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金融领域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世界的神经。
近期,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放眼全球,各国央行数字货币领域风起云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
全球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10%的央行即将发行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
法国、瑞典、泰国等国已开始试点数字货币,委内瑞拉近15%的加油站已使用石油币,美国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也由消极转为积极。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货币的力量无可比拟。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央行在比特币以及各类新兴民间数字货币的货币形态更新背后有何考量?央行数字货币为何而来?有何特点?会带来哪些影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题 1
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加紧了数字货币的研发,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009年,比特币诞生,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民众对美元作为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扮演国际货币角色的可持续性产生了怀疑。比特币最大的优点是算法预先确定了总供应量,不会超发,但缺点是缺乏内在价值,没有贵金属或主权信用作为后盾,因此比特币的价值非常不稳定,很难扮演重要货币的角色。作为修正,后来一些机构设计了稳定币,比如的,以主要主权货币为后盾,也就是有基本的内在价值。但是白皮书的发布,让各国央行都醒悟了过来,因为一旦推出,将直接成为国际跨境支付和国际货币,不仅可以绕过目前的一些跨境监管限制,还具备替代一些主权货币的功能。 一些脆弱的主权货币甚至可能被彻底取代。
第二季度
我国数字货币研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从2014年开始研发人民币数字货币,是全球比较早开始研发数字货币的央行之一。之前有些国家比如委内瑞拉也发行过数字货币,但无论从功能还是影响上看,都不是很成功。最近欧洲一些国家、日本甚至美国也开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但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去年就已经完成了,并且已经在不同场景进行了一年多的测试,如果在未来几个月能够全面落地,应该是全球主要国家第一个央行数字货币。所以说,我国的数字货币研发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第三季度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对于维护货币主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什么作用?
央行数字货币或将使跨境结算和投资更加快捷、安全、划算。比如,从北京汇款到纽约或伦敦,通常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费用也相对较高。数字货币其实就是一串密码,密码可以瞬间更改。但数字货币在国际交易中的运用,还受制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性尚未完全放开。如果人民币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买卖,单纯的数字化并不能解决国际化的问题。
Q4
目前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具备哪些功能?与移动支付使用的电子货币有何不同?
客观来说,央行数字货币的第一步还比较保守,短期内其主要功能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而不是银行存款或者其他金融投资品。如果从货币的三大功能:支付、计价、投资来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只发挥了第一项功能,第二项功能没有变化,第三项功能还不具备,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并没有同时发挥货币的所有功能。相比于移动支付使用的电子货币,第一,央行数字货币具备法定货币的特征,也就是央行肯定可以支付。虽然移动支付钱包里的货币还是人民币,但是如果钱包损坏,央行是不会负责支付的。第二,数字货币支付不必依赖系统网络体系,支付的成本也可以更低,这或许会进一步提升数字货币支付的便捷性甚至普惠性。 第三,如果数字货币支付的金额不是很大,可以实现匿名交易,类似于现金交易。
问5
未来我国央行推行数字货币将对商业银行带来哪些影响?这次试点意味着什么?
央行在设计DC/EP时充分考虑了短期内不对商业银行和整体金融生态造成冲击:首先,发行采用双层体系,银行、互联网公司、电信公司等授权机构可以用人民银行的现金兑换DC/EP,由授权机构向公众发行。其次,央行对DC/EP不支付利息,这意味着个人或企业不会绕过商业银行直接与央行兑换,也不会因为没有利息回报而将大量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到数字货币账户。这些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尽量不造成商业银行脱媒,但实际如何运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很难明确判断金融消费者会在数字货币支付和电子货币支付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总之,DC/EP的落地将是历史性的一步,但这第一步还比较保守。
问6
从长远来看,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会对整个金融生态造成影响?
有专家指出,DC/EP虽然不会取代银行定期存款,但有可能取代活期存款,因为活期存款的利率收益很低,这意味着脱媒难以完全避免。此外,对移动支付的潜在影响更值得关注,尤其是考虑到移动支付其实就是数字金融,包括大数据风控和大科技平台生态相应的“基础设施”。如果DC/EP对移动支付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有可能改变数字金融发展的速度甚至方向。但客观地说,这或许不是决策者的初衷,是否会发生也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中国保险集团
风险管理创造财富
北京中宝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