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因手续费调整引发争议,支付宝为何未跟随涨价?

2024-07-03
来源:网络整理

平静已久的支付领域,一下子火药味十足。

6月29日,“多所高校下月起停止使用微信支付”突然成为热议话题。由于微信支付收取0.6%的手续费,全国多所高校发布公告称,将暂停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团队随后发布道歉信,称收费是基于成本压力,并强调在非盈利校园场景,微信支付将继续保持零手续费的优惠政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支付专家告诉《世贸》记者,微信支付因成本增加而收取费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也有人质疑,如果这个理由成立,为何支付宝没有跟着涨价。

“微信支付作为商业公司,需要维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收费的调整。”不过,该专家也表示,由于微信支付的市场地位强势,这样的调整确实很容易引发争议。

许多大学已停止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因服务费问题遭到多所大学抵制。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南京理工大学,6月26日其宣布,微信支付将从2023年7月1日起对校园场景商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对非学费场景商户收取0.02%的渠道费。为应对微信高昂的渠道费,学校将对新版校园卡消费系统的支付渠道进行调整。

6月27日,西北大学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因腾讯微信支付对校园场景用户实行分段管理,自7月1日起,除学费外所有收费将受到限制,并收取0.6%手续费。为保障师生利益,自6月30日起,校园卡用户将暂时停止微信二维码支付服务,校园卡、交通银行APP、云闪付、支付宝等渠道可正常使用。希望全体师生注意。

6月28日,郑州轻工业学院发布消息称,因同样原因,该校将于7月1日起暂停微信支付及校内微信支付。

随后不久,周口师范学院6月29日的公告透露了更多细节:“接到微信支付公司(财付通支付技术有限公司)通知后,学校经多次沟通未取得明显成效,为减少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决定自2023年6月29日起,在校园内停止使用微信支付场景。”

▲注:周口师范学院官网截图

为避免影响校园正常运转,周口师范学院提供了替代方式,财务处可通过银行卡、支付宝、云闪付等方式缴费,校园卡充值、教职工生活区网络费、电费可通过支付宝支付。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洛阳工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发布类似公告。

引发热议后,6月29日,微信及腾讯微信团队对该事件公开道歉,称微信支付自2015年起进入校园,长期对校园内非盈利支付场景(学费、杂费、生活服务等)实行零手续费政策,并持续投入了大量成本。

“但由于我们缺乏精细化的费率管理,随着校园场景和商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电商、酒店、旅游等盈利场景挤占了零费率补贴资源,导致成本不断增加。”道歉信中称。

微信支付表示,本次调整仅针对电商、酒店、旅游等少数盈利场景实行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惠费率政策,校园非盈利场景则继续维持零费率。另外,对于因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给大家造成的误解,微信支付深表歉意。

微信云官网_微信云微官网_微信云平台登录入口

▲图/腾讯微信团队官方微信

腾讯离不开手续费

微信支付向高校收取服务费之所以受到众多投诉,一个主要原因是,逐渐提高的收费标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早期“零手续费”的推广方式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但实际上,微信支付、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向银行、清算机构、收单机构等主体支付渠道费,只不过前期采取了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烧钱”模式,花自己的钱补贴业务,从而快速扩张业务版图。

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两大支付巨头自2019年以来在商户及用户费率方面动作频频,在逐步完成市场布局后,有底气提高费率,并逐步进入获取稳定毛利的“收割”阶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同样是支付平台,从高校的通报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区别,那就是支付宝还未对高校收费,而微信支付却已打响第一枪,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在2021年蚂蚁集团拿出整改方案之前,支付宝作为阿里体系的一个分支,与淘宝、天猫密不可分,顾客在淘宝、天猫购物支付后,平台通常会将资金保留一段时间,确认到账后再支付给商家。

这一阶段,这部分“沉积资金”被支付宝用于理财,获得的利润无疑是相当可观的,这也是支付宝相较于微信支付的一个重要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支付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板块,没有天然的入账资金来源,因此对覆盖成本和业绩增长的需求更加独立且显著,这或许也是微信在过去多次涨价时领先支付宝的原因。

但自2021年蚂蚁集团发布整改方案以来,支付宝在这方面的优势将被稀释。在支付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微信再次率先上调费率,一方面可能与其强大的社交基因带来更强的用户粘性有关,另一方面从财务角度来看,支付业务也正在成为腾讯非常重要的增长动力。

在腾讯的财报中,与支付业务相关的收入被纳入“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板块,该板块除了支付、理财等费用及服务佣金收入外,还包括云服务收入。

2018年,腾讯控股在财报中披露云服务收入91亿元,以此计算,以支付为主营业务的金融科技业务当年贡献收入约780亿元,占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总收入的88%。

自2017年以来,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板块收入从433.38亿元增长至1770.64亿元,增长逾3倍。2022年更是成为腾讯控股旗下第二大业务板块,毛利率更是从22%稳步提升至33%。同期,腾讯控股总收入从2380.14亿元增长至5545.52亿元。支付业务无疑为腾讯提供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动力。

分享