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客服接到一位用户举报,称自己在抢红包的群里被骗了:
事情是这样的
国庆假期伊始,该用户收到朋友发来消息:“我刚找到一个群,群主疯了,一直在发红包!添加号码*******加入群组,大家快来抢吧!大家把这句话发给6组,马上奖励20元红包!并附上了群主发来的红包截图。
看到大红包,用户激动不已,果断加入了这个“共庆双节红包”的队伍。在加入群的过程中,群主还在发红包,鼓励大家继续拉朋友加入群。
在此过程中,群主发言:“为了避免无效信息,该群组对所有员工设置了禁令。刚抢到红包的朋友要注意了,你已经被记录在名单里了,群管理员会重点关注的。在接下来的 30 分钟内,如果您不邀请 10 人或邀请机器人充值,您将立即被踢出局。邀请20人,立即奖励150元红包。”
不久后,群主通知:“我用二维码红包给大家转钱,我想让今天打开的任何一个袋子都抢不到。必须使用银行卡付款,因为由于腾讯的限制,无法使用余额付款。如果自己无法扫描或者没有卡片,可以将二维码红包寄给朋友代为扫描。”
随后,群主发了二维码红包,提醒大家:“用银行卡支付0.01元,299元秒就到账了。”
看到红包提示“库存不足”,用户也没多想,立即扫码输入支付密码。
转账成功后,用户收到付款确认信息“付款金额为299元”。几乎在同一时间,他也收到了一条群消息提醒,上面写着:“双节红包党已经把你从群里除名了。处理者:眺望远方“。这时用户才明白他被骗了。
虽然发红包抢红包已经是节日的必备品了。但是,抢红包的时候一定不能贪心,不能给骗子占便宜的机会。现在,腾讯卫士项目安全团队将带您走进“走进套路”,看看骗子是如何引诱众多人一步步上钩的。
第 1 步
以金钱奖励为诱惑,邀请群成员加入红包群,扩大诈骗团伙(如下图)。群絘一般是“祝你繁荣昌盛”、“抢红包”或“红包大馅饼”,营造抢红包的氛围。
步骤 2
编造欺骗性词语,使用二维码红包转账。打着“防挂”的旗号,抢红包是不公平的,其实却是骗人的伏笔。
步骤 3
受害人以腾讯限制为由,被骗绑定银行卡以支付大笔款项。
步骤 4
诈骗者使用两个号码同时作案,使用昵称以转账页面上的文本格式设置昵称。例如,用于通信的帐户昵称将设置为“望向远方”,接收昵称将设置为“ to you”。
步骤 5
使用“收款账号”设置金额299元的收款二维码,“收款说明”备注为“向对方支付0.01元”,使用绘图软件合成假红包,将“收款界面”和“红包界面”结合修图软件。
步骤 6
诈骗者使用文本提示功能来迷惑受害者,使其误以为诈骗者正在向他们转账。
这
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骗者的从众心理和习惯性思维。
前期,群主(其实是骗子)在群里发红包,收到红包的人都是托儿,托儿在收到红包后会贴到群里,这刺激了其他围观者,让围观者(受害者)相信群主“真的疯了”。因此,受害者将遵循群主的指示,继续带来更多朋友。而当大家都养成了抢红包的惯性,就没有时间仔细阅读和思考群主发来的PS红包图片的内容了。再加上笔记和昵称的混乱,受害者最终“心甘情愿”地付出了代价。
公共安全提醒
当你收到这个所谓的“免费红包”或“转发邀请领取红包”的信息时,不要贪心。最后也希望大家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能在“腾讯举报受理中心”的小程序中及时举报,帮助更多人防范诈骗。
精选礼品
智能传输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