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市场持续扩张,外资支付平台纷纷抢滩中国

2024-06-30
来源:网络整理

面对快速扩张的跨境电商市场,又一家国外跨境支付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近日,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平台易福达网络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在京开业。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0万亿元新高,其中,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1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1%。

众多支付机构纷纷进入这片“蓝海”市场,跟随美国支付巨头(PYPL.O)也选择“入海”。

当被问及公司为何进入中国市场时,首席执行官 é表示,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跨境交易量持续上升,对高效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

天眼查显示,中方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新加坡。

官方信息显示,其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钱包网络,在跨境支付领域覆盖全球130个国家,支持全球80多种不同货币,包括4700多种不同的支付渠道,2022年交易额达到160亿美元。

阿里巴巴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黄美伦表示:“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数字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这将有助于中国通过创新的支付基础设施更顺畅地与其他国际市场对接。”

黄美伦告诉界面新闻,全球跨境资金流动目前仍存在三大痛点:成本不透明、时效不确定、流程不可追溯,导致不同市场基础设施无法互联互通、标准无法统一,造成市场碎片化。

首席执行官Pete 补充道,以短信为例,我们经历了传真、短信、微信的时代,但跨境支付还停留在“传真”的阶段,一旦收款人不在线或没有连接,就可能出现支付错误。

进一步表示,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资金可以及时到账,使跨境资金流动速度提高100多倍,让跨境支付实现了从“传真到微信”的跨越,并因此在新兴市场大受欢迎。

谈及本地化,Pete é表示,进入不同国家,不是把现有的团队和经验模式直接带过来,而是组建本地团队,因地制宜。

据了解,该公司将在北京本地成立全套服务团队,预计未来12个月内该地区团队成员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使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电商平台等中国持牌机构能够借助支付网络更加顺畅地开展跨境支付收款业务。

商业模式上,黄美伦认为,与、连连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更多为B端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不同,“的定位更像支付宝,主要对传统支付网络进行补充。”

牌照门槛是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业务需要突破的重要挑战之一,博通分析指出,支付牌照作为业务开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合规能力的直接体现。

据报道,中国也透露正积极申请国内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前已有两家外资机构通过收购方式相继获得国内支付牌照。

或许是因为尚未在中国获得牌照,定位为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汇金网可能更容易在中国“交朋友”。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汇金网目前已经与支付宝的“+”和微信支付展开合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支付宝等国内巨头也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积极布局跨境支付网络,且这些公司的区域整合领域存在重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