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
出品 | 电商热点作者 | 李颖
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
京东与腾讯达成重磅合作。
近日,京东支付宣布实现与微信支付互联互通,用户可通过京东金融APP扫描微信支付二维码进行支付。据悉,用户在支付时还可享受即时优惠,最高可优惠30元。
图片来源:京东支付公众号
微信支付二维码是指微信个人码与商户码的对接,本次对接无需添加码卡,不改变平台支付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支付方式,保证了支付的顺畅和便捷,从而提升了用户的平台支付体验。
据了解,这是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的第一步,目前商户码互联互通已在部分商户试点,未来将逐步向所有商户开放。
京东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互联互通,我们聚焦小额便捷服务,将京东多年积累的线上优势引入到线下,形成涵盖微信个人码、商户码的全方位互联互通,服务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利润补贴用户等。”
据了解,京东支付是国内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之一,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成为行业内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户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数据显示,京东支付目前拥有5亿用户,微信支付拥有10亿用户,两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行业内互联互通程度最高的。
这也是双方生态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微信庞大的流量池将为京东支付带来更多想象空间。据腾讯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微信与京东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3.59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
来源:腾讯控股财报
电商、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紧密相连,微信支付或许也能进一步渗透到京东的电商场景,实现互利共赢,找到新的增长点。
总体来看,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意义重大,实现了行业的三个第一。京东支付成为行业内第一家与微信商户码对接的支付公司;这是行业内用户量最多的互联互通;这是行业内第一次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合作互联互通。
此外,这也是京东与腾讯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市场人士指出,随着支付生态的打通,意味着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深入到核心业务场景。
2022年6月,京东与腾讯续签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告指出,腾讯将继续为公司微信平台上重要的一级和二级访问入口提供流量支持,双方还拟在通讯、技术服务、营销和广告、会员服务等多个领域继续开展合作。
当然,互联互通只是第一步,后期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进行运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对接平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注意用户数据的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
移动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
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是在中国银联等机构指导下的积极响应和尝试,是在中国银联统一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下的接入。
两大平台的互联互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86%,位居全球第一,到2023年,国内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业务总量将超过1.4万亿,支付金额近900亿元,服务超过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移动支付是数字化基础设施,过去一段时间,移动支付存在着平台间未能充分识别和扫描的“支付不互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支付体验。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也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
在国家和市场的号召下,移动支付行业走向互联互通,这是必然趋势。
2019年9月,央行公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商户条码标识的互认和扫描。
2021年1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支付机构开展业务“应当遵循安全、高效、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并要求支付机构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从事不正当竞争”。
将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支付机构的宗旨,即提供小额便利服务,同时促进互联互通,扩大生态开放。
上述举措旨在促进行业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移动支付生态更加开放,成果颇丰。去年11月,微信支付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支付平台完成了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
今年2月,淘宝开通了微信支付,有用户发现,淘宝支付页面出现了“微信支付”选项,同时还有支付宝、信用卡、花呗等支付方式。不过,该功能还在测试中,何时全面覆盖尚不明确。
近期,除京东支付、微信支付外,腾讯宣布三大运营商的钱包APP也与微信支付实现商业支付码的互通。
肉眼可见的是,移动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进程正在加快。
互联网巨头不断“拆墙”
事实上,近年来,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走向开放合作。
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这两家互联网巨头频频联手,关系越来越密切。众所周知,阿里巴巴和腾讯曾一度互相封杀,2013年淘宝和微信断链,竞争愈演愈烈。2021年,形势发生改变,双方开始破冰,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为何2021年会成为转折点?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是,这一年,工信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行政指导会议”,要求各平台按标准解除对网址链接的屏蔽。
阿里和腾讯的反应非常迅速,从2021年9月到现在,阿里和腾讯加速破除壁垒,走向互联网开放。
2024年,二者的合作愈发频繁,1月,闲鱼官方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支持微信支付;2月,淘宝订单可部分使用微信支付;3月,钉钉会议与微信打通,用户可直接通过微信加入钉钉会议。
除了阿里巴巴和腾讯,其他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强合作。比如抖音和腾讯在游戏领域展开合作,腾讯旗下旗舰游戏《王者荣耀》、《和平游戏》、《英雄联盟》今年1月已全面开放抖音直播。
各大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必然趋势,并将进一步深化。那么,原因何在?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就是为了合作共赢、各得其所。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流量和用户增长已到达天花板,在存量竞争时代,各大互联网巨头闭关锁国、孤军奋战并非长远之计,唯有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才能挖掘新的增长点,站稳市场脚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平台发展从追求增量转向挖掘存量资源。如今巨头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流量竞争,而是打破原有的封闭生态,取长补短。此外,各大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也能让消费者受益。
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合作是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总体来看,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将成为常态,随着合作的开展,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互联网世界指日可待。
相见即缘,进群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