引受害者
诈骗分子会通过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低价“话费充值”、“加油卡充值”、“电费充值”等各种优惠充值服务。
由于近期运营商推出的通话资费优惠幅度较小,8折甚至仅省5元的极低折扣既不会让受害人心生警觉,还能吸引想“省点钱”的潜在客户购买低价充值服务。
第二步:通过欺诈手段充值黑钱
受害人A购买充值产品后,诈骗分子通常会承诺“一周内到账”,这个缓冲期常用于境外诈骗犯罪。
境外诈骗分子收到干净资金后,通过赌博、杀猪计谋、虚假订单等各种诈骗手段骗取其他目标人物,让受骗者B通过扫码支付、手机直充值等方式给受骗者A的手机账户充值。
说得简单点,诈骗分子就是通过慢速手机充值来“清洗”被盗资金。
第三步:因涉及案件,手机号被封
受害人B发现自己被骗了,选择报案,并提交了转账时使用的手机号码。
在当今高强度的反诈骗防控体系下,警方对该案进行了立案跟踪,并屏蔽了涉案受害人A的手机号码。
03
防范洗钱陷阱的秘诀
警方提示:
1.选择正规渠道充值缴费
请选择正规渠道充值电话费、水费、煤气费,虽然优惠幅度不大,但安全有保障,切勿贪图小利,吃大亏。
2.保护个人隐私及双卡信息
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是当前诈骗犯罪的重要手段,个人“两证”和身份信息不得随意买卖、出借、出租,警惕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钓鱼网站”。
3.警惕低价陷阱,提高法律意识
目前大部分诈骗类型都深谙人们“捞点小便宜”和“发财致富”的心理,无论是低价充值,还是刷单等经典诈骗模式,只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不会掉入诈骗陷阱。
此外,现在很多人通过“跑分”等方式参与洗钱犯罪,为了一点回扣,最终却以“帮凶”罪名被判刑。网络时代,新型犯罪无处不在,只有提高法律意识,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